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戰爭發生在什麼時代?普法戰爭由誰發起?
1866年的普奧七星期戰爭,普魯士以快而驚人的勝利攪亂了歐洲的均勢。早先,法國的拿破侖三世有支配歐洲大陸之勢,雖然法蘭西第二帝國內部並不鞏固,然而憑著法軍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奧意法戰爭中不斷獲得的軍事勝利平息了不少內部矛盾。然而此時的普魯士在首相俾斯麥的籌劃下,正積極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聯邦中扮演重要角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的勝利確定了其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領導地位,嚴重威脅到法國在歐陸的霸權。
法國當局意識到普魯士的崛起對其地位的威脅,因此國會中的帝國主義分子遂提出一積極的對外政策,他們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對國內慷慨讓步政策的補償。拿破侖三世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併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償。俾斯麥斷然拒絕,並立即把拿破侖三世的這個意圖通知了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造成了對法國恐懼的心理。利用南德的這種心態,俾斯麥遂與它們締結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條約。在這種情勢下,只要打一場普法戰爭就可以激發南德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動它們與北德聯邦合併。
1870年戰爭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因為私生活放蕩,政局混亂而被推翻,致使王位虛懸。西班牙的內閣會議決定尋找適合的繼承者,其中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有遠親關係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似乎有希望成為候選人,消息不幸在1870年6月底走漏,結果大大激怒了法國外長格拉蒙公爵,在當事人本人拒絕後他還威脅威廉一世,要求保證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委婉地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但蓄意挑起戰爭的俾斯麥卻在電報上刻意添油加醋,激怒了法國輿論界,正愁找不到出兵借口號稱杜伊勒裡宮的狐狸和神秘的斯芬克斯的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馬上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