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低溫婚姻」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時尚的「低溫婚姻」

最容易讓人頭腦發熱失去理智的,當屬愛情。當年甄妮一首《愛得發燒》紅極一時,發了燒自然頭腦不清醒,就會犯錯誤。東西買錯了,無非浪費些錢財;結了婚才發現不合適,不免就麻煩無窮了。於是,冷靜而務實的新生代男女,開始把低溫戀愛作為自己感情生活的開端。於是乎,一種新的婚姻模式悄悄地流行開來……

用質量彌補時間的不足

用距離維繫浪漫的情懷

浩和嫻是熱衷於低溫婚姻的典型代表。他們都是在戀愛一段時間後就厭倦了,都感到自己的情愛生活「有短暫的快樂,無長久的幸福」,愛的激情淡薄在柴米油鹽、小吵小鬧裡。由此,他們也更加害怕結婚了——同居尚且如此,結婚不就更加厭倦了嗎?因此,注重現實、講求實際、關注自我的他們慢慢都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愛」是一種基於性衝動的激情,這激情越是無法如願以償,就越是熾烈,甚至可以讓人以死殉情;而當人們輕而易舉地得到它時,它就失去了魅力,不再顯得珍貴,更容易在平淡瑣碎的日子中黯淡下去。這使他們共同意識到,分居是一個挺好的方式,既可以拉開距離以保持愛的激情和性的新鮮,又可以彼此生活自立,還有充裕的時間發展自己……

婚後的他們還是像初戀的情人一樣,平時分居,週末你來我往地團聚。團聚的日子裡,或是出去野炊,或是自己在家做西餐,或是去酒店吃一個情意綿綿的燭光晚宴;再或者看油畫展,或看電影,或去打保齡球,或唱卡拉OK……更加少不了的節目是,他們滔滔不絕地向對方傾訴這一周的經歷、見聞、感觸……分別的日子裡,他們常用電話、E-mail來傾訴思念,後來,漸漸地,他們竟然再不碰電話,開始寫信了。信雖不長,可是清新雋永,信中還常常夾著一片花瓣,把信紙都染上了淡淡的清香……嫻說:「我們只是想要留下點痕跡——現在一切都在高速旋轉,一切都越來越不留痕跡。像電話,說過就沒了;像E-mail,說刪就刪了。而信是一種手跡,是留有個人獨特性的痕跡,當然更是愛的痕跡。分別的日子裡,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沏上一杯綠茶,拿出愛人的信來看看,那種寧靜溫馨,那種踏實甜蜜,是任何電話、甚至見面都不可代替的……

婚前實行財產分帳

婚後實行分帳婚姻

濤和蓉說:我們婚前就立法公證了,在婚後共同財產的界定佔有上,我們選擇市場經濟成熟國家裡的「按份共有」,而不是我國目前的「模糊共有」的方式——我們各自在銀行裡擁有自己的賬號,各自擁有實物、珠寶、有價證券,並明確各自在房屋、汽車等固定資產中所佔比例的份額;各自支付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開支;當然,還要各自納稅。我們對外公開了:兩人互不干涉對方的經濟支配權,雙方的朋友要與我們夫妻之一有經濟往來時(比如賒借、共同投資等等),都不必顧慮,只找當事人商量即可。他們的選擇源於一次社會調查:在起訴離婚的個案中,發生財產糾紛的占88.7%,為財產威脅、打架、傷害、耍賴、自殺……種種手段匪夷所思;而在未有糾紛的11.3%中,還有不少是一方提出過分的無理要求,另一方為順利離婚而忍痛吃虧的情況,甚至有人離婚之後真到了「傾家蕩產」的邊緣,只好在朋友家借宿蹭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他們深思:人們想從一場婚姻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時,對自己應該付出的部分、可能承擔的風險卻幾乎不考慮——這使得人們對自己該得的不該得的已經沒有一個心理界限和心理約束;再有,中國的傳統婚姻彼此太依賴,太失去自我,個人界限太模糊……這一切使人喪失了一個個體應有的完整,導致了平日裡過分干涉、離異時反目成仇,更在離婚財產分割上打得不可開交等等惡果。

為避免前車之鑒,濤和蓉從一開始面對婚姻時,就採取了一種理性的態度。他們約定:兩人除資產各自擁有之外,在各自發展好事業的同時,也要各自分擔做飯洗衣等瑣碎具體的家務事——也就是說,誰也不為誰犧牲什麼。當然,對於生孩子這種女人獨立承擔的家庭共同的事,他們也有約定:女方因為懷孕、生育而停職沒有收入期間,男方的收入有一半轉到女方的賬戶上去。雖然當今婚前財產公證已經屢見不鮮了,但在兩個人已經組成一個家庭的婚後,在經濟上還要「親夫妻,明算賬」很多人不理解。其實,「分賬婚姻」在西方並不少見,只是在我國是一種新方式。從前,我們是沒有選擇的;而現代,生產力的提高、家庭生活的社會化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機會——一個打破傳統角色分配、方方面面完全自立的機會。

協議行夫妻

情感契約化

「今天不陪你們到外面吃飯了,按規定,今天由我為老婆做飯」,如果聽到朋友這樣說也許你會勸他:「啊!有了老婆就忘了朋友,太不拿朋友當回事了,不能請個假嗎?」可是你很有可能聽到這樣的回答:「這絕對不可以,我和老婆訂有『合同』,誰違約就要給誰記上『傷害感情分』,當分數累計到一定量時,被傷害一方有權索賠。」遇到這樣的事你不要奇怪,因為他們就是當今流行著的「協議型夫妻」。他們在婚前不但就財產進行了公證,還對一系列婚後會產生的問題定下了協議。

比如前不久,美國賓州一對新婚夫妻訂立了一份「婚姻合同」,長達27頁,從衛生習慣到生活內容,面面俱到。其中包括:每日洗澡一次,每週洗髮至少三次;輪流做飯和洗餐具;絕對不與任何第三者發生性關係;晚上回家最遲不能超過11點鐘;雙方均不准對對方家庭成員(尤其是雙親)作侮辱人格的評論;對對方事業或工作上的失誤或挫折,不能冷嘲熱諷……一方如對合同3條以上條款有所違反,另一方即可名正言順地提出離婚,而且違約方放棄財產權並承擔律師費。在這個以「感覺」為工作生活質量重要元素的時代,竟然還要以「教條」作為約束自我的標準,這與愛情所追求的浪漫是多麼的大相逕庭!然而,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卻是,彷彿要與這個越來越繽紛的世界相抗衡,夫妻之間以訂立條文規範自我的現象正呈越來越普遍之勢,從歐美發達國家到我國的大中城市,概莫能外。

低溫婚姻拒絕婚外情

但給予婚外性自由

鵬和芬說:我們選擇獨立、平等、互不干涉的準則——我們都各自對自己的生活全權負責,工作、事業、經濟、愛好、社交、朋友等等一切,都由自己做主——甚至包括性愛!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是夫妻,但本著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尊重,我們不過問、不干涉對方的婚外性生活。說白了,在我們的婚姻裡,丈夫和妻子都有「婚外性」的自由。對此選擇,他們都一再強調:「請注意,我們說的是彼此給予『婚外性』的自由,而不是『婚外戀』的自由——一字之差意義截然不同。」

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是「愛」上了其他人,到了「婚外戀」的地步,這場婚姻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婚姻中「愛」的精髓已經轉移了,更因為,既然出現了「婚外戀」,自己的家庭就一定出現了問題,而且是日久根深、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婚外性」呢,是一個尊重人性的、處理好了也並不影響愛情不影響家庭穩定的問題。這個選擇竟來源於一句天真的問話。戀愛中,芬曾天真地問鵬:「你會永遠愛我,一生對我忠實,不碰其他女孩子嗎?」意外地,鵬沒有習慣地海誓山盟,而是淡淡一笑,反問:「如果我發誓,你會相信嗎?」一句話讓芬長大了許多。她認識到:這類海誓山盟除了營造一種激情氣氛之外,半點作用也沒有,那麼多勞燕分飛的夫妻不都有過信誓旦旦的日子嗎?

有法律效力的一紙婚約尚且沒有約束,誓言不就更淡薄在冬日裡的那口哈氣,轉眼就無影無蹤了嗎?就這個話題,芬和鵬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他們終於認識到:在人的本性中,有維持一個親密的家庭、求得穩定的需要,也有被好奇心驅使、想與多個不同異性有性接觸的傾向——過去,我們非常害怕面對這個問題,更不要說本著面對現實的態度討論它。而實際上,迴避問題往往埋下隱患,日後給人帶來更加深重的痛苦……終於,鵬和芬決定直面問題——既然人性中有這一面,既然法律、規則,甚至上帝面前的發誓都束縛不了它,那還不如乾脆承認它,在承認的基礎上把負面效應降到最低好了……雖然訂下了這個開放的方針,但鵬和芬都強調: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過「婚外性」——因為,彼此給予的寬鬆環境反而減少了壓抑下的性刺激;更因為,沒有了人為束縛的虛假「安全感」,兩人反而更加注意婚姻質量,而婚姻生活美滿的結果又自然而然地淡薄了「婚外性」的慾望……「也許我們選擇的婚姻生活方式是一種冒險,我們也不能說它一定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成功的。將來無論出現什麼問題,我們都願意在面對現實、尊重人性的基礎上好好探討解決。」他們說。 文/呂斌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