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青皮紅肉魚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心吃青皮紅肉魚

青皮紅肉魚類包括鮐巴魚、金槍魚、秋刀魚、鯖魚、沙丁魚、青鱗魚、金線魚等。這類魚含有較高量的組氨酸,當魚體不新鮮或腐敗時,在細菌如魔氏摩根變形菌所產生的脫羧酶作用後,組氨酸脫羧基產生組胺。當組胺積蓄到一定量時,食後便有中毒的危險。另外,在醃製鹹魚時,原料不新鮮或醃不透,因組胺較多,食後也可引起中毒。

含高組胺魚類中毒的主要症狀為臉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脈快、胸悶和呼吸窘迫等,部分病人出現結膜充血瞳孔散大、視物模糊、臉發脹、唇水腫、口和舌及四肢發麻、噁心、嘔吐、腹痛、蕁麻疹、全身潮紅、血壓下降等。個別重病人可死亡。發病率可達50%。含高組胺魚類中毒特點是發病快(潛伏期為0.5—1小時,最短5分鐘,最長達4小時),症狀輕,恢復快。

預防措施:選購青皮紅肉魚時,要特別注意新鮮度,購後應及時去內臟,洗淨,切段後用水浸泡幾小時,然後紅燒或清蒸、酥悶,並加入適量的山楂或雪裡蕻,不宜油煎和油炸。

(新華網)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