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之劫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羅馬之劫死了多少人

羅馬之劫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羅馬之劫死了多少人

歷史故事

羅馬之劫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羅馬之劫死了多少人

羅馬之劫發生於1527年5月6日, 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屬下的軍隊嘩變後,在羅馬進行的軍事行動,當時羅馬是教皇國的一部份。該次事件是查理五世(他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稱卡洛斯一世)與1526年-1529年科涅克同盟的衝突中的重要勝利。

教皇克勉七世有意改變區內的勢力均衡,於是支持法國,以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支配。

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擊敗在意大利的法軍,卻得不到應得的軍餉。有34000人的帝國軍隊嘩變,強迫軍隊司令波旁公爵、前任法國陸軍統帥--查理三世帶領他們向羅馬進發。除了隸屬公爵的6000個西班牙人外,軍隊中有隸屬喬治·馮·佛朗斯堡的日耳曼傭兵14000人、隸屬法布裡奇奧·馬拉馬爾多、朋佩歐·科隆納及路易吉·貢扎加(Luigi Gonzaga)的一些意大利步兵以及隸屬費蘭特·貢扎加及奧蘭治親王沙隆的菲利柏特的一些騎兵。他們當中有些人視自己為馬丁路德的新教運動的堅定追隨者,以宗教因素認為教皇的首都是一個目標。這些人與麾下士兵一樣對羅馬起了貪婪的慾念,認為那裡既富庶又容易到手。不少土匪及同盟軍的逃兵也在半途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中。

公爵於1527年4月20日離開阿雷佐。這支紀律敗壞的軍隊劫掠阿誇彭登泰及聖洛倫佐諾沃,佔領維泰博及龍奇廖內,5月5日抵達羅馬城牆下。

羅馬的守軍不多,僅有民兵5000人及教皇的瑞士衛隊。主帥查理公爵夏爾三世希望盡快攻破羅馬,避免遭受守軍及同盟軍夾擊的可能性。

5月6日,帝國軍隊進攻賈尼科洛山及梵蒂岡山的城牆。主帥查理公爵中了致命的槍傷,不久即死亡。帝國軍同日攻佔城牆。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台階上,瑞士衛隊幾乎全部戰死,當值的189人中,僅有42人生還。 衛隊的奮勇作戰,使教皇得以經秘密通道安全逃出。

因為主帥查理公爵的陣亡,部隊陷入無紀律的放任狀態:約1000個教皇首都及聖殿的守衛者被殘酷地處決,然後開始了搶掠。教堂、修道院以及高級聖職的宮廷被破壞及搜掠。即使是親帝國的樞機,也要向士兵付錢以保存財產。5月8日,與克勉七世有私仇的科隆樞機主教入城。跟他來的有他的封地的農民,他們在這裡對先前因教皇命令而遭受的劫掠展開報復。不過主教知道城內慘狀也不禁動容,在自己的宮殿收留了一些羅馬市民。

經過三日蹂躪後,菲利柏特下令停止劫掠,但是大多數士兵都沒有遵從。與此同時,克勉七世仍被困於聖天使城堡內。烏爾比諾公爵弗朗切斯科·瑪麗亞一世·德拉羅維雷及薩盧佐侯爵薩盧佐的米凱萊·安東尼奧帶了一些軍隊於6月1日到達羅馬北方的蒙泰羅西,不過他們過度謹慎,以致錯失了輕易地打敗這時軍紀已蕩然無存的帝國軍的機會。6月5日,克勉七世屈服,答應繳付4000杜卡特金幣,另外又被要求付出贖金換取俘虜的自由。 其它條件包括向神聖羅馬帝國割地。威尼斯共和國也趁機佔領切爾維亞及拉文納。

羅馬居民死於事件當中者,估計從6000人到12000人不等,被掠奪的財物價值達1000萬杜卡特。因為大量的屍體未受掩埋安置,爆發的傳染病也使許多帝國軍染病身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