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殘害女性的“獵巫運動”,到底有多殘酷?

歐洲中世紀殘害女性的“獵巫運動”,到底有多殘酷?

歐洲歷史故事

歐洲中世紀殘害女性的“獵巫運動”,到底有多殘酷?

在標榜著「自由」「解放」,至今常被西方專家拿來拚命「貼金」的文藝復興時代裡,同時期持續三個世紀,影響波及整個西方世界的「獵巫運動」,卻毫無疑問,堪稱人類文明進程裡,極度黑暗恥辱的一頁。

單看「獵巫運動」這詞,很多愛讀歐美童話的朋友,會想到童話裡那些凶神惡煞的老巫婆。確實,「獵巫運動」的支持者們,也標榜這是場消滅巫婆的正義行動。但「正義」的外皮背後,卻是極度的荒唐醜陋:近三百年的時間裡,成千上萬的無辜者們,頂著「巫師」的惡名被殘忍殺害,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竟都是女性。這是世界歷史上,一場愚昧且凶殘的殺戮。

那麼一個號稱西方世界「從愚昧走向解放」的年代裡,為什麼會發生如此醜劇?看看當時的社會背景就明白:西方中世紀歷史上,女性長期地位低下,可到了文藝復興時代,歐洲各國的社會急劇轉型,貧富矛盾空前激化,外加恐怖的瘟疫,年復一年肆虐歐洲大地,宗教改革也順勢蜂起,高度緊張的社會空氣下,「巫師」就成了各方統治階層眼裡,天然的替罪羊。地位低下的女性呢?正好扛「巫師」的鍋。

於是,從15世紀早期起,歐洲各國的教會,就開始殘忍抓捕迫害各地的「巫師」。1484年,教皇英諾森八世發佈強硬諭令,大罵「巫師」給歐洲大陸帶來的「妖言惑眾」危害。就這樣,一場由教會發起的「獵巫運動」,開始在歐洲大地瘋狂席捲。甚至1487年,德國宗教裁判所還出版了《巫師之錘》一書,這本書除了大肆宣揚「巫師」們的罪惡,更嚴格規定了「獵巫」的一整套操作程序,簡直是「獵巫指南」,一亮相就迅速熱銷。

於是,就在這類「獵巫教材」的指南(蠱惑)下,大批的歐洲男人們抄起傢伙,在教士們的帶領下,朝著他們心中的惡魔——巫師,發起了「勇敢」的攻擊。

這「勇敢」的殺戮,最早爆發在法國東部,隨後波及到德國英格蘭丹麥瑞典波蘭等地,且從15世紀晚期起越演越烈。比如在德國,16世紀下半葉的五十年裡,大約有九萬多人被扣上「巫師」的帽子,兩萬多人被殺。到了17世紀下半葉,波蘭被殺的「巫師」也有萬人之多。另外在西班牙意大利英格蘭等國,也都有大量的「巫案」。以學者布裡吉斯的統計,從1450年到1750年,整個歐洲的「巫案」數量,至少在十萬件以上。

而在這十多萬件「巫案」裡,絕大多數的「巫師」都是女性。比如在法國和德國,遇害的「巫師」百分之八十都是女性,而在英格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遇害「巫師」都是女性。正如當時歐洲傳教士常說的布道詞:「女性應對原罪負責,」「她(女性)在給男性帶來的如此多的不幸和危害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生為女人,你就有罪,就有做「巫師」的嫌疑。

那麼,當時那些歐洲女性們,都會在犯了什麼「錯」的情況下,才會被當作「巫師」呢?比如1571年丹麥埃爾錫諾的「巫案」裡,一名叫做尼珀斯的女啤酒商人,就因為堅持從事商業,搶了男商人的飯碗,立刻就變成了「女巫」。在英格蘭和匈牙利等地,女子只要行醫甚至讀書,立刻也被看作「女巫」。總的說來,只要觸犯了男人的忌諱,當時的歐洲女性,就很可能捲入到「巫案」裡。

而一旦被當作「女巫」接受審判,女性們有沒有機會逃過一劫呢?基本沒有。歐洲人「獵巫」的套路,絕不像個別影視作品裡的歐洲法庭那樣「公正」。只要被當作了「巫師」,立刻就被拉到教會嚴刑拷打,打到受害者承認了,就大張旗鼓送上火刑架。這愚昧的操作,貫穿整個文藝復興時代。

甚至這「獵巫」運動,有時還搞株連,上一代女性被當作「女巫」處決了,下一代肯定也生活在有色眼鏡裡。比如1675年在波斯基亞沃被處決的「女巫」瑪利亞,以審訊記錄來說,她的祖母被當作「女巫」處死,她的母親也先於她被處決,她的姑姑也因此被流放。一場「巫案」,毀掉的就是多少家庭。

而每當發生大規模的瘟疫時,在教士的蠱惑下,當地的女子,也往往被當作平息瘟疫的替罪羊。打著「贖罪」的名義,女子們也背著「女巫」的惡名被處決。在1692年的薩勒姆,由於當地癲癇病流行,教士們趁機蠱惑,僅是春夏兩季,就有十九名女子被當做「女巫」吊死。如果翻看這三個世紀裡的歐洲各地史料,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幾乎司空見慣。多少受害女子,在史冊裡或許只留下簡單的名字,背後,卻是令人心碎的場面。

如此荒唐的鬧劇,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才逐漸銷聲匿跡。但這段足以釘在人類文明恥辱柱上的歷史,依然警鐘長鳴:無論是當年那些為了個人利益,進行瘋狂抹黑殺戮的「獵巫兇手」們,還是今天某些為了個人利益,把顛倒黑白當習慣的西方政客,他們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掩蓋不住的,都是令人髮指的齷齪!

參考資料:劉克威《淺析中世紀獵巫運動中女巫被殺之原因》、徐善偉《男性重構與歐洲獵巫運動期間女性所遭受的迫害》、劉章才,李君芳《近代早期歐洲獵巫運動述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歐洲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