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中被封“神”的人:乃木希典和廣瀨武夫

日俄戰爭中被封“神”的人:乃木希典和廣瀨武夫

戰役戰史

日俄戰爭中被封“神”的人:乃木希典和廣瀨武夫

在中國有許多因為官方宣傳或者各種原因被誇大的人物,其實在各個國家的各個時期都是存在的,今天就來介紹兩位在日俄戰爭中封「神」的人.

何為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是指日本與俄羅斯帝國為了侵佔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戰爭。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日俄戰爭促成日本在東北亞取得軍事優勢,並取得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駐軍的權利,令俄國於此的擴張受到阻撓。日俄戰爭的陸上戰場是清朝本土的東北地區,而清朝政府卻被逼迫宣佈中立,甚至為這場戰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區。

日本從甲午戰爭從得到了太多的好處,所以決定發動日俄戰爭,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與俄國的軍事實力的差距是明顯的,勝算很低,輸了話真的有亡國的危險,特別是俄國是屬於西方的列強之一,日本是東方的後來國家,所以說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確實是在賭國運。這場戰爭最終以日本的勝利結束,這場戰爭對日本的意義重大,配合時局日本也在積極的宣傳戰爭英雄。

乃木希典

此人在日俄戰爭之後屬於日本的軍神之一,但是觀其一生毫無任何特殊的成就,之所以能成為軍神主要還是對明治天皇無比盡忠,而明治天皇也是對其無比信任。直至明治天皇病死,乃木希典一直為其守靈。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殯葬之日,乃木悲傷之極,為報恩和教育世人。於是他和妻子商量後,決心雙雙自殺以追隨明治天皇而去。這件事被知識分子批判,認為是過時的思維方式;但在另一方面卻被「愛國賊」們大大利用,為日後的軍國主義思想氾濫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素材。稱其為人間模範、國之忠臣,並為其搞國葬、造神社、塑鋼像,使之神格化。

且不說他之前的戰爭功績,就拿日俄戰爭來說,他被稱為「肉彈」將軍,乃木以3個師團、2個預備團、2個野戰炮兵旅團共5.6萬人兵力和386門大炮,向旅順3.3萬俄軍發起3次總攻,歷時150日,日軍狼奔豕突,血肉橫飛,乃木用人海,地道,夜襲,甚至組織了三千五百名頭綁白布的敢死隊衝鋒,均以失敗告終,戰死日本軍人5萬餘人,連他的次子乃木保典也戰死了,旅順仍在俄軍手中。當時實際指揮作戰的第三軍的參謀長,是出身薩摩藩的伊地知幸介中將,把伊地知派給乃木當參謀長,一是為了有個學習德國現代化經驗的少壯派來補充乃木的不足,也是為了掌握薩摩藩與長州藩的平衡。這位伊地知中將很固執,經常和大本營對著幹,而乃木由於指揮現代化作戰經驗不足,一味遷就參謀長,結果造成重大損失。對此,連大力舉薦乃木的山縣也主張撤乃木之職,追究其敗因。然而,明治天皇從撤了乃木的職他必將為了武士的榮譽自殺。又一次保了乃木敗將。後來滿洲軍司令官大山巖在保留乃木司令官的面子底下,悄悄派出了兒玉源太郎總參謀長,命令乃木希典暫時讓出指揮權,由兒玉親自督戰第四次總攻旅順,兒玉對炮兵的運用遠遠強於他這個只會用步兵衝鋒的將軍,結果靠集中炮火,晝夜不停的進攻和靠前指揮(乃木的軍司令部始終躲在敵人炮彈所打不到的後方,完全不瞭解前線狀況),僅打了八天,以戰死戰傷六千二百餘名的代價便攻下了203高地。奪下203高地後俄軍敗局已定,日軍又以要塞巨炮猛轟停泊在旅順港內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此時,乃木還看不清形勢,還要拼其全力與俄決一死戰。但俄軍已無鬥志,他意外地收到了俄軍的乞降書。1905年1月1日,俄駐旅順要塞司令阿納托利·米哈伊洛維奇·斯特塞爾派出軍使,手持白旗,向日軍遞交投降書。翌日,乃木希典派第三軍參謀長伊地知幸介與俄軍達成協議,旅順遂為日軍佔領。於是,被明治天皇力保的乃木希典司令官,就體面風光的完成了攻佔旅順要塞的戰勝國司令官,接受俄軍的投降,寫了首著名的「水師營的會見」的歌詞,稱乃木威嚴深沉,對敗軍之將顯出寬厚仁慈,彬彬有禮,而俄軍司令官則衷心盛讚其蓋世武功。該歌詞不僅被選入小學生課本,而且被譜成曲,廣為流傳,塑造一個威嚴仁厚的日本軍神形象。

其實,在這場攻防戰中,乃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愚將、敗將,戰鬥在進行之中,許多戰死士兵的乃木部下家屬,在東京向乃木住宅扔磚瓦,叫罵道「殺人鬼。戰後乃木將203高地改名為爾靈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炮彈形紀念碑,並賦詩一首:爾靈山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難。 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戰後,步兵第22聯隊旗手,戰爭中身中八彈不死的櫻井中溫中尉寫了戰爭文學名作《肉彈》,給這場戰爭定性。之後,對指揮失誤負有責任的參謀長伊地知幸介降職為旅順要塞司令,乃木希典北上增援,參加日軍主力與俄主力的會戰。當時俄軍已成驚弓之鳥,怕了日軍了。一開始是為了在沙皇面前為自己開脫,謊報日軍兵力,到後來連自己都信了自己的謊言。乃木希典帶的第三軍當時已經從6萬人減員到了3萬人,而俄軍司令阿納托利·米哈伊洛維奇·斯特塞爾居然估算光日軍第三軍就有十萬人!這樣,乃木一加入戰線 ,俄國人自以為不敵,就開始全線後撤。

廣瀨武夫

廣瀨武夫在沉船作戰中沒有表現出超常的武功,甚至只能說是一次失敗的作戰而已。但廣瀨的臨危不懼,愛兵如子的精神確表現出一名良將的素質。

廣瀨戰死後,當時的海軍軍令部參謀小笠原長生少校向媒體介紹戰況時,將廣瀨武夫視死如歸等描繪一番,大叫道「那個人就是軍神」,「他死時留在沉艇內,最後墮落海中……」在小笠原長生狂熱的煽動下,舉國的媒體炒作廣瀨武夫。僅三個星期,一本名叫《日落戰爭實記—軍神廣瀨中佐》便結集出版了。廣瀨的葬儀在東京水交神社舉行,不僅海軍省高官雲集,連天皇也派人參加,可謂死後哀榮。廣瀨的誕生地大分縣竹田市建立起以廣瀨命名的神社。與此同時,民間還發起募金運動,經過六年募捐,在東京神田最享盛名的萬世橋造起了一座大銅像,成為全日本學子修學旅行必定要去瞻仰的聖地。岐阜縣高山市的飛驒護國神社等地也建立其銅像。一曲「廣瀨中佐」的歌不僅流傳全國,還被選為小學教科書教化孩童的教材。在日本著名的日本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在展存有東鄉平八郎遺物等「神物」的館內,廣瀨中佐的肖像也被高高掛起。

戰後,儘管在萬世橋的廣瀨中校的大銅像被拆除了,但廣瀨作為第一號軍國軍神,至今仍被追悼。2004年5月27日,即廣瀨戰死一百週年之際,一個由原首相中曾根康弘任名譽會長的「廣瀨武夫百年祭及戰沒者合同慰靈祭」在大分縣竹田市廣瀨神社舉行,共有一千餘人參拜。

日俄戰爭結束後,為了宣揚閉塞戰的戰功,把參加過兩次閉塞戰葬身於海底的廣瀨武夫少佐追認為「軍神」,晉陞為中佐,並把他所指揮的「福井丸」號沉船上的錨打撈上來,以該錨為背景,在進旅順港口左側的大圓礁石上修建了一座紀念碑。東鄉平八郎親筆題寫了碑名「閉塞隊紀念」。當年,日本軍艦出港時,都要高奏《軍艦進行曲》等軍樂,艦上官兵都要向閉塞隊紀念碑敬禮。此碑在七十年代時被炸毀。碑和錨現存於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展館內。

值得一提的是廣瀨武夫在俄國呆了十年之久,並有一位俄國戀人,俄國是他的第二故鄉。但是戰爭是無情的,為了祖國與俄國兵戎相見確實有些無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戰役戰史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