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燙傷要及時的抗感染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家庭急救

燙傷要及時的抗感染

燒燙傷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常由熱液(如開水、煲湯、熱粥)、熱汽或固體及電灼致傷,以青少年男性多見,男女之約3︰1,在夏季多發,受傷的部位以頭頸、手足、四肢等暴露部位較多。

一、燒傷程度的劃分

燒傷依據程度分為1度、2度(淺2度、深2度)和3度燒傷。在家庭中多見到的為1度或淺2度。家庭或自我治療僅限定於前2度者,深2度或3度應及時去醫院。

1、1度燒傷:皮膚紅腫,疼痛劇烈多為火燒樣痛。

2、淺2度燒傷:皮膚腫脹,有水泡,疼痛。水泡皮脫落後創面滲液較多,甚至可以看到液體滴落,創面紅腫。

3、深3度燒傷:水泡較小,創面呈淡紅色或白中透紅,可見小紅點。深層可見黑紫色小血管網,滲液較少,感覺遲鈍,有疼痛感。

4、3度燒傷:創面蒼白或焦黃色,乾燥、較硬,多能見到黑紫色樹枝樣粗大的皮下靜脈網,無痛感。重者可發生休克,一般發生於大面積燒傷(2度、3度燒傷面積成人占15%、小兒占5%以上)的早期。

二、燒傷後的自我救護

燒燙傷後的自我救護十分重要,處理及時和正確,既能減輕受傷害程度,又有利於治療,避免後遺症如瘢痕、色素沉著。

1、立即脫落熱源,脫去熱液活浸漬的衣物;撲滅衣物火焰,可就地打滾或跳入水中,用被毯覆蓋等,被火焰傷後不可奔跑或用手扑打。

2、立即用冷水(井水、河水、自來水均可)沖洗或浸入冷水中0.5~1小時,這對減輕熱灼損傷和保護創面有極大的好處。

3、對1度燒傷無須處理。小創面可塗敷獾油或燒傷膏(油)。

4、創面有小水泡不要抓來。較大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出水後包紮。

5、對不易包紮的部位,如頭面部、會陰部或天氣炎熱時,可不行包紮,在創面塗上藥使其暴露乾燥。

三、燒傷後的用藥

1、西藥非處方藥:對表皮已脫落者應用0.1%新潔爾滅液或0.02%的洗必泰溶液沖洗。將已破的表皮剪去,清潔創面,可用無菌紗布浸1%磺胺嘧啶銀溶液,或塗敷莫匹羅呈軟膏(百多邦)、林可黴素軟膏(綠藥膏)、醋酸氯已定(洗必泰)塗膜或軟膏、紫草膏、京萬紅燙傷膏覆蓋,加厚紗布(2~3厘米厚)包紮。

2、中成藥非處方藥:燒傷噴霧劑可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祛瘀生新,適用於1~2度湯傷,外用每隔2~3小時噴1次,一日6~8次。京萬紅(京萬紅燙傷膏)有促進燒燙傷創面的愈合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可解毒消腫,止痛生跡用於燒燙、電釣傷引起的紅腫起瘡,瘡面潰爛等。塗敷患部,一日1次。

3、對疼痛嚴重者可給鎮痛藥,如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必理通、泰諾控釋片),一次500~600毫克。

4、早期服用抗生素對抗感染,有條件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

四、抗燒傷後感染藥的作用評價

《國家非處方藥目錄》(第1~2批)收錄的抗燒傷後感染藥有磺胺嘧啶銀乳膏、林可黴素軟膏、醋酸氯已定(洗必泰)塗膜或軟膏。

1、磺胺嘧啶銀乳膏(燒傷寧軟膏):該藥可抑制細胞的繁殖。能抑制大多數細胞的生長,尤其對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效果更好。同時銀鹽可凝固細菌蛋白,並可收斂創面,促進炎症的吸收,促進創面癒合、乾燥和結痂。燒傷創面應用後不易感染,無黏液。該藥適用於1~2度燒傷的繼發感染。一般以1%乳膏塗敷,1~2日換藥1次。

2、林可黴素(潔黴素、綠藥膏):可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過程,抑制細菌的生長。用於皮膚感染,如癤、癰、蜂窩組織炎或燒傷後感染等。外用以0.5%軟膏劑塗敷患部,一日1~2次。制劑有綠藥膏,每瓶10克。

3、氯已定(洗必泰):具有相當強的廣譜抑菌或殺菌作用,低濃度時呈抑菌作用,高濃度時呈殺菌作用。用於腫癤、小面積燒傷、皮膚感染和膿皰瘡,塗敷患部,一日1次。制劑有醋酸氯已定塗膜,用於1度燒燙傷,清洗創面後用藥刷塗敷患部,乾燥後形成無縫隙的薄膜,一日1次。

五、抗燒傷後感染藥的應用原則

1、抗燒傷後感染藥的作用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藥物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對組織刺激性也越大。而濃度太低,接觸時間太短又不能達到抑菌殺菌的目的。因此,要選取合適濃度的藥物與充分的作用時間。抗感染藥一般為外用,1~2日換藥一次為好。

2、對一般較輕的感染者吃普通飲食即可,或給予富有營養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肉湯、魚湯、蒸雞蛋等,對燒燙傷後感染發熱病人應多飲水。

3、四肢部位發吸感染的應將患肢抬高,上肢者可用布帶吊起。

4、磺胺嘧啶銀乳膏用後偶見輕微的刺激性或過敏反應,在換藥時可能有一過性疼痛,過敏多發生在用藥後1日,皮疹多發生在用藥後2~4日,應用後應注意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3159&s=1227507012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