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希特勒納粹德軍 英法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面對希特勒納粹德軍 英法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希特勒

面對希特勒納粹德軍 英法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面對希特勒的納粹德軍,法國與英國在這樣短的時間,為什麼敗得如此慘?是他們的兵力不足嗎?並不是!

在西歐作戰中,在法國的英法聯軍和德國軍力之比是這樣的:英法聯軍147個師,3700輛坦克,3800架作戰飛機,14500門火炮;德軍有141個師,2445輛坦克,3100架飛機,還有7558門火炮。

從陸軍作戰師來講,英法聯軍有優勢,但並不大。然而,如果加進了進攻與防禦的兵力比,法軍的優勢就大了,不是多6個師的問題了。因為按照作戰理論,如果是進攻一方的話,必須兵力要大於防禦方三倍,就是3︰1的比例,你是防禦,我進攻,你一個人要頂我三個人,這樣一算,那英法聯軍的優勢就更大了,理論上可以頂德軍幾百個師。

不過,分析一下法國與英國兩個國家具體的情況,似乎就找到兵力並不佔劣勢的英法聯軍為什麼戰爭初期敗得一塌糊塗的原因了。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損失慘重,國民經濟一路下滑,政府和老百姓不願意再打仗,他們希望容忍一點,退讓一點來換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都傷亡慘重,一片蕭條。戰爭的陰影還殘留在人們心中,在短暫的和平時期,人們不自覺地去淡忘與迴避戰爭。英國和其他戰勝國一樣堅決要裁減軍備,因為他們以為再也不會有敵人出現了,發展經濟才是當前的第一要事。當時流行於英國的一首詩可能最能反映民眾要求享受和平與快樂生活的願望:

人民必須有強壯的體魄,

必須自給自足以維持家庭所需,

亦要住在舒適的房子,

他們必須學習欣賞大自然的美術作品,

並從書本裡吸取更多知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寧靜而快樂的生活,似乎使英國人忘記了結束才不久的戰爭,只有少數人還充滿著憂慮。

而綏靖政策就是這一思潮在外交上的反映。「綏靖政策」的英文為:Appeasement Policy。它最初出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家和作家的嘴裡。據《牛津英語詞典》解釋,這個詞的第一個含義是「講和、調解等等」,最後一個含義是「用滿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寧人」。英國首相艾登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他當初使用這個詞,就是用《牛津英語詞典》的第一個含義。直到後來,當張伯倫奉行的對德外交政策的後果越來越清楚時,人們才確定地用「Policy by satisfying demand」,即「用滿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寧人」這一含義理解這一字眼。

綏靖政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當時,戰爭對社會與生命財產的破壞非常嚴重,同時西方大國擔心戰爭引起社會動盪,甚至是革命,於是在與德國外交中,推出了「綏靖政策」,即對德國擴張要求給予忍讓與滿足,以換取和平,避免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推行最積極的是英國和法國。

20世紀30年代,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政策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

1931年「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

1935年3月放任希特勒重整軍備;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6年3月容忍希特勒武裝進佔萊茵非軍事區;

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政採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對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聽之任之;

……

在1938年3月,希特勒兼併奧地利的時候,張伯倫甚至還向國會指出他堅決不會因此事而改變對德國的綏靖政策。

他們以為,忍讓一些,退讓一些,就可以讓希特勒滿意一些,推遲戰爭,但是這樣的行為顯然滿足不了法西斯國家的巨大胃口,德國並不會真的停止擴張。在綏靖政策之下,希特勒的擴張更加肆無忌憚。

如果說英國的軟弱是由於綏靖政策引起的,那麼作為德國宿敵的法國為什麼也在德國的戰車下如此不堪一擊呢?

其中兩個原因非常重要:一個是法國人過於迷信,過於幻想。所謂過於迷信,是說他們太迷信那條馬奇諾防線了。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為防備德國進攻而建築的一條防禦體系,位於法國邊境從瑞士到比利時之間的東部國境上,1929年開始修建,以當時主持修建這條防線的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名字命名。馬奇諾防線長達750公里,1940年完工,用時11年,花了2000億法郎。裡面有5600個防禦工事,防線內堡壘林立,地下築有堅固工程,還修建有地下鐵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種生活設施。法國上下一致認為,有了馬奇諾防線,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當時法國總理勃伯魯姆說:「這個工事雖然不是進攻的,但是防禦是絕對沒問題的。」法軍統帥甘末林也說:「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的英吉利海峽。」

法軍指揮機構將大批部隊配置在這條漫長的防線上,其直接後果是法軍可供機動作戰的部隊很少,但法國人卻對這種佈局很滿意,他們認為,北有比利時境內叢林密佈的阿登山區,南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背後駐防著幾十萬英法聯軍,德國人根本沒有辦法打進來。

另一個原因就是軍事思想落後。軍事思想是有關人們對軍事問題、戰爭問題的理性認識。通俗一點,軍事思想是一切軍事問題的「母」。這個東西落後了,其他的軍事問題、戰爭問題會受很大的影響。

當然,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是軍事思想。軍事思想先進的軍隊未必取勝,會寫兵法的民族,打不過不會寫兵法的民族的例子非常多。匈奴人沒有文字,也談不上會寫兵法,但在與漢朝265年的戰爭中總是佔上風;宋朝最重視軍事教育,有了中國第一部皇家軍事教科書——《武經七書》,然而卻亡於不會寫兵法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

軍事思想是抽像的關於戰爭的原則,其特點就是不能一下子就指導具體的作戰。因為,軍事思想這東西,你學,人家也學,它又沒有什麼專利保護。所以,一般來說,要想打勝仗,光有軍事思想是沒有用的,關鍵得看戰爭實力和潛力(國家有沒有打仗的銀子)、軍隊的強弱(軍隊是不是打得贏)、武器裝備(有沒有克敵制勝的武器,光有燒火棍不行)、民心士氣(老百姓會不會支持國家打仗)、機制(有沒有把各方面的力量凝在一起的制度)等等。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中間」環節做好了,兵法這東西才會真正有用!

法國敗亡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從綜合國力上,法國與德國並不差許多,可以說半斤對八兩。於是,就在這「半斤對八兩」條件下,凸顯出法國軍事思想落後的致命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法國人汲取的勝利的經驗是什麼呢?那就是:防禦是比進攻更有利的作戰樣式。不然馬奇諾防線怎麼出來了?所以法國也就忽視了進攻性戰法。包括進攻性武器裝備的研製。當時有了坦克,有了坦克兵,但令人諷刺的是,坦克兵、裝甲作戰理論最早是英國人、法國人的發明,戴高樂、富勒都提出過機械化作戰問題,可是都沒有引起英法高層的重視,依然只是把坦克作為輔助的兵器,而這個時候德國人重視了。

西歐作戰打響後,法軍與英軍幾乎是一潰千里。幾十萬德軍以每天進攻30-40公里的速度向法國縱深推進,直撲布列塔尼半島,撲向了英吉利海峽。此時,幾十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了敦刻爾克,除非出現奇跡,只要德軍再緊縮一下兵力,敦刻爾克包圍圈內的聯軍可能就會全軍覆沒。

然而,幸運女神真的在此時眷顧了一下曾經不堪一擊的英法聯軍——不可思議的奇跡真的就發生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希特勒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