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德·梅第奇的一生:從女公爵到王太后,三個兒子都當上國王
歐洲的十六世紀是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文藝復興的曙光已照亮歐洲大地,波瀾壯闊的大航海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印刷術的改進促進了知識傳播,君士坦丁堡的失陷引起人們反思,教會的分裂與腐敗又讓人們對宗教重新審視,伊拉斯漠的《愚人頌》,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各種思想紛紛興起,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天才的藝術大師橫空出世,這一切都促進了思想的發展,宗教改革的思想也隨之而來。
從宗教改革的思想開始,在各地不可避免地產生政治變革,新舊思想的激烈交鋒,政治經濟利益的矛盾衝突,發展到極端情況,便出現了宗教戰爭,從胡斯起義、德意志農民戰爭,德意志新教諸侯與皇帝的戰爭,到尼德蘭革命、法國宗教戰爭直到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宗教戰爭斷斷續續一百多年,給歐洲社會帶來極大動盪。
提起法國的宗教戰爭,一定會提起一個女人,她就是凱瑟琳·德·美第奇。
凱瑟琳·德·美第奇14歲來法國,70歲去世,在法國這漫長的五十多年間,她歷經弗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這五個朝代,經歷了意大利戰爭的後半期和宗教戰爭的全過程,親眼看到瓦盧亞王朝的由盛而衰。
凱瑟琳·德·美第奇是幸運的,她身為一個「商人的女兒」,沒有領地的女公爵,一躍成為法國的王妃、太子妃、王后、王太后、攝政,她的三個兒子都當上國王,兩個女兒成為王后,在她生命的後二十多年裡,對法國的政治產生重大的影響。
她又是不幸的,自幼父母雙亡;丈夫把愛情給了別人,又在盛年去世;她的兒女們互相爭鬥,讓她煩憂,她的十個孩子,有八個死在她之前,另兩個或是被暗殺,或是被丈夫休棄,都遭遇不幸。她為民眾所憎恨,在悲傷中去世,她死後,遺體沒有葬入法國王室專屬的聖丹尼教堂,巴黎人宣佈如果她的遺體放入聖丹尼,他們會將它扔進河裡。
在歷史上這位法國皇后凶殘而嗜殺戮,她經歷過美第奇流亡時代,八歲的她被當做人質在修道院裡關押過,這些讓她過早地具有處事不驚的的能力,十四歲的她明白這樁政治聯姻意味著什麼,據說她對自己的丈夫一見鍾情,可惜的是,她的丈夫一直迷戀於一個比他大19歲的情婦戴安娜。
婚禮於1533年在馬賽舉行,教皇克萊門特七世親自陪同凱瑟琳前往。可這場婚事在法國相當不得人心,人們都認為這位有錢的銀行家女兒配不上國君之子,不少大貴族根本沒有掩飾他對這位商人女兒的輕蔑之情。
凱瑟琳和亨利當時都只有14歲,亨利很不喜歡身材矮胖的凱瑟琳,對她相當冷淡。在法國宮廷裡,她僅僅是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兒媳婦,沒有人重視她,甚至有人還把她看做是一個意大利商人。凱瑟琳當時唯一的安慰是教皇時常給她寫信,鼓勵她,但是沒多久,教皇也去世了,她陷入了更大的孤立中。
在那段日子裡,凱瑟琳表現的非常善良,意志也很堅強,同時也採取了不與人為敵的策略。平日裡待人友善,如果在路上遇見行人,她總要退後一步相讓,對待弗朗索瓦一世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親近。這時亨利有個一個情婦,是比他大19歲的伯爵夫人戴安娜,凱瑟琳也能容忍,甚至還去討好她。
但是噩運還是不肯輕易離開凱瑟琳。1536年,弗朗索瓦一世的長子在戰場上因飲了有毒的水而突然身亡。但是宮廷中卻有人因為美第奇家族發跡於藥商而將矛頭指向了凱瑟琳。好在弗朗索瓦一世保護了她,從而逃過了一劫。凱瑟琳的命運開始有了轉機,25歲的時候,她生下了第一個男孩,以後又陸續生了10個孩子,7個成活。
凱瑟琳王后曾經對自己的兒子亨利三世產生了一種微妙情感。當時的法國人民都稱呼這位令人敬畏的女人為「毒蛇夫人」。在她的丈夫亨利二世去世之後,凱瑟琳迅速地鞏固住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她的3個兒子先後成為法國國王,這使得她成為歷史上當之無愧的王太后。但她對亨利三世的感情卻有所不同。實際上,他們母子之間存在著某種亂倫的關係,因此凱瑟琳才對他奉獻有加。對於亨利三世奢靡的生活方式,凱瑟琳相當縱容,甚至還親自為他舉辦過狂歡宴會。
1589年,凱瑟琳王太后去世,時年70歲。同年,亨利三世被刺身亡。瓦盧瓦王室只剩下瑪戈一人。因為法國法律規定王位傳男不傳女,所以王位只能由與瑪戈最近的男性親屬來繼承。這次,恰好輪到與瑪戈貌合神離的丈夫納瓦拉國王,從此他成為亨利四世。由他開始,法國迎來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時期。
凱瑟琳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白蓮花奮鬥史啊,前期隱忍為善,一旦手握權力就絕不放手。不得丈夫的寵愛也能一步步成為實際的掌權者,簡直比甄嬛還要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