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的生平簡介
腓特烈二世(德語: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譯弗裡德裡希二世,後世尊稱其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普魯士王國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歐洲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於普魯士首都柏林,少年時擅長樂器,1740年即位。曾兩次發動西裡西亞戰爭。1756年發動對法蘭西王國、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公國等國的七年戰爭。1772年同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大公國乘波蘭內政危機第一次瓜分波蘭領土,獲得西普魯士的領土。1785年組建由15個德意志聯邦國組成的諸侯聯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
腓特烈二世是歐洲"開明專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在其鐵腕統治下,普魯士的國力迅速上升,在很短時間內便躍居歐洲列強之列。 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
青年時代
腓特烈二世是普魯士國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漢諾威的索菲·多蘿西亞的兒子。腓特烈在他的父親"士兵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嚴格、強硬和軍事式的教育下長大。1730年腓特烈二世嘗試和朋友漢斯·赫爾曼·馮·卡特逃往英格蘭。但以失敗告終。他們被囚禁在德波邊境的小鎮昆斯特林(德語:Kustrin),在那裡,卡特被處決。究竟腓特烈是看到還是只聽到行刑還有爭議。
腓特烈二世的父親一再受到親奧勢力的壓力,腓特烈在其影響下,不情願的和伊莉薩白·克裡斯丁娜·馮·布賴恩施懷克-貝芬(Elisabeth Christine von Braunschweig-Bevern)成婚。伊莉薩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個遠房親戚。兩人並未誕下一子。腓特烈基本上和她分居,只在節慶場合一同出現。但腓特烈在其父臨終前答應了,誓不會對伊莉薩白不忠。在萊茵斯堡(Rheinsberg)的四年(1736–1740)可能是兩位在一起最幸福的日子了,但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只是做給他那多疑的父親的一齣戲,尚沒有定論。
而難得的幾位受腓特烈青睞的女性,都是些所謂的"女大地主"安斯巴赫的卡羅琳和葉卡捷琳娜大帝,他還向她們寫過詩,保持著書信來往。且當年葉卡捷琳娜遠嫁俄國時腓特烈也強烈表示過贊成(葉卡捷琳娜出生地什切青系東普魯士範圍內)。
晚年逝世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於無憂宮中在他的沙發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歲。他身後無子,由侄子繼承,就是腓特烈·威廉二世。這時距離法國大革命僅有三年。他的意願是在無憂宮露台他的愛犬旁下葬,但他的繼任,也是他的侄子卻將他葬在了波茨坦格列森教堂的底下墓室裡。
1844年他棺材被移往馬堡的伊莉薩白教堂。直到1852年才在路易·費迪南德的發起下被遷到霍亨索倫城堡。但直到德國統一後的1991年8月17日,這位國王才到了他想到的地方,在他生前已建好的墓穴下安身。他的話"Quand je suis la,je suis sans souci" (吾到彼處,方能無憂)。這位思想自由的共濟會員在教堂裡尋不得安靈。他願意自己的愛犬離他更近一些。
人們在英靈殿(Walhalla)為他塑半身像以作紀念。在他過身後人們樹立很多紀念碑,最有名的是在柏林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腓特烈大帝騎馬像。二戰時塑像倖存,並在民德時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