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艦取代風帆戰艦:蒸汽機推動海戰進入新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使人類進入了機械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建造了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在哈得遜河上作歷史性的航行,海洋也進入了「蒸汽時代」,人類水運史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但此時風帆戰艦依舊佔據主流,以英國為首的大部分國家依然以風帆動力為主,蒸汽動力為輔。只有法國另闢蹊徑,以蒸汽動力為主,風帆動力為輔。但苦於蒸汽動力效率的低下和燃煤補給困難,試驗並不怎麼成功。但一場突如其來得戰爭改變了這種狀況。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對海軍影響巨大的錫諾普海戰中,爆炸球形彈的應用,使得在海洋上橫行了幾百年的木質風帆戰艦徹底走向消亡,蒸汽機的使用使得海軍的佔位戰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新舊衝突的時代,各種技術和思想在艦艇設計上進行著拉鋸戰。在鐵甲艦的設計上,風帆和蒸汽機的衝突,前膛炮和後膛炮的糾結,魚雷水雷攻防中的抉擇,以及曾異軍突起的撞角……探索和尋覓幾乎伴隨著鐵甲艦發展的始末。
1841年,英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槳推進炮艦,1845年和明輪推進炮艦進行了對比試驗。兩艘船的排水量都是880噸,均用162千瓦蒸汽機帶動,兩船船尾相對,用一根粗纜繩拴住進行拔河比賽。雙方開足馬力,結果螺旋槳推進炮艦拉著對方以2.5節的航速前進。從此海軍進入蒸汽時代已無可阻擋。
裝甲艦的設想,最早是由法國炮術專家貝桑將軍先提出來的。他認為,面對破甲彈的水平射擊,可以考慮在戰列艦上覆蓋一層180--200毫米的鐵裝甲。1834年他提出,為了防止在舷側加裝鐵甲後造成的船體重心上升,可以撤除上層甲板的火炮。1849年,法國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機為輔助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侖號,成為了海軍蒸汽動力戰列艦的先驅。
炮塔的產生是裝甲艦火力發揮上的一場革命,作為可以實現全向射擊的機構,炮塔的優勢在於,在火炮校準中。用炮塔的定軸轉動取代了厚重船體的複雜機動,而且炮塔的存在對射擊手有更好的保護作用。隨著裝甲艦的出現,特別是炮塔的實用化,艦炮可以隨著炮塔的轉動指向任何方向,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戰術似乎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裡鐵甲艦的稱謂取代了戰列艦。
1873年,英國建成了蹂躪號戰列艦。該艦廢除了傳統的風帆,成為了世界海軍史上的第一艘純蒸汽動力戰列艦。十九世紀70年代,各海軍強國的蒸汽裝甲戰列艦已達到較高水平。蒸汽機不僅為軍艦提供了推進動力,而且蒸汽還被用於操縱舵、錨泊、轉動裝甲、裝填彈藥、抽水及升降艦載艇等。大型蒸汽裝甲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8000至9000噸,推進功率達到6000至8000匹馬力,普遍採用中央軸線上或者艦體兩側裝配能做360度全向旋轉的裝甲炮塔,艦炮普遍採用了螺旋膛線,攻擊力進一步增強。
鐵甲艦時代,以英國的無畏號、不屈號以及後來的海軍上將級為代表,清朝北洋水師的定遠號、鎮遠號鐵甲艦,成為鐵甲艦時代的巔峰之作。這一時期的鐵甲艦,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相當簡陋,但卻是戰列艦發展史上非常重的一環,從風帆過渡到鐵甲,再繼續到鋼製戰列艦……,為人類進入前無畏艦時代做了充分的技術儲備和鋪墊,最終迎來了大炮巨艦時代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