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雖有發展經濟的條件,為何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亞述帝國時期,亞述本身的社會經濟得到很發展。這一方面是由於鐵器的使用,有利於改進工具,提高生產力。亞述是一個多山地區,鐵製農具的使用提高了開墾荒地的能力;鐵製農具的使用還對砍伐木材、利用森林資源、開發礦產資源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長期大規模的對外掠奪戰爭也刺激了亞述帝國的經濟的發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勝利的戰爭不僅給亞述帶回大批財富,還帶回了大量勞動力—戰俘。此外,對外征服是亞述佔有了廣大的地區,它們成為亞述的巨大市場和貿易通道,其中兩河流域、腓尼基等地是商業貿易〔包括過境貿易〕十分發達的地區。這一切為亞述帝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不過由於亞述帝國對被征服地區採取了竭澤而漁的政策,只管掠奪,不管建設,被征服地區的人民除了要向亞述人交納貢賦以外,還要負擔建築等勞役。因此,亞述帝國時期雖有發展社會經濟的客觀條件,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國漢代的「絲綢之路」打通了橫亙歐亞的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國際通道,連接了上古時期的傳統商路。絲路西端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是溝通歐亞的橋樑,從西亞的亞述通往此地的古代商路跨越上千公里,早在古亞述時期(約前2000—前1750年),這一商路的國際長途貿易就已如火如荼。亞述人以卡尼什為樞紐,在安納托利亞建立了發達的商業網絡,主要商品有羊毛和紡織品,錫、銅、鐵和銻等金屬,青金石和玉髓等寶石,以及糧食等日用品。
安納托利亞對毛紡織品有著旺盛需求,不僅消耗了亞述商人運來的大量毛紡織品,而且羊毛貿易十分興盛。研究顯示,安納托利亞西部的普如什哈杜姆地區出產大量羊毛。安納托利亞本地有一些專門從事羊毛貿易的「職業羊毛商人」,而且當地行政部門有官職名為「牧人之首」,可見畜牧業比較發達。
雖然亞述商人憑借其成熟的商業網絡在安納托利亞羊毛貿易中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主動權,但是羊毛貿易對他們來說只是偶爾為之的副業,很少有亞述商人專門從事羊毛買賣。羊毛貿易與銅貿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兩種產品通常都在安納托利亞內部流轉,而且經常一起運送。亞述商人有時也用羊毛換取銅,賣掉後換取金銀,運回國內。
古亞述貿易中的紡織品絕大多數是羊毛製品,此外還有少量亞麻製品。在古亞述文獻中,所見最多的紡織品叫庫塔奴,這應該是一種羊毛製品的通稱,通常尺寸約為4.5米長、4米寬,在阿舒爾購買的紡織品的價格大約3.5—6捨克勒銀,更貴的可能達到10捨克勒銀。有些特殊的名稱很可能指某種衣物,通常數量很少且價格昂貴。但也有價格較為低廉的紡織物,例如一種叫舒如姆的深色織物,是用來給貨物打包的。
兩河流域的紡織品在古代近東地區久負盛名,之所以能夠成為亞述國際長途貿易的重要商品,並遠銷安納托利亞,憑借的是優越的質量和高超的工藝。從名稱可知,亞述貿易中的紡織品種類有很多,通常以質量、產地或類型來區分,但也有少數紡織品以顏色來命名。
按照產品質量從優到劣,紡織品等級依次為:王家級、特優級、優級、中級、次級、普通級、粗劣級。有些紡織品的名稱體現了產品的狀態,例如薄的、四層的、完成的、輕軟的等。有些紡織品來自阿舒爾城,是亞述商人們留守在那裡的妻眷和女奴們生產的紡織品,但大多數紡織品來自兩河流域其他地方。有些紡織品的名稱則反映了其產地或特色,比如阿卡德的、蘇巴爾圖的。
紡織品在安納托利亞很暢銷且貿易利潤很高,可以賣到進貨價的三四倍,但是,紡織品佔據的空間比較大,每頭驢荷載的織物通常比錫的價值要低。另外,羊毛製品運輸和儲存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透氣通風,以防止蟲蛀,這就加大了經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