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塔瓦戰役背景:沙俄要成為強國需要出海口
1700至1721年間的「北方戰爭」。而其中有一場決定整個「北方戰爭」總結局的鏖戰,俄羅斯由此獲得了「通向西歐的窗戶」,大大促進了其歐化進程。然而,參加這場鏖戰的另一方則將古斯塔夫二世及其後繼者們的基業,尤其是「波羅的海內湖」的光榮輸個精光,一個歐洲強國瑞典從此歸於沉寂。這場給交戰雙方帶來迥乎命運的鏖戰,就是波爾塔瓦戰役。至於戰役爆發的主要原因,簡而言之,一方需要「水域」,而另一方則要保持「水域」的絕對霸權。於是,只能兵戎相見了。
「俄國需要的是水域」
歐洲國家的發展較多地體現出沿海國家的優越性,越往內陸的國家,它的政治經濟體制和思想文化觀念,越相對地保守和落後一些,因此其社會進程也顯得遲緩和沉重一點,俄羅斯就是這類國家的代表。
公元862年,北歐諾曼人(瓦良格人)的首領留裡克率領親兵佔領諾夫哥羅德,自稱王公,建立了東斯拉夫人的第一個王朝--留裡克王朝。留裡剋死後,其繼承者奧列格率部南下,佔領基輔,形成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通稱基輔羅斯。基輔羅斯在與拜占廷帝國的交往中,逐漸接受了東正教。這次皈依實為俄羅斯與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真正接觸,然而,也正是由於選擇了東正教的信仰,在俄羅斯人與信仰天主教的歐洲人之間播下了矛盾的種子。1147年,蘇茲達爾王子多爾戈魯基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個軍事殖民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部落性村落從此被載入了俄羅斯編年史。莫斯科興起於古羅斯國家四分五裂之際,並逐漸變成大俄羅斯的中心,它不僅使整個東斯拉夫民族與歐洲分道揚鑣,而且因為在戰略上,莫斯科這個地區好像是陸海中的一個島嶼一樣,並無可供防禦的疆界,出於安全感的要求,它不僅成為一個軍事化國家,並且進一步向所有方向進行領土擴張。1204年,十字軍攻佔了君士坦丁堡之後,拜占廷帝國日益衰落,所以,到了13世紀,東斯拉夫民族與歐洲之間的接觸就更受限制了。成吉思汗及其孫子拔都的征服和統治,對羅斯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為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所控制,此後的兩個半世紀裡,羅斯幾乎與西方文明脫節了。其政治制度、軍事組織和戰術、文化及社會生活,甚至語言、服飾,都打上了蒙古的烙印。由於蒙古人的統治中心在東方,無力顧及西部,使羅斯與瑞典、日耳曼騎士團、波蘭-立陶宛形成複雜的關係;而西北羅斯因被立陶宛長期統治,造成日後白俄羅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民族差異。15世紀末,伊凡三世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從伊凡一世,經過伊凡三世,最後到瓦西裡三世,最終完成了俄羅斯的國家統一。1547年1月19日,瓦西裡三世的兒子伊凡四世(即俄國歷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宮正式加冕為俄國的第一任沙皇。「沙皇」,意為愷撒大帝,表示了伊凡四世重建羅馬帝國的野心,他的國家開始以羅馬第三自居。為什麼把俄國比作羅馬第三呢?這是因為伊凡四世認為愷撒建立的帝國是羅馬第一,東羅馬帝國是羅馬第二,他的國家是前二者的繼承者,所以是羅馬第三。
儘管伊凡四世雄心勃勃,並且他的國家在東面的弱鄰眼裡已是個龐然大物,但是同西歐的一些國家相比,它卻又是一個弱國。正當它全力以赴地吞併弱鄰時,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已經發現了新航路,開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掠奪。稍後,荷蘭、英國又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生產獲得了迅速發展,紡織、冶金、采煤、造船等重要工業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甚至連俄國的近鄰波蘭和瑞典,在生產技術、生產水平和文明程度上也都比它先進。在俄國,雖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在封建農奴制社會內部開始萌芽,但障礙重重,發展緩慢。到17世紀末,才有手工工場30多所,手工工場中雖然也有一些水力機械,但主要還是靠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很低。工業品遠遠不能滿足本國市場的需要,大部分要從荷蘭、英國、瑞典等國進口,而俄國本身則主要是一個農產品出口國。
俄羅斯的落後當然與它在歷史發展道路上起步較晚有關。當西歐已進入封建社會中期時,莫斯科公國剛剛形成。當西歐開始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時,俄國的農奴制度才剛剛鞏固下來;而另一方面,它的落後也與地理位置的閉塞不無關係。雖然早在伊凡三世的時候,國家的疆域就已經抵達北冰洋了,但這對它並沒有多少實際價值。南面的亞速海和黑海由土耳其控制著,使它無法進入地中海。而波羅的海的水路又被瑞典封鎖著,使它無法進入大西洋。唯一能同外國通商的北方港口是伊凡四世於1584年建立的阿爾漢格爾斯克,但一年中有9個月封凍,並且由這裡航往西歐,要比經由波羅的海的路程長一倍。所以,當時俄國同先進的西歐之間幾乎處於隔絕狀態,聯繫很少。
俄國要想由弱變強,要想與它西面的強鄰相抗衡,就必須向西歐先進國家學習,改革其落後的經濟、落後的軍事、落後的文化以及腐敗的政治,必須加強同西方的貿易往來。而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奪取經過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向西方的水路。這就是俄國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迫切需要增加穀物輸出的地主階級和迫切要求同西歐加強聯繫的新興商人階級的願望。從這個意義講,俄羅斯歷任統治者為打通出海口所進行的戰爭均可視為商業戰爭。「俄國需要的是水域」是彼得大帝的座右銘,而他的先輩們早已為「水域」而努力了。為了據有羅斯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伊凡三世曾在納爾瓦河口處建造了伊萬哥羅德要塞,但很快為瑞典人所佔,佔領出海口的嘗試就這樣失敗了。在保障了羅斯東面的安全(征服了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和做好其南面的防禦(在克裡木韃靼人入侵的通路上建立了鹿砦邊界配系)之後,伊凡四世集中主要力量對付立窩尼亞騎士團。1557年侵入了立窩尼亞,接著就與波蘭之間發生了一場七年戰爭(1563-1570),瑞典和丹麥兩國為了各自的利益,也曾參加。馬克思指出:「他(指伊凡四世)反對立窩尼亞的企圖是頑強的,其自覺的目的是為羅斯爭得波羅的海出海口,打開向歐洲的通路。」但他沒有達成這個目的。由於複雜的國際政治條件(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反對歐洲國家集團和克裡木汗國)和極度緊張的國內形勢,立窩尼亞戰爭以失敗告終。
商業和戰爭拉近了俄羅斯與西方的距離,於是自13世紀起的孤立狀況被打破了。但此時害怕亞洲人侵入的舊心理在歐洲又重新覺醒了。西歐海權國家的政策是與俄羅斯開展貿易關係,而東歐諸國則希望把它限制在野蠻界限之外,不讓西方的思想和工藝來增強它的力量。波蘭國王對英俄間的貿易協定大為震驚,所以不惜向伊麗莎白女王提出抗議說,俄羅斯是一切自由國家的公敵,為了基督世界的利益,不要把軍火輸入該國。
1580年,伊凡四世在一陣狂怒之下,把他的長子殺了,等到他在1584年逝世時,皇位遂由次子狄奧多爾繼承。接著就是30年的混亂時期。狄奧多爾駕崩於1598年,留裡克王朝遂告結束。波蘭人於1605年佔領了莫斯科。8年後,波蘭人又被趕走了,大主教菲拉雷特的兒子米哈伊爾?羅曼諾夫(1613-1645)被選舉為沙皇,靠婚姻的關係,他與前朝也可以扯得上。這個羅曼諾夫王朝一直延續到1918年7月16日,即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害時為止。
在米哈伊爾的朝代中,與波蘭的戰爭仍時斷時續,到了他的繼承者阿列克謝(1645-1676)在位時,若非瑞典國王查理十世出面干涉,則俄羅斯可能已經兼併了白俄羅斯。1656年阿列克謝暫停與波蘭的戰事,轉而發動了對瑞典的戰爭,企圖奪回混亂時期被瑞典佔領的俄羅斯土地,並獲取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通道。由於圍攻裡加失利,尤其是恢復了與波蘭的戰爭以及烏克蘭局勢的惡化,只得暫時與瑞典休戰,奪取出海口的夙願再次擱淺。
俄羅斯一心想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但舉步維艱,因為此時的瑞典已成為「波羅的海的絕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