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第一任國王:若昂四世,其女是英國王后
若昂四世(Joao IV,1604年3月18日-1656年11月6日),在澳門譯作約翰四世,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第一任國王(1640年-1656年),也是葡萄牙從西班牙獨立後的第一任國王,被稱為"復國者若昂"(Joao o Restaurador)。登基之前是葡萄牙第六任布拉干薩公爵(1630年-1640年)。
若昂四世是第七任布拉干薩公爵提奧多西奧二世(Teodosio II)與弗裡亞斯公爵胡安之女安娜的長子。提奧多西奧二世的母親卡特林娜是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孫女。若昂四世的祖先是國王若昂一世的私生子首任布拉干薩公爵阿方索。所以布拉干薩王朝也是葡萄牙阿維什王朝的一個分支。與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國王們都是本家。若昂於1633年與西班牙第八任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胡安·曼努埃爾·佩雷斯·德·古斯芒·埃爾·布伊諾的長女路易莎·德·古斯芒結婚。
由於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統治越來越不得人心,葡萄牙的所有人都開始流傳著塞巴斯蒂昂一世沒有死,有朝一日將重返葡萄牙奪回王位。17世紀20年代,許多人把塞巴斯蒂昂的合法繼承人布拉干薩公爵當成未亡的塞巴斯蒂昂。隨著貧困的加劇,葡萄牙國內起義不斷:1637年,埃武拉和阿爾加爾維發生暴動;1640年6月卡塔盧尼亞起義。最終在1640年11月,葡萄牙貴族們策劃了一場陰謀並得到了布拉干薩公爵若昂的正式支持。12月1日清晨,貴族們佔領了里斯本王宮,處死國務大臣,迫令西班牙駐軍投降,廢黜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立布拉干薩公爵若昂為新國王,稱若昂四世。葡萄牙本土和除休達之外的所有海外領地都宣佈效忠新王若昂四世。並與英國、法國、尼德蘭等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獨立後的葡萄牙人民仍未團結一致,下層民眾堅決支持新王,很多貴族由於與西班牙有家庭關係(連若昂四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西班牙貴族)而猶豫不決,只有一部分貴族堅定得站在若昂四世一邊。大部門官僚擁護若昂四世,而資產階級多保持中立。耶穌會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則站在西班牙一邊。
1640年若奧由公爵變成國王之後,立即於第二年召開宮廷會議,決定為了將獨立戰爭進行到底,向全國增收賦稅;得來的稅款用於組建一支常備邊防軍、在邊境修築要塞、重建海軍、建設一批兵工廠和造船廠等等。同樣是增收賦稅,這次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尊嚴,老百姓們都沒有表示反對。不僅如此,葡萄牙人民還在戰爭中表現出了無比的愛國熱忱。1641年東北地區山後省的一個邊境小村遭到西班牙人的進攻,村民們躲進教堂進行戰鬥,但最終失敗。70多名村民被侵略者砍掉了頭顱。在西班牙方面的軍方報告中這樣寫道:"這些叛逆者是如此頑固,除一名老年婦女之外,沒有一個人要求憐憫或者同意呼喊'菲利普國王萬歲'的口號。"在第二年的另外一次軍事衝突中,西班牙人在報告中說:"葡萄牙士兵力量虛弱,也不機警,但是反抗精神十分頑強。"
幸虧當時處在三十年戰爭的最後階段,西班牙忙於在比利牛斯、比利時、阿爾薩斯、意大利等地與法國作戰,無暇顧及葡萄牙,所以在若昂四世時期所謂的"光復戰爭"除了1644年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役之外,基本上都維持在邊境衝突的水平上;雙方互有勝負。在海外也逐漸開始了收復失地的行動。丹吉爾、安哥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巴西的伯南布哥等地相繼被葡萄牙從荷蘭人手中奪了回來。但是印度洋的錫蘭島(斯里蘭卡)、馬六甲等地依然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