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威尼斯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歎息橋的名稱有什麼歷史來源?
歎息橋,橋樑名稱。叫「歎息橋」的橋樑有意大利威尼斯歎息橋、英國康河歎息橋等,另外還有意大利風景畫家卡納萊托繪畫作品和亦舒著書籍也叫《歎息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意大利威尼斯歎息橋(意大利語:Ponte dei Sospiri)是位於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公爵府(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在運河水道上有幾條橋,而此條歎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歎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歎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樑之一。
歎息橋是一座外觀上很奇特的橋,過橋的人被完全的封閉在橋樑裡。它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歎息橋的左端是威尼斯的市政宮,也是當年威尼斯共和國法院和總督府的所在地,歎息橋的右端是當年威尼斯的重犯監獄,那是一個封閉的石牢,粗粗的鐵欄杆封閉著一個不見天日的地獄,據說進了這個監獄,幾乎沒有人能夠活著出來。
歎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歎息聲而得名。歎息橋兩端連接著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歎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在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只能透過小窗看見藍天,從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發出歎息之聲。
淵源
十二世紀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還是在9世紀時就成了東西方之間的商業樞紐。這有助於它的政治發展和經濟繁榮。從十字軍東征中威尼斯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佔領了很多土地,獲得一系列特權並廣為傳播其商業影響。這種強盛的反映就是宏偉壯麗的總督府。同聖馬可大教堂一樣,總督府的修建和裝飾也花了好幾百年的時間。它的第一座樓建於810年,是一座帶圍牆和碉樓的城堡,四周環水。
976年,一部分貴族和人民起義反對元首康提阿尼四世並燒燬了他的官邸。取而代之,威尼斯人又修了一座新的要塞,但也在1106年被燒燬了。12世紀,威尼斯的工匠建起了一座新的宮殿,而且已經沒有必要把它建成一座要塞。那時的威尼斯已經不存在中世紀歐洲常見的那種堅固的堡壘和要塞圍牆:大海就是防護牆,威尼斯共和國停建了炮台,建立了龐大的艦隊。因此,在新宮殿中就沒有修圍牆和碉樓,原有的水溝也被填平了。
十四世紀
到14世紀,宮殿因年久失修、疏於監管而幾乎衰敗。因此,1309年(元首吉亞尼統治時期)威尼斯人又建了一座新的宮殿。到16世紀,這座宮殿曾多次擴建。無數才華橫溢的傑出人才的勞動創造了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築。彷彿是嘲笑所有的建築規則似的,總督府的巨型上層建築都建在輕盈精巧的鏤花拱頂上。乍一看,好像樓的上下顛了個個兒,樓的正面系統也顯得如此的不合邏輯:下面是兩根細條作支柱,上面是結實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