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藥如何煎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兒中藥如何煎

中藥在治療小兒常見病與多發病中效果較好,因此要求給患兒中藥治療的家長逐漸增多。應該怎樣煎熬中藥呢?近幾年,一些報刊上經常出現一些介紹熱水瓶煎中藥省時、方面、值得推廣的文章。通過對熱水瓶「煎」中藥與傳統煎煮法有效成分溶出量比較,熱水瓶法對非揮發性成分的溶出量明顯低於煎煮法,而且煎煮法還能去除一些藥材中有刺激作用的劣性揮發油成分。因此說熱水瓶「煎」中藥不宜提倡。

煎中藥最好用陶瓷器皿或砂鍋為宜,不要用鐵鍋或銅鍋。先將砂鍋內部洗刷乾淨,然後放入中藥,以清潔無雜質的水、井水及自來水至泡沒過中藥為止。水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先浸泡藥約10~20分鐘。砂鍋的外面應保持乾燥,如果外面潮濕加熱後容易爆裂。開始煎藥時,火力不要太旺,應慢慢加熱。

煎中藥的時間,一般在煮沸後10~15分鐘即可停火,過濾,倒出藥湯,這是頭煎,為了使藥物充分發揮效果,按上法加水再煎一次,然後把兩次煎好的湯藥,混合一起分次服用。在煎藥時要注意,某些不宜久煎的藥物,應在其它藥物將要煎好的時候再加入(即所謂後下,後煎),而某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來的藥物,必須先煎一會兒(即所謂先煎,先入),然後再加入其它藥物。一些小粒的種子類藥物易糊鍋底,也有些藥物易使藥汁混濁,要用紗布包好入煎(即所謂包煎)。一些貴重藥物為避免同煎時有效成分被其它藥吸收,需單獨煎煮60~70分鐘(即所謂另煎,單煎)。一些膠質藥物,與它藥同煎易粘鍋底,應單另燉化後衝入藥汁內服用(即所謂烊化)。有些藥物價格昂貴而藥源缺乏,需研細末沖服,也有的水煎後則藥力喪失也要衝服,這樣效果就會好多了。

至於補氣、補血等滋補性藥物,應該用小火慢慢煎熬,每次要煎半小時以上,使它們的有效成分能全部溶解在藥湯中。如果鍋裡的中藥煎糊變焦就不可供藥用了,因為煎糊的藥裡不少有效成分起了化學變化發生了質的改變。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