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人類歷史上造成最多傷亡的是哪場戰役?
人類史上曾發生過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戰爭,對於其中一些著名戰役我們並不陌生,如世界史上的尼尼微之戰、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滑鐵盧戰役、凡爾登戰役、颱風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霸王戰役、柏林戰役等,中國歷史上的牧野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孟良固戰役、淮海戰役等,無一不是震天動地,神鬼皆驚,屍堆如山,血流成河。
颱風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柏林戰役等戰役官方公佈的數字傷亡超百萬,但其實當中老百姓居多。中國歷史上還沒有一次戰役雙方傷亡超百萬的,當然,那些屠城,殺害老百姓的不算。
這些戰役中,士兵傷亡最多的是凡爾登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和法軍於1916年2~12月在法國凡爾登築壘地域進行的戰役。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屠宰場」和「地獄」之稱。
但凡爾登戰役卻對後面發生的一場戰役俯首稱臣,讓出了頭把交椅,這就是持續四個月之久,慘烈程度甚於凡爾登戰役的索姆河戰役。
1915年12月,在法國的尚蒂伊鎮,法軍總司令霞飛就與英軍司令海格爵士商定,由法國三個集團軍和英國兩個集團軍在索姆河兩岸實施大規模戰略進攻,力爭打破西線的僵局,為而後轉入運動戰創造條件。他們還確定,實施索姆河戰役的主要力量由法軍承擔。
德軍在索姆河防線最前沿的是第2集團軍。自從西線陷入塹壕戰僵局以來,在這一方向上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戰鬥,因此德軍有兩年多的充裕時間加強防禦。他們精心選擇地形,構築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德軍第2集團軍的防禦體系由3個陣地組成。第一陣地給深約1000米,包括3條塹壕以及支撐點、交通壕和混凝土掩蔽部。第二陣地在第一陣地後3~4公里,有2條塹壕和支撐點。第一、二陣地之間有一個中間陣地。第二陣地後面3公里處是第3陣地,整個防禦體系縱深7~8公里。
在德軍防禦陣地對面,英法軍秘密地進行了五個多月的戰役準備。他們的進攻出發陣地雖然也非常堅固,但與德軍相比,英法軍的陣地處於缺水無人之地,地形不利,尤其不利於進攻。但英、法軍仍積極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周密準備。在進攻地帶,從後方到前線鋪設了250公里長的鐵路和500公里的窄軌鐵路,並修建了6個機場150個混凝土場地,還構築了塹壕、交通壕、掩蔽工事和躲避炮兵火力的掩蔽部、各種倉庫。為了獲得充足的水源,他們還挖掘了2000口小井。在物資準備上,他們更是集中了開戰以來的最大力量,集中了約840餘萬發炮彈、3500門火炮及300多架飛機。這樣,英、法軍在每公里的突破正面上,平均兵力和兵器的密度達到了1個步兵師和近90門火炮。
據統計,幾個月的戰鬥,英軍的損失總數已達到破天荒的42萬人,法國達到20餘萬人,而德軍陣亡、負傷、被俘和失蹤的總數已達到65萬人。當時的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曾回憶說:「軍隊已經戰鬥到停頓不前,現在完全筋疲力盡了。」直到這時,索姆河戰役才不得不宣告結束。
英、法軍作為進攻的一方,沒有達到自己的進攻目的。德軍以凡爾登戰役牽制了英、法軍在索姆河戰役的力量,而英、法軍則以索姆河戰役牽制了德軍在凡爾登戰役中的力量。由於戰術的教條和塹壕陣地防線在當時無法克服的緣故,這兩個戰役最後都成了消耗戰,特別是索姆河戰役。英軍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了55個師,法軍投入32個師,花了巨大代價,才從德軍手裡奪回180平方公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