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十一世簡介:關於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死有哪些爭議?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簡介: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故事是怎樣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是怎麼死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簡介
君士坦丁十一世出生於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曼努埃爾二世皇帝的十個孩子中的第八個,約翰八世皇帝的弟弟。他的童年大部份時間在君士坦丁堡度過,在父母的監管中生活。
在1437年至1439年間,君士坦丁十一世在首都擔任攝政。他在1443年入侵雅典大公國,迫使佛羅倫薩公爵繳付賠款,然而他的勝利並不長久,奧斯曼土耳其人很快干預並把他的軍隊逐回摩裡亞半島。
1449年1月6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二世支持下登上帝位。不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進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向西方國家請求援助,但西方的條件是要他把東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合併。雖然君士坦丁在1452年同意了這條件,但他的人民反對合併。
在君士坦丁堡被圍城前,穆罕默德二世向君士坦丁十一世提議,如果他放棄君士坦丁堡,便可獲准統治米斯特拉斯;君士坦丁拒絕了,寧可戰死也要堅守該城。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牆作戰時意識到他的末日已來臨,便衝入敵陣,從此不知所蹤,有人相信其在該日戰死,但土耳其人未能確認他的屍體。
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故事
1446年,奧斯曼軍隊在經過一年多的休整後,南下希臘地區。君士坦丁自知無法在野戰中擊敗強大的對手,主動從佔領一年多的底比斯與雅典撤退。他準備集中力量,在科林斯地峽與穆拉特二世周旋。後者的帝國依然沒有發展出一支常備海軍,不可能迂迴到半島的其他地方登陸。
君士坦丁的將幾乎全部的莫裡亞軍隊,都集中到了科林斯地峽,負責防禦重修加固的6英里長城。這也是這裡在幾百年來,第一次擁有超過千人級別的守備力量。加上莫裡亞各地徵集的農兵,數量在10000人左右。城牆本身也有十多個幫助防禦的塔樓,並按照中世紀時的防禦設計,盡可能鞏固完善。
拜占庭人甚至可能在城牆上與後方,都建造了發射石彈的投石機。守軍本身也將大量的弓弩與裝有希臘火的燃燒彈,部署在城牆上。
11月27日,穆拉特二世親率的50000多奧斯曼大軍(包括戰兵和輔兵)抵達科林斯地峽。服飾華麗的加尼色裡近衛軍,在漫長的隊伍中格外顯眼。來自安納托利亞亞洲和魯梅利亞巴爾幹的封建騎士,列隊走在他們兩側。
各地方軍部隊中,不乏靠搶劫為生的赤貧炮灰和劫掠成性的遊牧騎兵。但也有很多是來自前拜占庭領地上的步兵,底比斯人與帖撒利人就赫然在列。這些人在抵擋地峽後,開始組裝隨軍攜帶的各種攻城器械。
君士坦丁在此時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底線。在與穆拉特的和談中,他特意要求繼續保持自己對地峽的控制權。後者雖然不想攻滅莫裡亞公國,卻也決定消滅當地的抵抗意志。
在隨後發生的攻城戰中,君士坦丁指揮莫裡亞守軍,頑強地抵抗奧斯曼的進攻。他們用投石器與對手的同類武器對射,用燃燒瓶焚燬攻城錘,用弓弩射退一波波衝鋒的炮灰。
但奧斯曼軍隊裡已經用了不少火器,除了稍早時候引入的攻城炮,也包括在瓦爾納戰場上繳獲的新式火門槍與小型火炮。
在這些新式火力的持續攻擊下,拜占庭守軍在城頭的傷亡劇增。由於財力有限,君士坦丁的部隊是不可能引進這些武器的。哪怕威尼斯人就近在咫尺,他們也更願為出得起錢的蘇丹提供裝備。
12月10日,奧斯曼的攻城炮火,終於將特別加固的6英里長城打壞。精銳的加尼色裡近衛軍(蘇丹親兵),從這個缺口處殺入。君士坦丁和弟弟托馬斯一起,希望組織部隊繼續抵抗。
但在如此高強度下作戰十多天的拜占庭民兵,已經徹底崩潰。他們不顧兩位王子的努力,頭也不回地逃向各自的村鎮。君士坦丁也只能在扈從的拚死一搏中,僥倖逃走。
奧斯曼軍隊攻破科林斯地峽,不僅意味著拜占庭人的最後一次嘗試失敗了。同時也預示著拜占庭人落後的武器庫與城防設施,已經不可能挽救他們自己。
出於對君士坦丁的警告,穆拉特二世的軍隊並沒有強攻米斯特拉城堡。但在整個莫裡亞,有60000人被奧斯曼軍隊當做奴隸抓走,死傷者則難以計數。
心灰意冷的君士坦丁,在莫裡亞又經歷了毫無斬獲的三年光景。1449年,隨著兄長約翰八世在留下子嗣前病逝,穆拉特二世居然欽點他成為拜占庭皇位的繼承者。
重拾信心的王子,加冕成為著名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卻也就此離開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他再也沒有機會,幫助這裡復甦為拜占庭帝國再起的基地了。
1451年,穆拉特二世病逝,可怕的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執掌者。已經是皇帝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歐洲各地奔走,進行著徒勞的求援。新蘇丹在1453年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後,曾讓他選擇放棄皇位,退居到莫裡亞做屬國王公,君士坦丁斷然拒絕。
君士坦丁十一世是怎麼死的?
穆罕默德二世計劃進攻狄奧多西城牆,那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城牆及壕溝,保護君士坦丁堡惟一沒有被水面包圍的西面部份。他的軍隊在1453年4月2日復活節的星期一在城外紮營。
多個星期以來,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擊城牆,但仍未能轟出缺口。由於巨型大炮裝填彈藥極其需要時間,拜占庭守軍能夠在每次炮轟後修補大部份的破壞。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的艦隊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橫江鐵索阻攔,無法進入金角灣。為了繞過鐵索,穆罕默德在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條陸上船槽,以塗上油脂的圓木建成,船隻被拖過船槽,進入金角灣。這樣便能阻止熱那亞的船隻運送補給品,亦打擊了拜占庭守軍的士氣,但是城牆仍有待攻破。
土耳其軍曾向城牆發動多次正面攻擊,但被擊退且損失慘重。土軍其後挖掘隧道,試圖穿過城牆,很多挖掘者是塞爾維亞人,由Zaganos Pasha指揮。
拜占庭人的工程師約翰尼斯·格蘭特(雖然說是日爾曼人,卻甚可能是蘇格蘭人)挖了一些隧道對付土軍,讓守軍進入隧道把敵人消滅。
另外一些土軍隧道被灌水。最終拜占庭人捉了一位土軍重要工程師,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軍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隨即被破壞。
拜占庭婉拒了穆罕默德開出的撤圍條件,那是要拜占庭繳付一筆天文數字的賠款,即使穆罕默德本人也知道對方根本不可能做到。穆罕默德隨即計劃強攻城牆以消耗守軍實力。
1453年5月22日晚上出現了月蝕,這對守軍來說是不祥之兆。5月29日早上土軍再次進攻,第一波攻勢由訓練及裝備皆不足的輔助部隊執行,失敗是意料中事,只不過是用他們去削弱守軍力量。
第二波攻勢主要由安那托利亞人執行,集中攻擊西北部的貝拉克奈城牆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經對它造成部份破壞。該段城牆在11世紀時建造,較其它城牆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軍就是從該段城牆攻入城內。土軍雖然曾經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軍擊退。
第三波攻勢由穆罕默德的精銳新軍執行,守軍最初還能堅持一陣子,但後來負責防守其中一段城牆的熱那亞將領Giovanni Giustiniani在作戰中受了重傷,離開了城牆,令守軍開始出現恐慌。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土軍發現貝拉克奈城牆的科克波塔門並沒有鎖上(土軍沒有使用賄賂或其它詭計,只是守軍大意,尤其是炮轟遺下的瓦礫把那城門閉塞了),便從那兒衝入城內。
君士坦丁十一世帶領守軍進行最後的保衛戰,脫下紫色皇袍,一馬當先衝入土軍陣中,與其部下在巷戰中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