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蘇斯戰役:馬其頓軍隊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軍隊
伊蘇斯戰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亞歷山大東征中,馬其頓軍隊(3—4萬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軍隊(12—13萬人),在奇裡乞亞(小亞細亞)古城附近的伊蘇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侖北)進行的一次交戰。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馬其頓軍隊攻佔了幾乎整個奇裡乞亞後,沿海岸向敘利亞北部,朝腓尼基進發。波斯人通過阿曼山口前出至其後方,佔領伊蘇斯,從而斷絕了馬其頓軍隊的交通線。此舉出乎亞歷山大意料,但他沒有驚慌,在探明消息後,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決定擊潰大流士的軍隊,為此將自己的軍隊折向伊蘇斯。兩軍在皮納爾河附近(伊蘇斯地域)相遇。
大流士的軍隊排成長達4公里的兩個橫隊。馬其頓軍隊的戰鬥隊形由3部分組成:右翼是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指揮下的重騎兵,中央是重步兵方陣,左翼為色薩利騎兵、伯羅奔尼撒人等盟軍。
馬其頓方陣的堅決突擊決定了交戰的結局,這個方陣首先擊退了波斯人的左翼,爾後與色薩利騎兵協同,合圍並殲滅了處於大流士軍隊戰鬥隊形中央的希臘僱傭兵。波斯人逃竄。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軍隊開始追擊敵人,但是過遲,因而使波斯人免遭全殲。
戰役背景
公元前333年8月底,亞歷山大征服小亞細亞腹地以後,立刻南下進軍波斯帝國在小亞細亞最後的據點西裡西亞(Cilicia)。波斯西裡西亞總督阿薩姆(Arsames)繼續誘敵深入,棄守金牛山脈上的險要山口,使得馬其頓大軍輕易進佔首府塔蘇斯(Tarsus)。
與此同時,波斯王大流士親率十萬大軍從巴比倫出發,於9月初到達阿曼山脈東側的索克依(Sochoi)嚴陣以待,打算利用這裡的平原地形同亞力山大決戰。
波斯行省西裡西亞位於安納托利亞半島東南角,是小亞細亞進入兩河平原的門戶,這裡有金牛山脈(Taurus Mountains)環繞西、北兩面,東面是南北走向的阿曼山脈(Amanus Ranges),山脈以東就是廣袤的兩河平原。
阿曼山脈阻斷了東西方向的交通,只有兩個山口能夠通行,一個是阿曼山口(Amanic Gate),位於山脈北部的伊蘇斯河谷(Issus Valley)附近,另一個是敘利亞山口(Syrian Gate),在阿曼山口南面約100公里處。
亞力山大到達西裡西亞以後感染風寒臥床不起,修養了一個多月才復元。他派帕馬尼奧率部南進,控制敘利亞山口,並打探波斯軍隊的動向。帕馬尼奧軍團在敘利亞山口西側紮營,派出探馬越過敘利亞山口向東偵查,很快發現駐紮在索克依的波斯大軍。
馬其頓軍隊繼續在沿海地區行軍。亞歷山大寧願讓自己的士兵在群山與大海之間的狹窄小道上緩慢前行,也不能讓占數量優勢的敵軍,獲得一個空間足夠巨大的戰場。
亞力山大一向有料敵之先的能力,他接到帕馬尼奧的探報,斷定大流士將從南邊的敘利亞山口通過。10月底,亞力山大將傷病員留在依蘇斯的營地裡,率領大部隊向南行軍60公里來到敘利亞山口,準備在這裡利用地形阻擊大流士的大軍。
正當亞力山大向敘利亞山口進軍時,大流士卻從索克依揮師北上,從阿曼山口順利通過,佔領了亞力山大留在伊蘇斯的大營,俘虜了所有的傷兵員和物資,截斷了亞力山大的後路。大流士將馬其頓的傷病員全部剁去雙手,放他們前去給亞力山大報信,然後從伊蘇斯南進20公里,到皮納羅河畔(Pinarus River)安營紮寨,嚴陣以待。伊蘇斯戰役就這樣以亞力山大陷入絕境拉開序幕。
亞歷山大很快做出了決策。
輜重與戰鬥力較差的希臘同盟軍被亞歷山大留在南面防禦通向大馬士革的山口。這樣,波斯人的地方次級部隊便不能輕易攻擊他的身後。
亞歷山大本人帶領的主力野戰軍則向北,迅速朝著敵軍的方向發起攻擊。在急行軍穿過不適合部隊展開的山口時,擊敗了波斯軍隊的偵查部隊。這等於是在向對手釋放決戰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