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應之亂的過程簡介,觀應之亂的最終結果如何?
觀應之亂爆發
1350年,北朝改元【觀應】。1350年10月,足利直義的養子,也就是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亂。足利尊氏派兵鎮壓。途中,足利直義逃出京都,並與南朝議和,投降。足利直義受頒綸旨,南朝要求足利直義討伐足利尊氏。直義派山名時氏、細川顯氏等紛紛出兵。足利尊氏返還備後國,高師直兄弟加入。觀應之亂正式爆發。1350年(觀應元年)11月,足利直義向全國以討伐高氏兄弟為名徵集全國武士,北朝光嚴上皇頒布討伐直義的院宣。
1351年(觀應二年)1月,直義軍進軍京都,足利義詮逃走,但是上皇和朝廷既落入直義派手中。2月,足利尊氏軍與足利直義軍會戰。史稱【播磨·光明寺合戰】和【攝津·打出濱之戰】。北朝軍2萬人,直義軍1萬2千人,但是在士氣方面,由於直義蓄謀已久,因此北朝軍大敗,尊氏向直義求和,並以高師直、高師冬出家為條件,雙方和睦。高兄弟從攝津向京都護送途中,在攝津的武庫川(兵庫縣伊丹市)被等待好的直義派的上衫能憲(高師直所殺的上衫重能的養子)的軍隊殺害。直義作為義詮的輔佐重歸幕政。
尊氏歸附南朝,南北朝暫時一統
雖然直義派獲勝,然而內部的直義派與反直義派仍然存在,兩派武將各自行動,衝突不可避免。近江佐佐木道譽以及播磨的赤松則佑私通南朝,起兵反叛。尊氏和義詮分別向近江和播磨征剿。然而,尊氏與道譽簽訂密約,出兵的真正目的是急襲京都。1351年8月,直義派武將山名、斯波等率各自武將沿北陸、信濃向鐮倉聚集。直義派佔據關東、山陰、北陸,足利直冬的勢力不斷擴張,尊氏與南朝談判,希望頒下討伐直義、直冬的綸旨(即聖旨)。
1351年(觀應二年/正平六年)10月,幕府將軍受頒南朝綸旨,南北朝暫時統一於南朝。史稱:【正平一統】。
直義降伏,壯志未酬身先死
1352年(觀應三年)尊氏在【駿河·薩埵山之戰】和【相模·早川尻之戰】戰役中擊敗直義,進擊鐮倉,直義降伏。
1352年(觀應三年)2月,人稱"半將軍"的幕府將軍之弟·足利直義被足利尊氏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