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什麼時候發生的?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的結果
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1942.8.6-8.17) 偉大衛國戰爭中北高加索方面軍(轄第12、第18、第56集團軍,空軍第5集團軍,獨立步兵第1軍和騎兵第17軍)在高加索會戰(1942一1943)過程中,於1942年8月6-17日在阿爾烏維爾-邁科普方向實施的防禦戰役。 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參戰兵力12,18,56集團軍;10萬多人,裝備坦克50多,飛機近百蘇軍稱殲敵1萬,擊毀敵坦克50多。
1942年7月底,德軍被迫將坦克第4集團軍調往斯大林格勒方向,因而大大削弱了北高加索集團。但是德軍兵力仍占很大優勢。1942年8-12月,蘇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實施了頑強酌防禦交戰。在此期間實施了阿爾馬維爾-邁科普戰役、新羅西斯克戰役、莫茲多克-馬爾戈別克戰役、圖阿普謝戰役、納爾奇克-奧爾忠尼啟則戰役。在奧爾忠尼啟則方向,蘇軍疲憊並消耗了德軍,將德軍阻止於奧爾忠尼啟則接近地,爾後在1942年11月6-12日以有力反突擊重創德軍主要突擊集團坦克第1集團軍,迫其轉入防禦。德軍曾企圖經由高加索山主脈中部各山口突入外高加索。德軍奪取了數個山口,但由於蘇軍統帥部及時採取措施和防禦軍隊頑強奮戰,德軍前出各山口南坡的威脅終被消除。至11月底,德軍在這裡也轉入了防禦。德軍在高加索山主脈西部即圖阿普謝方向翻越該山的企圖亦未得逞。激烈戰鬥在這裡一直延續到1942年12月月中,在激戰中德軍曾三次力圖突破蘇軍防禦。德軍遭受重大損失後停止了進攻,並轉入防禦。這樣,在高加索會戰的防禦階段,蘇軍在複雜情況下被迫暫時放棄了北高加索許多地區。但終於消耗了德軍(德軍損失10萬人以上),並贏得了準備進攻以堅決粉碎德軍的時間。
高加索會戰的進攻階段開始於1943年1月1日。根據蘇軍統帥部的決定,南方面軍(1943年1月1日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為基礎組成,司令為葉廖緬科上將)在發展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勝利時,以主力向羅斯托夫實施了突擊,另以一部兵力向季霍列茨克實施了突擊。外高加索方面軍黑海集群受領任務向克拉斯諾達爾、季霍列茨克進攻,而北集群則向莫茲多克、普羅赫拉德內、阿爾馬維爾進攻。可見,兩方面軍應在空軍第8(司令為赫留金空軍少將,1943年3月17日晉陞為空軍中將)、第4、第5集團軍(司令為戈留諾夫空軍中將)的航空兵支援下以及黑海艦隊積極配合下協同孤立北高加索之德軍主力,爾後加以殲滅。德軍統帥部力圖使其軍隊免遭合圍,自1月1日起開始倉卒將軍隊由莫茲多克地域撤往西北方向。在此條件下,外高加索方面軍北集群於1月3日開始向納爾奇克-斯塔夫羅波爾方向追擊退卻德軍,1月24日前解放了莫茲多克、礦水城、皮亞季戈爾斯克、斯塔夫羅波爾、阿爾馬維爾等北高加索城市(1943年1月24日起,北集群改編為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為馬斯連尼科夫中將)。同時,南方面軍向羅斯托夫、季霍列茨克兩方向順利前進,在薩利斯克地域與外高加索方面軍右翼會合。黑海集群先於1月11日在輔助方向,復於1月16日在主要方向轉入了進攻,1月29日解放了邁科普。2月9日,黑海集群在北高加索方面軍編成內(2月5日起)開始了克拉斯諾達爾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克拉斯諾達爾於2月12日解放。蘇軍的進攻是在春季泥濘、缺少道路、補給線長的艱苦條件下實施的。雖有各種困難,進攻仍極迅猛順利,得到了敵占區游擊隊和當地居民的積極支援。德軍不顧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的重大損失,進行猛烈抵抗,將被擊潰的兵團和部隊殘部逐步撤向庫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島。2月3日夜間及2月5-9日,黑海艦隊輸送登陸兵(1.5萬餘人,附火炮和坦克)先後在新羅西斯克西南和梅斯哈科地域上陸,登陸兵奪佔一個不大的登陸場,這一登陸場後來在解放新羅西斯克時起了巨大作用。
在爾後進攻過程中,北高加索方面軍各集團軍至5月初進至塔曼半島,遭到德軍在既設防禦地區即所謂"蔚蘭色防線"的頑強抵抗。德軍在這裡建立了堅固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由亞速海至新羅西斯克,從東面掩護塔曼半島。防守這一地區的是第17集團軍(16個師),由第4航空隊的航空兵進行支援。在以往戰鬥中被削弱了的北高加索方面軍企圖在1943年春季突破"蔚蘭色防線",但未成功。此時,庫班進行了一場最大空中交戰,蘇軍航空兵取得了勝利。共出動飛機3.5萬架次,擊毀德機1100餘架(參見庫班空戰)
1943年夏,蘇軍在蘇德戰場中央方向和西南方向展開了新的強大進攻,這一進攻有利於在北高加索重新發動進攻。北高加索方面軍奉命肅清德軍塔曼集團。為達此目的,計劃從陸地和海上對新羅西斯克實施突然突擊,攻佔該市後向上巴坎斯基發展進攻,以便對防守"蔚蘭色防線"的集團構成從南面進行包圍的威脅。9月10日,開始了新羅西斯克-塔曼戰役,結果德軍"蔚蘭色防線"被突破,新羅西斯克於9月16日解放。德軍統帥部竭力保障其軍隊撤向克裡木,企圖在各中間地區組織抵抗,但未得逞。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自5月13日起為彼得羅夫上將)與航空兵、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密切協同徹底粉碎了德軍塔曼集團,並於10月9日全部肅清了德軍在高加索最後一個基地塔曼半島的德軍。
點評:高加索會戰以具有重大政治和軍事戰略意義的歷史性勝利而告結束。在進攻階段,蘇軍且戰且進達800公里,解放約20萬平方公里國土。德軍消滅蘇軍、奪取最富饒的產糧區和石油產地以及打入近東和中東地區的計劃徹底破產。蘇軍在高加索各共和國、邊疆區、州的黨組織和全體居民以及全體蘇聯人民積極支援下捍衛了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重創德軍的精銳軍隊和航空兵。高加索會戰中,僅在蘇軍實施進攻戰役期間,德軍就損失官兵28.1萬人、坦克1358輛、飛機2000架,火炮和迫擊炮7000餘門、汽車2.2萬輛,以及其他許多武器物資。高加索會戰是在直接影響高加索局勢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密切配合下進行的,而高加索戰事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進程和結局也產生了極為有利的影響。這種遙相策應的重大戰略行動由大本營統籌安排,對粉碎德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高加索會戰中,陸軍必須在平原、山前地帶和山地等迥然不同的地形條件下行動;在大小水障礙地區、濱海地帶、隘路、山林地區、高山山口實施戰鬥行動,並與航空兵、艦隊和游擊隊密切協同。這一切使蘇軍取得了多方面的戰鬥經驗,如:組織實施防禦和進攻戰役,特別是高山地區和海濱地帶的防禦和進攻戰役;組織實施登陸戰役,根據戰區特點組織工程保障、物質技術保障和軍隊指揮。蘇軍後來在克裡木、黑海北岸和西岸以及喀爾巴阡山地區粉碎德軍的戰役都運用了這次取得的經驗。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44年5月1日命令,頒發了"保衛高加索"獎章,約有60萬人被授予這種獎章。許多部隊和兵團獲得"阿納帕"、"庫班"、"新羅西斯克"、"塔曼"、"捷姆留克"榮譽稱號。新羅西斯克市於1973年5月被授予"英雄城市"的榮譽稱號。
法西斯德軍"A"集團軍群頭目未能將蘇軍合圍於頓河與庫班河之間,察明蘇軍已退至庫班河左岸後,決心改變主要突擊方向,將坦克第1集團軍各兵團調向阿爾馬維爾和邁科普,其任務是協同向克拉斯諾達爾進攻的野戰第17集團軍奪取邁科普油田,突至圖阿普謝地域黑海沿岸,將北高加索方面軍基本兵力合圍於新羅西斯克和克拉斯諾達爾兩地域。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識破了敵人企圖,於8月5日命令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蘇聯元帥C.M.布瓊尼掩護邁科普地域和邁科普-圖阿普謝的道路,阻止敵軍進至黑海沿岸。戰役準備時間極為緊迫。當時阿爾馬維爾、邁科普等城市及庫班河、拉巴河、別拉亞河均未對東面和東北之敵設防。此外,第12、第13集團軍及獨立步兵第1軍在前幾次戰鬥中已受到很大削弱,並且需要補充武器、彈藥和油料。平均每個師要防守40公里正面。在主要突擊方向敵步兵比蘇軍多3倍,炮兵多9倍,航空兵多6.7倍。敵坦克則佔絕對優勢。
8月6日,在航空火力準備之後,敵坦克第1集團軍的2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和1個輕步兵師轉入進攻。8月6-8日在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阿爾馬維爾、蘇維埃茨卡亞等地域的激烈戰鬥中,人數不多的部隊和兵團雖進行了英勇抵抗,但第12集團軍和獨立步兵第1軍仍然被迫放棄了阿爾馬維爾,撤向新克拉斯內、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拉巴河一線。此前,法西斯德軍第17集團軍先遣部隊已進逼克拉斯諾達爾防禦圍郭。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鑒於情況複雜化,於8月10日又要求方面軍首長採取一切措施掩護邁科普、圖阿普謝方向。大本營從自己預備隊抽調了一些部隊和兵團加強該方面軍,並令急速組織對邁科普油區和通往圖阿普謝道路的防禦。但是,由於防禦的準備時間有跟和敵人在兵力兵器上佔很大優勢,蘇軍未能守住拉巴河一線。8月8-12日,在克拉斯諾達爾、邁科普兩方向,特別是在克拉斯諾達爾、別洛列琴斯卡亞、邁科普等地域,戰鬥十分艱苦。8月10日,法西斯德軍奪佔了邁科普、別格列琴斯卡亞及別拉亞河左岸別洛列琴斯卡亞地域的一個登陸場,在克拉斯諾達爾方向奪佔了克拉斯諾達爾,並進逼庫班河。
在以後各次戰鬥中,敵軍企圖將蘇軍圍殲於蘇茲達利斯卡亞、克柳切瓦亞兩地域,打開一條通往圖阿普謝方向各山間通路的道路。但是,方面軍得到了大本營預備隊的加強,增強了抵抗。至8月15-17日前,法西斯德軍的進攻被阻於薩穆爾斯卡亞、哈德任斯卡亞、克柳切瓦亞、斯摩稜斯卡亞一線。通往黑海沿岸各山間通路的接近地得到了可靠掩護。敵軍在10-12天中共損失官兵1萬餘人,坦克50餘輛以及許多其他技術裝備。敵人付出如此重大代價,才得以前進100-120公里,但並未達到預定目的。蘇軍雖曾暫時放棄一些地方,但是在激烈戰鬥中不斷消滅了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牽制了敵軍"A"集團軍群主力。這使外高加索方面軍能沿捷列克河、巴克桑河並在高加索山主脈各山口及時佔領防禦,使格羅茲尼、巴庫方向和奧爾忠尼啟則、第比利斯方向得到了可靠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