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巴爾幹地區四個國家因何組成巴爾幹同盟

解密:巴爾幹地區四個國家因何組成巴爾幹同盟

揭秘與解密

解密:巴爾幹地區四個國家因何組成巴爾幹同盟

1912~1913年在巴爾幹爆發了2次戰爭。第1次巴爾幹戰爭是巴爾幹同盟(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與土耳其之間的戰爭,其目的是要求給予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權,把土耳其人從歐洲驅逐出去。戰爭以土耳其的失敗而告終。第2次巴爾幹戰爭是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為另一方的戰爭,後來羅馬尼亞和土耳其乘機也參加了這場對保加利亞的戰爭。結果是保加利亞戰敗。這兩場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在巴爾幹這個歐洲火藥庫爆發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局部戰爭。

歷史上,巴爾幹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據不完全統計,自14世紀以來,那裡生活著大小20多個民族,其中較大的有土耳其族、希臘族、保加利亞族、阿爾巴尼亞族、塞爾維亞族。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民族居住得比較混雜,相互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塞爾維亞族居住地,那裡既有塞爾維亞族,又有波斯尼亞族和門的內哥羅族。不僅如此,巴爾幹地區還居住著俄羅斯人、馬扎爾人、猶太人、穆斯林人和茨岡人等大量的外國僑民。馬其頓地區有153.1萬人,其中41萬是信奉基督教的保加利亞人,4.6萬信奉伊斯蘭教的保加利亞人,14.5萬希臘人,12萬塞爾維亞人,9.5萬贊扎爾人和4.8萬猶太人。塞爾維亞有293萬人,其他地區還有134萬塞爾維亞族人。整個巴爾幹地區,希臘的僑民甚至超過希臘本土人口。據1907年的人口調查結果表明,希臘國內有263.7萬人,而整個巴爾幹地區的希臘僑民竟高達400萬。在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愛琴海沿岸、黑海沿岸到多瑙河入海口和小亞細亞地區,到處都有希臘的僑民。

自14世紀土耳其人入侵巴爾幹地區以來,該地區各民族一直受土耳其貴族的統治和壓迫。經過長期的英勇鬥爭,到19世紀,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後擺脫土耳其的統治,獲得了獨立或自治,但是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處在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908年,具有革新思想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在土耳其執政,但是並沒有使土耳其改變其對巴爾幹諸國的政策,被壓迫的各民族沒有得到自由,新政權仍然實施土耳其化。巴爾於各族人民不滿於現狀,塞爾維亞、希臘、阿爾巴尼亞不斷爆發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建立統一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鬥爭一浪高過一浪,他們要求本國政府與土耳其政府決裂,把土耳其統治者趕出巴爾幹,讓巴爾幹享有自治權,成為真正巴爾幹人的巴爾幹。巴爾幹各族人民的這種願望,乃是促成巴爾幹國家結盟的原動力。在這方面,塞爾維亞的官僚和軍隊順應了塞爾維亞人民擺脫奧斯曼帝國和哈布斯堡帝國壓迫的願望。1911年,德拉古廷·迪米特裡耶維奇一阿皮斯上校在塞爾維亞建立了一個名為「要麼聯合要麼死亡」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的章程中提到,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門的內哥羅、舊塞爾維亞、馬其頓、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斯雷姆、伏伊伏丁那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解放出來,使它們成為「塞爾維亞的各個省份」。

無獨有偶,其他巴爾幹國家的統治階級在本國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自治的呼聲下,也懷有各自的打算:

希臘政府夢想恢復當年地跨歐、亞兩洲的希臘一拜占庭帝國。在這種「大希臘思想」的指導下,它不僅想從土耳其手中奪回一水之隔的克里特島,而且準備向西、北兩個方向擴張,攫取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亞企圖實現「聖斯特芬諾大保加利亞」的理想,獨佔馬其頓和色雷斯地區,兼有薩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進入愛琴海。

塞爾維亞想建立包括大部分馬其頓在內的「大塞爾維亞」。為此,它想分割阿爾巴尼亞,佔領薩洛尼卡,獲得愛琴海和亞得裡亞海兩處出海口。

門的內哥羅也不甘落後,它想擴大自己的版圖,分割諾維巴薩,強佔阿爾巴尼亞北部,與塞爾維亞接壤。

巴爾幹諸國為了銷售日益增多的商品,獲得高額利潤,不僅想極力擴大國內市場,而且急需向外擴張,奪取新的市場。於是巴爾幹各國政府把矛頭指向土耳其,特別是指向當時仍處於土耳其人統治下的馬其頓、色雷斯、愛琴海諸島嶼和阿爾巴尼亞等地區。它們想通過一場反對土耳其的戰爭達到各自的目的。由於國力不強,巴爾幹各國的民主階級軟弱無力使得經濟上和政治上必然的聯盟變成了巴爾幹君主國的聯盟。1911年意土戰爭的爆發和土耳其的腐敗,加速了巴爾幹各國政府反對土耳其的軍事結盟。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經過多次談判,簽訂了一項反土防奧的軍事同盟條約,雙方互相保證各自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國侵犯時,另一方應全力予以支援;雙方約定,在有利時機進攻土耳其;當南部進攻土耳其時,北部要對奧地利(1867~1918)採取守勢。雙方還就肢解馬其頓達成了一致意見並標明了有爭議的地區。在這兩個王國瓜分有爭議的地區時,選定俄羅斯帝國(1547~1917)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仲裁者。

同年5月29日,保加利亞和希臘簽訂了《希保防禦同盟條約》。條約規定當土耳其攻擊締約國的一方領土或者破壞根據條約或國際法基本原則所享有的權利時,雙方以它們的一切武裝力量彼此幫助。9月,門的內哥羅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也達成共同對土耳其作戰的協議。至此,以保加利亞為核心的巴爾幹同盟形成了。

應當指出的是,巴爾幹同盟的形成,不僅是巴爾幹各國政府不同利益相互妥協的產物,而且是帝國主義列強在巴爾幹地區推行擴張政策的結果。列強之間的衝突總是給巴爾幹半島投下陰影。在當時已經形成的兩大帝國主義國家集團(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1547~1917)組成的協約國與德意志帝國(1871~1918)、奧匈帝國(1867~1918)和意大利組成的同盟國)的戰爭計劃中,巴爾幹半島對雙方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德意志帝國(1871~1918)視巴爾幹半島為通向中歐和近東的橋樑,因此千方百計想打進這一地區。德意志帝國(1871~1918)在土耳其佔據了重要地位:它承擔了土耳其軍隊的改組工作,得到了建造巴格達鐵路的特許權。對於奧匈帝國(1867~1918)來說,巴爾幹地區的戰略位置尤其重要。它要確保亞得裡亞海、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東部和北非的部分地區,為此想吞併塞爾維亞的東北部,而將塞爾維亞的其他地區交給保加利亞。它已從土耳其政府得到興建從烏瓦茨到科索沃米特羅維察的鐵路的特許權,而在科索沃米特羅維察已經建成了通往薩洛尼卡的鐵路。俄羅斯帝國(1547~1917)在巴爾幹擴張的傳統的和最重要的目標仍然是君士坦丁堡和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為達到這一目標,它拉攏巴爾幹諸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反對德奧,打擊土耳其。

帝國主義列強在巴爾幹地區的明爭暗鬥,直接影響著該地區諸國的內外政策,左右著巴爾幹政局的發展和變化。在這裡,民族之間的矛盾使得人們內心的傳統意識更加根深蒂固,由於民族的興亡受到傳統敵人的威脅,巴爾幹各國決心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土耳其。將它趕出歐洲,解放被佔領土,實現各民族自治,這正是巴爾幹同盟得以建立的直接成因和爾後的一致目標。在這種形勢下,巴爾幹地區醞釀著一場迫在眉睫的戰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揭秘與解密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