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法蘭克王國是如何分裂成三個國家的?
查理在他的遺囑中規定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於丕平和小查理於810年和811年去世,這個三分的計劃無效,路易於813年被提升為副皇帝,814年得以繼承其父的皇位。
路易決定不分王國後與他的兒子們交戰,雙方發生戰爭。830年代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路易被他的兒子們扣押,喪失實權,而他的兒子們則在各自的領地中越來越獨立,路易實際上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
凡爾登條約
路易死後三年,洛泰爾一世、禿頭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裡三分帝國,法蘭克帝國結束,再也沒有重新統一過。凡爾登條約所劃分的疆界形成:
1.西法蘭克王國存在時間為843年至987年。公元987年,卡洛林王朝的路易五世去世,由於他膝下無嗣,使得西法蘭克王國的卡洛林王朝絕嗣。其後,神職人員及貴族們推舉法蘭西島公爵雨果·卡佩為西法蘭克國王。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蘭克王國終由法蘭西王國所取代。
2.東法蘭克王國存在時間為843年至公元10世紀,疆域為德國中西部、奧地利、瑞士和阿爾薩斯(最後被法國吞併)。911年東法蘭克最後一個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無子而終,加洛林王朝在東法蘭克王國的統治便終止了,繼承製度被廢。962年奧托一世加冕為德國皇帝,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這一歷史事件一般認為是德國作為獨立封建國家的開始。
3.中法蘭克王國夾在東西法蘭克中間的地帶,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形成一個牢固的政治實體。在此後的歷史中,一直是法德兩國爭奪的對象,最後法國得到了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則保留了萊茵河左岸地區,北意大利先後由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統治,1861年意大利統一成立意大利王國。
普呂姆分割
855年,洛泰爾在普呂姆分割中,將他的中法蘭克王國分給兒子們。
墨爾森條約
洛泰爾的兒子們死後,禿頭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70年《墨爾森條約》中,瓜分中法蘭克王國。最後,西法蘭克及東法蘭克瓜分了洛林及普羅旺斯兩地,而北意大利則繼續維持現狀。
利貝蒙條約
禿頭查理試圖佔領整箇中法蘭克王國,但沒有成功。路易三世獲得了中法蘭克王國的西部,法蘭克帝國的瓜分大致成形。東部與西部之間的界限在整個中世紀幾乎沒有改變過。
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路易三世死於882年,卡洛曼死於884年,東法蘭克王國的查理三世到888年還被看作是整個帝國的皇帝。直到20世紀法國與德國還互相將對方看作是「遺產對手」。
沒落
查理統治了46年,他死於814年。他的兒子路易成為皇帝。查理在806年就已經規定了他死後王國按日耳曼傳統由他的兒子瓜分,但路易決定不顧這個遺囑而欲保存帝國的統一。817年他發佈了一個法令來防止帝國的分割,他的理由是皇帝的名稱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兒子洛泰爾為副皇帝。他在他的法令中規定皇帝的長子繼承皇帝位。他的這個決定獲得了教會的支持,教會認為帝國的統一與教會的統一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帝國的主教介入了政治:他們成為皇帝兒子的對手。這些兒子們當然希望分國。從829年開始,皇帝與他的兒子們之間發生武裝衝突。
路易死於840年,他的兒子洛泰爾成為唯一的統治者,但是843年他的三個兒子還是在凡爾登條約裡決定三分法蘭克帝國。帝國後來在855年的普呂姆分割、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和880年的利貝蒙條約中又多次被細分。此後法蘭克帝國再沒有被統一過。各個不同的帝國部分發展出不同的習俗、民風、語言,成為了獨立的國家。有一段時間裡,人們還稱分開的國家為東法蘭克帝國、中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但約一百年後加洛林王朝消亡這些稱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蘭西」繼續使用法蘭克這個名字,而東法蘭克帝國則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繼續維持著羅馬皇帝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