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希土戰爭什麼時候爆發的?第二次希土戰爭的過程

第二次希土戰爭什麼時候爆發的?第二次希土戰爭的過程

戰役戰史

第二次希土戰爭什麼時候爆發的?第二次希土戰爭的過程

希土戰爭(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臘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urk-Yunan savaşı )

1897年與1919~1922年期間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發生的兩次戰爭。第一次戰爭又稱三十天戰爭。第二次戰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爆發。當時土耳其政府接受協約國強加的喪權辱國條約。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認,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奮起鬥爭。

第二次

簡介

1919~1922年期間,為了鎮壓人民反抗和防止意大利佔領土耳其的士麥拿,協約國支持希臘對安納托利亞的領土要求,希臘於1919年5月15日佔領士麥拿,導致第二次希土戰爭,1921年6月25日希臘政府拒絕協約國的和平調解。7月17日希軍佔領屈塔希亞,並企圖攻佔安卡拉。土軍撤退到薩卡裡亞河東岸,連續激戰22天,阻止了希軍進攻。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18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發動反攻,希軍開始全線潰退,9月9日土軍奪回了士麥拿,16日將最後一批希軍趕出小亞細亞。1923年7月24日簽署了《洛桑條約》,希臘被迫將東色雷斯、伊姆雷斯島和特內多斯島歸還土耳其,放棄對士麥拿的要求。

希臘前首相古納裡斯等6人被判處死刑,國王康斯坦丁一世(1913-1917,1920-1922在位)被迫讓位,流亡國外。戰爭給希臘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使希臘的社會、政治、經濟長期處於危機和動亂之中。

  過程

《色佛爾條約》尚在談判之際,協約國集團就已意識到: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大國民議會政府將是實現《色佛爾條約》的最大障礙。所以,他們一方面資助小亞細亞半島上的武裝叛亂,一方面則準備以軍事入侵相威脅,企圖迫使安卡拉政府接受《色佛爾條約》的各項條款。而希臘首相維尼澤洛斯也深知,只有撲滅安納托利亞民族解放的烈火,才能確保希臘對於小亞西亞領土的永久併吞。於是,他藉機向協約國提出繼續向土耳其內地進攻的要求,並且很快得到了協約國的批准。1920年6月22日,希臘軍隊從伊茲密爾地區發起進攻,一路向北指向巴勒克西爾和布爾薩,另一路則向東開往烏沙克和阿菲永方面。與此同時,協約國也出兵穆達尼亞和班德爾馬,與希軍相呼應。土耳其民族自衛軍和當地駐軍未能有效抵禦由英國裝備起來的希臘正規軍的突然打擊,被迫撤退。由6個師組成的北路希軍,在攻佔了巴勒克西爾以後迅速向東北推進,與一支在班德爾馬登陸的希軍縱隊合擊布爾薩,不久即攻陷了這一海峽地帶的軍事重鎮。由此,希臘軍隊在小亞細亞半島上擁有了伊茲密爾和布爾薩南、北兩個根據地。南路希軍在佔領阿拉謝希爾之後不久,又將土耳其人逐出了烏沙克。至7月8日,希軍已經推進了150~250公里,到達杜姆盧波納爾山巔,陸續趕來的土耳其人,只是憑借有利地形,方才暫時遏制了希軍的東進勢頭。

西線的敗退引起了安卡拉大國民議會的震動,然而沒過多久,色雷斯又傳來了更為嚴重的消息。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政府在其建立之初,為了保衛歐洲境內的領土,曾在色雷斯收容蘇丹政府當地駐軍的3個師,組建了暫編第1軍,由傾向於安卡拉民族解放政府的將領扎法爾·泰亞爾將軍任司令。第1軍的各師分別駐守在柯克拉雷利、埃迪爾內、烏尊克普呂和特基爾達以及凱尚一帶。1920年6月間,為配合安納托利亞的戰事,希臘從小亞細亞方面派出1個師,進攻馬爾馬拉海北岸的特基爾達。7月,希臘所屬西色雷斯境內的希軍,也越過馬裡查河向東進攻,以對土軍構成夾擊之勢。20日,希土雙方在埃迪爾內發生激戰,土軍腹背受敵,而且由於得不到後方援助,形勢日見危急。恰在此時,第1軍司令扎法爾·泰亞爾將軍又在戰鬥中被俘,失去領導的土軍乃迅速瓦解,紛紛逃散,色雷斯地區遂被希軍佔領。

土耳其在戰場上的勝利,也震動了協約國各國,它們開始認識到土耳其民族政府的武裝力量不可輕視,於是決定在2月份召開由希、土雙方參加的倫敦會議,希圖通過談判,使土耳其接受《色佛爾條約》。但倫敦會談終因大國民議會代表堅持《國民公約》原則而告破裂,協約國集團一無所獲,反而因為邀請大國民議會代表參加會議而在客觀上承認了安卡拉民族政府。

倫敦會議後,英國慫恿希臘繼續向安納托利亞進軍。此時,希臘國王康斯坦丁已在大選中重新上台在對土政策上,他比維尼澤洛斯更主張訴諸武力。1921年3月23日,裝備有4萬支步槍、3700挺機槍、114門火炮及配備1200名騎兵的希臘軍隊從布爾薩和烏沙克分南、北兩路向土軍防線發起進攻。西線的土軍在經過短時間的補充之後,已經擁有2.4萬支步槍,214挺機槍和107門火炮,雖然人員和軍備仍然處於劣勢,但騎兵的數量卻比希軍多3倍。戰線司令伊斯邁特在戰役一開始就把防守重點放在北路,而司令部就設在上次的交戰地伊諾努村。27日,進至伊諾努的希軍向土軍陣地發起猛攻。希軍欲雪第1次伊諾努戰役之恥,因此作戰十分英勇,開戰之後不久,即迫使土軍的中路和右翼離陣撤退。然而,土軍似乎更為頑強,在以後的時間裡,土軍穩住陣腳,組織反衝擊。在土軍的反擊面前,希軍的攻勢漸漸失去銳氣,最後不得不撤退。30日,希軍在得到援軍之後又發起了一次進攻,但又遇到土軍同樣頑強的抵抗。此戰,土軍右翼不僅守住了陣地,還將希軍的左翼擊潰,並使之後撤。恰值此際,從安卡拉開來的援軍又到了,於是土耳其的騎兵與援軍一道,乘勢對希臘人的左翼發起了一次猛烈的反攻,希軍側翼受到威脅,軍心動搖,進攻全面受挫,不得不再次退出戰鬥。兩次進攻失利之後,希臘人感到打不下去了,遂於31日夜裡向布爾薩方向撤退。土軍抓住戰機,實施追擊,又給希軍造成重大傷亡。此時,南路希軍曾一度將烏沙克前線的土耳其守軍擊退,佔領了阿菲永城,但在伊諾努獲勝的土軍迅速南進,從希軍北面發起進攻,退卻中的南路土軍也掉過頭來進行反擊,希軍抵擋不住,只得放棄阿菲永,退回到烏沙克方面。至此,第2次伊諾努之戰又以希軍的再次失敗而告終。伊斯邁特將軍因兩次伊諾努戰役的戰功,在以后土耳其頒布姓氏法的時候,被授以"伊諾努"為姓。

兩次伊諾努戰役的失敗並未使希臘國王康斯坦丁罷休,他與首相岡納裡斯重新制訂了一項侵略計劃,同時在國阿大量補充兵員,將應徵者的範圍增加3個役齡,使侵土希軍的總兵力擴充至20萬人。英國對希臘準備中的這次軍事行動充滿了希望,不惜將大戰中俘獲的坦克、大炮等武器裝備和英國軍官源源不斷地運往小亞細亞援助希臘。7月初,希軍已經完成進攻準備。按照作戰部署,希軍將在布爾薩佈置1個軍,在烏沙克以東佈置2個軍,在北路牽制性進攻的配合下,通過南路重兵的大規模突擊,攻破土軍南路的防線,從而掌握戰役的主動權。

土耳其在1921年又一次面臨著不利的局面,總動員令才頒布不久,人力、物力的集中有待時日。全國的鐵路網幾乎都在敵占區,而民族政權控制區內的道路卻未能修葺,戰略物資只能靠牛馬雙輪車沿著泥濘的道路從遠方運來,有時甚至還得肩扛背負,各地援軍的行動也常常因此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西線的土軍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裝備上都遠遠不及希軍。面對這種情況,本來土耳其應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依托交通線上的各據點實行固守,盡可能遲滯希軍的進攻,使西線土軍主力能夠在決戰之前得到各地援軍的增援。但糟糕的是,土軍至開戰之前仍不瞭解希軍的作戰意圖,錯誤地認為希軍的進攻重點仍在北路,因此將主力集中在厄斯基色希爾、伊諾努和屈塔希亞一阿勒坦塔什一帶,而在南路的阿菲永只部署了2個師,另外在蓋伊維和曼德列斯各部署1個師。由於這一失誤,土軍在戰役開始後不久便陷入了被動境地。

1921年7月10日,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役開始。希軍南路2個軍在攻破土軍防線之後,迅速向前突進,很快佔領了阿菲永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接著,希軍沿阿菲永至屈塔希亞、厄斯基色希爾的鐵路北上,直撲屈塔希亞。13日,屈塔希亞的土耳其守軍經過短暫抵抗後,不得不放棄陣地後撤,4天後,屈塔希亞陷落。於是,希軍南北兩路又轉而夾擊厄斯基色希爾,至20日,奪取了這個軍事重鎮。戰役開始後僅僅10天,土軍連連失利,相繼失去了3座重要城市,前線一片混亂。21日,土軍匆忙發起一次反攻,但立即就被擊退。危難之時,凱末爾毅然下令西線土軍全部退至薩卡裡亞河東岸佈防。這一決定挽救了土耳其西線部隊,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繼續固守勢必給部隊帶來更嚴重後果。可是,大規模的撤退也引起了安卡拉的極度不安,大國民議會內人心惶惶,政府機關已開始部分向東轉移。

局勢極其嚴重,薩卡裡亞河已成為安卡拉的最後一道屏障,土耳其正經歷著生死存亡的考驗。1921年8月5日,大國民議會通過一項特別法令,由凱末爾兼全軍總司令。同時,凱末爾任命裡費特·拜萊將軍為國防部長,費夫齊·查克瑪克為總參謀長,並要求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裡重整軍隊,做好補充兵員、調配軍用物資、籌集糧秣等各項工作。1921年8月15日,凱末爾親赴前線,在波拉特勒車站設立了總司令部。與此同時,贏得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役勝利的希軍也在制定下一階段的戰役計劃,國王康斯坦丁還趕至屈塔希亞親任希軍總司令。

1921年8月23日,希臘軍隊7.5萬人,裝備300門大炮,3000挺機槍及少量騎兵,在康斯坦丁的直接指揮下,向薩卡裡亞河東的土軍前沿陣地發起進攻。土軍經過休整,戰鬥力有所增強,雖然只集中了5.5萬人,160門大炮和280挺機槍,但騎兵數量卻有5000人以上,而且有薩卡裡亞河東防禦陣的依托。土耳其人感到已無路可退,決定在此與希軍拚死一戰。戰役在南北100百公里長的地帶展開,雙方士兵幾乎懷著同樣堅定的決心投入了這場廝殺:一方面希臘人在為幾個世紀夢想的實現而戰,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則在為本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戰。戰役開始之初,土軍很快就發現希臘人南翼的兵力極為雄厚,並意識到戰線過長對於兵力不足的土方極為不利,於是主動收縮左翼,部隊撤至安卡拉南部只有50公里的陣地上防守,同時又從西部防線抽調一部分兵力,支援已經變為南線的左翼。希軍的戰略意圖雖被識破,但他們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很快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土軍在希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幾乎支撐不住,有些防線被突破,有些陣地之間的聯繫也被切斷。危急之中,凱末爾向全軍發出號召:"陣地的防線是沒有的,有的是肉體的防線,這種肉體的防線是由全體人民組成的。人民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鮮血換來的,我們都不能拋棄。"凱末爾的沉著的指揮和自身的感召力鼓舞了全體官兵。激戰中,凱末爾的一條肋骨被流彈打斷,醫生要他後撤養傷,但他不聽,仍然裹著繃帶指揮作戰。土軍全體官兵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希軍進攻,終於使之成為強弩之末。凱末爾抓準時機,下令向敵軍力量薄弱的左翼發起反攻。精疲力盡的希軍,措手不及,無法組織有效抵抗,只好向南撤退。凱末爾繼而下令全線發起總攻,至9月10日,希軍終於被擊潰。土軍乘勝追擊,9月13日,將希軍逐出薩卡裡亞東部地區,隨後又渡河向厄斯基色希爾方向實施追擊。至此,歷時22天的薩卡裡亞戰役以土軍大獲全勝而告結束。大國民議會為了獎勵凱末爾的功勳,授予他"勝利者"的尊號,並晉陞他為新土耳其國家的元帥。

薩卡裡亞戰役是希土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它的勝利不僅使安卡拉政府轉危為安,還使國際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有利於土耳其新政權的轉變。首先,經俄介紹,土耳其政府與高加索政府(包括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簽訂了《卡爾斯條約》。之後,法國政府也主動恢復了與土方的談判,10月份雙方簽訂了《安卡拉條約》,法軍按此條約規定,單獨從安納托利亞南部撤軍,並將2個師的武器、彈藥和軍需品移交給土軍。移交品中有150輛卡車,這對運輸工具極為缺乏的土軍來說,不啻雪中送炭。法土言和的消息,使意大利加快了它於7月初就開始的從安塔利亞及其附近地區的撤軍行動,同時他們傚法法國人,將軍用物資賣與土耳其人,法、意退出對土的干涉行動,不僅確保了土耳其南線的安全,使土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希軍,更重要的是,它從政治上表明了西方大國為瓜分土耳其而結成的聯盟已經分裂。由於軍事上的失利,英國人對希臘深感失望,從而停止了對它的財政和軍事援助。

希臘人自薩卡裡亞戰敗後,收縮到厄斯基色希爾和屈塔希亞防線,士氣大衰,加之又失去了協約國的支持,因而開始考慮退出在土耳其的冒險事業。希臘國王康斯坦丁擔心,立即從土撤軍會動搖他在國內的威信,所以他與首相岡納裡斯商討了一個唯一能使希臘體面地退出小亞細亞的辦法,這就是取得伊斯坦布爾。然而,這一設想觸動了協約國的集體利益。西方集團一向視海峽地區為國侈示共管地,伊斯坦布爾還是《色佛爾條約》中規定可以由西方列強以某種借口奪走的城市,希臘作為一個局部戰爭的失敗者,當然沒有資格單獨佔有它,因此希臘的請求遭到拒絕。為防不測,法、意兩國還向伊斯坦布爾派出了軍隊。

然而,協約國也不甘坐視希臘的徹底失敗。1922年3月,協約國向土提出土、希停戰和談的建議,其目的與手段同前1年的倫敦會議如出一轍,只是在和談條款上對土略寬容一些而已。土耳其政府出於戰略考慮,不想使和談立即破裂,於是不斷提出反建議,表示可以磋商,以拖延時間,加緊備戰。

1922年8月26日凌晨,反攻戰役開始。總司令凱末爾、西線司令伊斯邁特和總參謀長費夫齊親臨科曼台培高地實施指揮。在土軍大炮的猛烈轟擊下,希軍前沿工事一個個被摧毀。炮火準備後,土軍步兵躍入敵軍戰壕展開肉搏戰,而騎兵則從側翼包抄希軍。日暮時分,希軍陣地已被突破,土軍乘勝對阿菲永發起迅猛攻擊,於次日佔領該城。在厄斯基色希爾前線,土耳其的一個軍也攻破希軍防線,迫使希守軍向西撤退。

希臘軍隊的處境十分不利。由於統帥部在撤離與堅守的問題上猶豫不定,安納托利亞前線的防務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當土軍開始進攻的時候,希軍總司令哈詹尼斯蒂斯甚至不在前線,而是遠在伊茲密爾度假。希臘政府撤消了哈詹尼斯蒂斯的職務,由前線軍團指揮特雷庫皮斯接任總司令。此時希軍的右翼集團在土軍的攻勢下已然大亂,特雷庫皮斯實際上已經無法履行總司令的職責了。1922年8月29日,土軍已將希軍右翼集團退往伊茲密爾的後路切斷,有5個師的希臘軍隊在杜姆盧波納爾地區遭到包圍。土軍在凱末爾的指揮下發起強攻,希軍大部被殲,只有8000人在特雷庫皮斯的率領下突出重圍趕到烏沙克。烏沙克一帶地勢險峻,特雷庫皮斯準備在此建立防禦陣地,以掩護希臘殘軍向伊茲密爾撤退。但是土軍不容希軍有半點喘息之機。1922年9月2日,正當特雷庫皮斯與其參謀人員在軍營中計劃佈防的時候,一支土軍騎兵突然出現,將指揮部的所有人員一齊俘獲,該路希軍自此徹底失敗,烏沙克遂被土耳其人收復。由凱末爾親自指揮的南路圍殲戰戰果輝煌,它在土耳其歷史上被稱為"總司令戰役"。

南路戰役之後,土軍主力立即兵分兩路,一路向伊茲密爾方面繼續實施追擊,另一路沿鐵路北上,配合北路土軍夾擊厄斯基色希爾,並將駐守該地的希臘1個軍大部消滅。9月初,屈塔希亞亦被收復。凱末爾以總司令的名義號召全軍:"士兵們,你們的目標--愛琴海!前進!"在他的鼓舞下,土耳其軍隊懷著昂揚的鬥志繼續追殲希軍,力圖全殲入侵者。北路土軍於1922年9月5日收復了布爾薩,又在馬爾馬拉海濱的穆達尼亞俘獲了希軍的1個師。之後,該軍的1個縱隊向南收復了巴勒克西爾,鋒芒直指達達尼爾海峽邊緣的查納卡累。南路土軍則連續攻佔了阿拉謝希爾、薩利赫利等地,於1922年9月9日佔領了伊茲密爾。少數希軍逃到海邊,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渡海逃回了希臘。至1922年9月18日,20萬希臘入侵軍已被從安納托利亞全部肅清,自1920年起放在大國民議會主席團桌子上作為志哀標記的黑色桌布,被和平歲月中的綠色桌布所取代了。

1922年11月12日,以外交部長伊斯邁特為首的土耳其代表團與英、法、意、日、希等協約國家參加了在瑞士洛桑召開的和平會議。和會邀請蘇俄參加討論海峽問題,美國則派觀察員列席了會議。和會就土耳其的領土邊疆、戰爭賠償、奧斯曼債務、治外法權、海峽和摩蘇爾歸屬等問題進行了談判。這次會議是土耳其與西方各國結束戰爭狀態,重建外交關係的會議。土耳其代表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並與殖民國家據理力爭,進行了嚴肅的談判。經過,8個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在1923年7月24日簽訂了和約。《洛桑和約》的主要內容有:土耳其放棄對阿拉伯屬地、多得坎尼群島及塞浦路斯的所有權,土耳其和希臘以馬裡查河為界,博茲賈達島和伊姆羅茲島劃歸土耳其,土耳其和法屬敘利亞的邊界以《安卡拉條約》上的規定為準,土耳其與伊拉克的邊界在和約簽訂後,由英土兩國另行解決;希土互換僑民;取消雙方面的戰爭賠款;取消財政監督;取消治外法權;土耳其與法國之間的債務在和會後另行解決;海峽由土耳其代表任主席的國際管理委員會共管,平時海峽地區不設防,對商船及軍艦一律開放,但對各國軍艦通行的數量及噸位有所限制。《洛桑條約》對於新生的土耳其國家來說,還有許多十分苛刻的地方,如摩蘇爾油田最後劃歸了伊拉克,新政府又承擔了償還奧斯曼帝國舊債的重擔,尤其是土耳其海峽依然由國際共管,並實行非武裝化,使土耳其的獨立與生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面臨著威脅,直到許多年以後,土耳其通過積極的外交努力,才將海峽完全收歸國有。但總的來說,《洛桑和約》的簽訂仍然是土耳其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勝利,其深遠意義在於,它向全世界表明,土耳其人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捍衛了民族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並且由此擺脫了殖民枷鎖,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中唯一一個從自己的廢墟上復興起來的國家。

《洛桑和約》簽訂之後,協約國開始從伊斯坦布爾和海峽地區撤走軍隊。1923年10月6日,作為獨立戰爭勝利者的土耳其軍隊在民眾的歡呼聲中開進了伊斯坦布爾。13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法律,將安卡拉確定為土耳其首都,不久又宣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土耳其的歷史從此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戰役戰史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