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弗萊·鮑嘉的家庭環境如何?他的演技如何
1899年12月25日出生在紐約。 亨弗萊·鮑嘉是一個電影的傳奇。他在《卡薩布蘭卡》中對英格麗·鮑曼說再見,在《馬耳他之鷹》中扮演山姆·斯派德,因《非洲女王號》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他是好萊塢電影業中最偉大的明星。但鮑嘉的真實生活卻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雖然他扮演的都是硬漢形象,但鮑嘉本人卻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他對自己的四次婚姻淚流滿面。他出身一個殷實的家庭。年輕的鮑嘉一直缺少生活的目標,直到他發現了表演,並在戲劇《化石森林》中找到了曼坦公爵的角色。這部話劇使他一夜成名。他後來因在《非洲女王號》中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
亨弗萊·鮑嘉,他真正的名字和他一起於1899年聖誕節那天降生在紐約城一個富有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母親是著名的藝術出版物的時尚作家。年輕的鮑嘉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這與他後來在電影中扮演的一系列硬漢形象毫無共同之處。儘管鮑嘉上學時的成績並不令人滿意,但由於他父親的影響力,他還是進入了安達沃預備學校學習。高中畢業之後,鮑嘉於1918年7月加入海軍服役。直到一戰即將結束,他仍然在接受訓練,而從未真正執行過任務。復員後,鮑嘉在一個個低級別的工作之間跳來跳去。他是那種不知道自己一生將會做什麼的青年。
鮑嘉在紐約的一個鄰居出現在一出非百老匯的戲劇中,鮑嘉觀看了那場演出。演出結束後,鮑加被表演吸引住了。他當上了制景工,開始學習與戲劇有關的東西。在擔任了一系列小角色之後,他開始在全城到處應聘各種角色。鮑嘉開始學習他的技藝。他總是努力工作,直到後來他已成為大明星之後仍然如此。他以守時和隨時做好準備而著稱。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鮑嘉演出了大量在紐約上演的戲劇。他不得不為生計而奮鬥,但始終抱定了成功的信念。20年代,他曾兩次結婚,但兩次婚姻都以離異而告終。
1932年初,由於他在舞台劇中表現出來的潛力,鮑嘉從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獲得了一份6個月的合同。來自製片廠的天才星探在看過他的戲劇演出後,認為他可能在電影方面具有發展潛力,他在哥倫比亞公司的B級影片《風流韻事》中扮演了一個二號人物。然後他又演出了一系列毫無建樹的角色,製片廠決定不再和他簽約,鮑嘉再次回到了紐約的舞台上。然後,在1934年,鮑嘉在一部名叫《午夜》的話劇中獲得了扮演一名強盜的機會,這個角色使他大獲好評。這部戲結束後,他又在話劇《應邀殺人》中再次扮演了一個壞蛋。他在這部戲裡的演出,給一位百老匯的權威製作人阿瑟·霍普金斯留下了強烈的印象。這一年,霍普金斯請鮑嘉加盟他製作的一部戲劇《化石森林》。該劇描寫了一個逃犯在一場農村的聚餐上,劫持了一群人做人質。
這部戲於1935年3月7日上演,獲得了熱烈的好評。鮑嘉扮演的是逃犯曼坦公爵。他那雙充滿憤怒的黑眼睛和臉上流露出和絕望的神情,使他脫穎而出。觀眾為他的表演激動不已,很多評論指出,他扮演的這個角色和那個聲名狼藉的銀行搶劫犯約翰·戴林格毫無二致,後者在該片上映幾個星期前剛剛被聯邦調查局擊斃。的確,《化石森林》是鮑嘉演藝生涯中第一部具有轉折意義的作品。他在這部戲劇中所展示出來的粗糙個性,將確定鮑嘉在以後二十年中的銀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