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帝國最後的反擊戰:阿登森林反擊戰
1944年秋的二戰歐洲西線戰場,德軍在擁有強大陸空優勢的美英盟軍面前節節敗退,戰線漸漸逼近德國西部邊境。然而希特勒對此並不罷休,他仍然幻想著用手頭尚存的一點家當,畢其功於一役,攻下比利時最大港口安特衛普,把英美盟軍重新趕下大海去。為此他發動了代號為「守望萊茵」的大規模戰略反攻,史稱阿登反擊戰。
戰役打響前,希特勒調集了國防軍和黨衛軍兩支武裝力量中的精銳部隊23個師約27.5萬人,分別編成第7集團軍、第5裝甲集團軍和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三個集團,其中後兩個集團軍由德軍名將曼托菲爾和迪特裡希指揮,裝備了包括「虎王」重型坦克和「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在內的各類新式武器;在進攻方向上,希特勒出人意料地再次選擇了1940年突破法軍防禦的地點——比利時阿登山區作為主攻方向。在他看來,盟軍無論如何想不到自己會在同一地點再次發動一次同樣的攻勢。而事實證明,希特勒在這一點上賭贏了。此時的盟軍在阿登地區僅僅部署了4個師,面對德軍是絕對的弱勢。但是盟軍上下普遍瀰漫著僥倖的樂觀情緒,盟軍地面部隊最高司令蒙哥馬利更是樂觀地說:「目前敵軍在所有戰線上都在打防禦戰;他們的處境已不可能使他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最終盟軍為他們的盲目樂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1944年12月16日拂曉,德軍冒著漫天風雪發動了進攻。打頭陣的是黨衛軍特種作戰專家斯科爾茲內指揮的「奧寧堡部隊」。他們身穿美軍軍服、說著英語,滲過盟軍防線,修改路標,埋設地雷和炸彈,給美軍後方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隨後由黨衛軍著名坦克指揮官派普指揮的裝甲部隊為主攻前鋒向盟軍陣地發起猛攻,猝不及防的美軍節節敗退。至12月20日,德軍已撕開美軍防線,形成一個寬約100公里、縱深30公里至50公里的突出部,因此這場戰鬥又被稱作突出部戰役。不過盟軍畢竟不是當年的法軍,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後,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果斷調集精銳部隊前往德軍突破口組織防禦。著名的「兄弟連」所在的101空降師還有82空降師被派往阿登重鎮巴斯托涅堅守,隨即被德軍包圍,當德軍指揮官給101空降師副師長麥考利夫准將送來勸降信時,將軍只回了一個字:Nuts(做夢),一時成為戰爭史上的美談。
隨著德軍的戰線不斷拉長,補給越來越困難,進攻勢頭被遏制在了安特衛普前的最後一道天塹——馬斯河畔。而悍將巴頓的第三集團軍北上馳援阿登的盟軍,更使得德軍的側翼面臨威脅。1945年1月12日,斯大林在波蘭對德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德軍的預備隊被迫調往東線。希特勒再也無力進攻,被迫全線撤退。1月28日,阿登反擊戰結束。阿登反擊戰是二戰西線最大的陣地戰,盟軍損失了10萬餘人,而德軍也損失了相近的人員,還有大量的裝備。對於盟軍,這樣傷亡還可以補充,但是對德軍就是雪上加霜了。
阿登反擊戰使德國消耗了最後的精銳部隊,希特勒再也沒有後備力量可以補充,阿登反擊戰因而成為在西線德軍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4個月後,德國戰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