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發生於什麼時候?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爆發的背景
1945年2月10日~4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北非:1940年6月~1943年5月;亞洲:1937年7月~1945年9月)的蘇聯衛國戰爭(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9日)中,蘇聯紅軍的白俄羅斯第2、第1方面軍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部分兵力配合下實施的進攻戰役。殲滅位於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德軍重兵集團,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February 10,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以5個合成集團軍、1個空軍集團軍、3個坦克軍、1個獨立機械化軍和1個獨立騎兵軍,從布龍貝格(今比得哥什)以北的維斯瓦河各登陸場向斯德丁(今什切青)總方向發起進攻。由於兵力不足,至19日攻佔格涅夫、霍伊尼采、拉策堡地區後前進受阻,被迫停止進攻。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遂令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也參加這一戰役,紅旗波羅的海艦隊配合行動。24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再次發起進攻;March 1,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發起進攻。
兩個方面軍於5日前進逼克斯林(今科沙林)和科爾貝格(今科沃布熱格),割裂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爾後分別向東北和西北方向發展進攻。至3月10日,蘇聯紅軍基本解放奧得河口以東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並於18日攻佔科爾貝格,21日突破但澤(今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亞之間的德軍防禦,23日佔領索波特市,將德軍分割在但澤和格丁尼亞兩地;28日和30日先後攻佔格丁尼亞和但澤,4月4日全殲退至格丁尼亞以西海邊的德軍第2集團軍殘部。此役,德軍十五師另無個旅被擊潰,六個師另三個旅遭全殲;蘇聯紅軍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但澤灣至斯德丁灣地段,解放波蘭波美拉尼亞(波莫瑞)地區,因而保障了柏林方向進攻軍隊的翼側安全。
背景
蘇德戰爭後期,蘇聯紅軍於1945年2月10日至4月4日實施的進攻戰役。2月初,蘇聯紅軍向柏林方向推進過程中,在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之間形成一個100餘公里寬的缺口。德軍企圖以"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為H·希姆萊)突擊並粉碎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固守東波美拉尼亞,以穩定柏林方向態勢。在此情況下,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從正在進行的東普魯士戰役中抽出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K·K·羅科索夫斯基),以摧毀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2個集團軍),前出到奧得河下游,保障柏林方向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