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刺激革命轉向激進,路易十六出逃事件的教訓到底是什麼?
1.托克維爾的錯誤論斷
關於路易十六為什麼而死,托克維爾的論斷是錯誤的,甚至是有毒的,誤導了許多人,給了拒絕改革者以理由。
托克維爾說路易十六之死是由於啟動了改革。他認為: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古今中外很多壞政府的垮台不是由於啟動了改革,恰恰是由於拒絕改革。路易十六也一樣,被送上斷頭台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他拒絕改革,抵制變革。
2.法國苦專制已久
從卡佩王朝開始,由於王室領地增加,國王有了組織常備軍的經濟實力,法國開始走上強化專制的道路。波旁王朝建立後,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和路易十四國王,使法國專制達至鼎盛。
路易十四死後,他的重孫子路易十五繼位。蠻橫、強勢的專制演變為腐朽專制。路易十五的名言是:「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1774年,20歲的路易十六繼承了爺爺路易十五的王位,這時,法國苦專制已久,滔天洪水的匯聚已經不可避免了。
3.路易十六棄用改革派
從路易十六接班到法國大革命爆發15年間,法國幾乎每年都有群體性事件發生。饑民造反,農民抗稅。
路易十六執政初期,財政大臣杜爾果主張改革:免除農民徭役,取消特權階級不納稅的特權,啟動政治改革。另一位大臣馬爾澤布也提出改革主張:給每個人以應有的權利,取消新聞和出版檢查制度,保證司法公正。路易十六卻棄用了這兩個主張改革的大臣。正如米涅所說,「在有人享有特權和大眾受到奴役的制度下,一切為公眾利益所進行的改革都是行不通的」。
改革行不通,革命就會不約而至。
4.為什麼召開三級會議
路易十六的政府入不敷出。他不去裁減龐大的官僚機構,不去縮減王室和政府的龐大開支,不肯降低奢華的消費,而是想增稅。
財政大臣卡洛納曾試圖以投資刺激經濟,大搞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債券,鑄錢幣,出賣土地。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財政危機。卡洛納設計了土地所有者必須繳納的土地特徵稅,遭到了從不納稅的貴族階級的抵制。貴族提出必須召開三級會議才能決定收稅的事。法國170多年沒有召開三級會議了,路易十六不想恢復限制王權的三級會議,他強行通過稅收法令,遭到貴族階層的激烈反抗,法官拒絕執行國王命令,許多地方出現騷動。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路易十六被迫同意召開三級會議。
5.路易十六無視民意導致三級會議「政變」
法國人民對三級會議寄予厚望,他們在選出代表的同時寫了陳情書,全國一共有6萬多份陳情書。這些陳情書要求制定限制國王權力的憲法;建立國民議會決定徵稅和制定法律;改革稅收和司法制度;保障個人自由和出版自由;實行地方自治等。
路易十六隻想通過三級會議解決財政困難,絲毫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願望和準備,也沒有意識到人民爭取權利的強烈願望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三級會議於1789年5月5日開幕,路易十六在開幕式上除了強調國家困難需要增加稅賦外,對改革閉口不談。
國王講話之後致詞的掌璽大臣巴郎登則直截了當地指出,「有人夢想改變君主政體不可移易的原則」。他要求與會人員要「憤然摒棄這些危險的改革」。
國王和掌璽大臣的講話是拒絕改革的明確的宣言,第三等級代表認為指望國王改革已經無望。於是自行宣佈三級會議為國民議會並擁有國家主權,未經國民議會批准不得徵稅。
對此,路易十六立場強硬,接連發表三次重要講話,不承認國民議會,並準備動用武力。巴黎人民站在國民議會一邊,駐紮在巴黎的近衛軍也傾向人民,有傳言巴黎民眾要向凡爾賽進軍,路易十六沒敢輕舉妄動。
6.巴黎民眾為什麼攻打巴士底獄
但路易十六不接受政治變革,他暗自調動軍隊,並撤了傾向改革的大臣內克爾的職。這兩個舉動令民眾恐懼和憤怒,認為鎮壓在即,巴黎人走上街頭,尋找和搶奪武器彈藥,巴黎市政府也被民眾奪權。7月14日,發生了法國大革命的標誌性事件——攻打巴士底獄。攻打巴士底獄的直接原因是民眾聽說巴士底獄有很多武器彈藥;還有傳言說巴士底獄的大炮要向民眾開火。
攻打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流血的開始。進攻者死了近百人,守衛者在投降後有幾人被殺,還有一個革命領導人因有人懷疑他通敵而被槍殺。
革命一旦發生,局面就難以控制了。
7.革命者高呼路易十六萬歲
路易十六由於拒絕改革失去了領導和把握政治體制轉型的主導權,但他如果能認清歷史大勢,正視現實,甘心做一個與國民議會分享權力的國王,不會失去王位,更不會被送上斷頭台。
即使在巴黎民眾攻打巴士底獄後,當路易十六從凡爾賽宮來到巴黎時,民眾還是高呼「國王萬歲」。歡迎橫幅上吧路易十六稱作「法國的父親」、「自由人民的國王」。
法國大革命爆發兩年後,1791年9月14日,法國通過了君主立憲憲法。根據憲法,路易十六可以坐穩立憲君主的王位,而且享有行政權和軍事指揮權。
當路易十六在制憲會議上致詞表示要忠於君主立憲憲法時,代表們真誠地高呼:「國王萬歲!」
法國大革命最激進的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在路易十六出逃並被截回的瓦倫事件後,依然不反對君主立憲制,不反對路易十六繼續擔任國王。但幾個月後,激進派卻主張廢黜並處死國王。
為什麼呢?
8.路易十六刺激革命轉向激進
路易十六並不甘心與國會分享權力,試圖借助外部力量恢復專制。為此,他積極策動對奧地利的戰爭。奧地利國王是他的岳父,後來是他的小舅子,都是法國大革命堅定的反對者,並組織了反法聯盟。路易十六積極主張對岳父宣戰,實際上是希望法國戰敗,藉此恢復專制權力。當時主導國會的吉倫特派也愚蠢地主張戰爭,以保衛和擴大革命成果。截然相反的目的促成了一致決定。1792年4月20日,法國首先向奧地利宣戰。
正是戰爭,導致了局勢失控,把路易十六和君主立憲制推向了絕路。
戰爭爆發後,法國在軍事上失利,路易十六的企圖被人們看得越來越清楚。5月29日,議會通過決議解散了國王衛隊。
7月25日,反法聯軍總司令布倫瑞克公爵攻進法國領土,公爵發佈了一份由路易十六的擁戴者替他起草的宣言,命令法國人恢復國王權力。這份宣言刺激了法國人民,給激進派以口實。 8月10日,激進派利用其控制的各省來到巴黎的2萬結盟軍和巴黎民眾發起了第二次革命,推翻了巴黎市政府,殺死了國民軍司令,囚禁了路易十六。
之後,有人在王宮文件箱內發現了王室資助流亡者、向反對革命的貴族提供經費、串通國外勢力的證據,激進派由此堅決主張審判並處死國王。他們組織巴黎48個代表團到會場向議會施壓。擅長鼓動的激進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在議會說:「路易應當死,因為祖國必須生」。
在激進革命家的鼓動和群眾的壓力下,國民議會判處路易十六死刑。法國大革命陷入了持續的血腥惡鬥之中。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是由於路易十六拒接改革;法國大革命的失控,是由於路易十六不甘心失去權力的反反覆覆的抵制動作。路易十六刺激革命向激進的方向轉彎。
9.迷戀權力導致硬著陸
社會轉型猶如飛機著陸。法國大革命是一次硬著陸。
法國完全有可能實現軟著陸,因為大多數人都主張理性和溫和的轉型。但路易十六沒有預見到形勢的危急,拒絕改革,抵制變革,不肯接受失去最高權力的現實,不肯與國民議會分享權力,結果錯失了軟著陸的機會。
社會轉型軟著陸還是硬著陸,人民是無法選擇的,只有掌握權力的人才有選擇的條件和機會。路易十六迷戀權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選擇,硬著陸的悲劇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