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日俄戰爭前兩國是如何做著戰爭準備的?
英國,歷來把俄國看作同它爭奪中國的對手。它企圖假手日本阻止俄國南下同它爭奪中國長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結,於1902年1月30日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矛頭針對俄國。
美國自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來,幾度想插足中國東北,都被俄國拒之門外。為了打破俄國對我東北的壟斷地位,美國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國一邊。英美兩國對於日本給予了大量的經濟援助,為日本的擴軍備戰輸血打氣。
法國,仍然忠於俄法同盟。1902年3月12日,俄法兩國在聖彼得堡發表宣旨,聲稱兩國對於將來遠東或中國發生變化時,為保護兩國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動的餘地。這是把法俄軍事同盟推廣到遠東,矛頭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國並不希望俄國把主要軍事力量投入遠東,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歐洲對付德國的實力,因此對俄國遠東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國,繼續執行其推動俄國東進的政策。它希望由於俄國佔領東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國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國調開西部邊境的俄軍,間接削弱俄法同盟對德國的壓力。因此,德國對俄國1901~1904年間的遠東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戰爭爆發以後,德國繼續推行這種政策。當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東調時,德國表示願為它加煤。後來甚至醞釀俄德「結盟」)。
這樣,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問題上形成兩大集團:一個是英日同盟,以美國為後盾;另一個是法俄同盟。德國在歐洲反對法國,在遠東則支持俄國。至此,日俄戰爭的國際條件已經形成。
俄羅斯,內部以沙皇為首的統治集團,在對日戰爭問題上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存在兩派主張。但在同日本爭奪中國和朝鮮等基本的方面這兩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對遠東的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們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為代表。他們看到俄羅斯在國內和國際上(包括在歐洲和遠東)困難重重,建議不要輕易發動對日戰爭,而應作出某些讓步,同時加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和戰爭準備,待西伯利亞大鐵路貝加爾湖段通車,運輸能力提高,旅順及其外圍要塞竣工,再伺機決戰。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為代表。這是一群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他們過低估計日本的力量,認為蕞爾小邦,不堪一擊,「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壓倒」,俄羅斯需要一場小小的勝利的戰爭,以便制止革命」,「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瞭解,俄羅斯準備捍衛自己在滿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訴諸武力』,才能夠指望談判獲得成功」,因此主張對日強硬。國內革命高潮愈是逼近,這一幫人愈是想從戰爭尋找出路。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在發動戰爭的時機問題上,他凌駕於兩派之上。他知道俄國準備不足,希望推遲戰爭,認為「時間是俄國最好的盟友」,「每一個年頭都會加強我們的實力」。但是,他確信推遲戰爭的最好辦法是採取強硬政策,而「讓步總是引起新的讓步」。這樣,他實際上支持了別佐勃拉佐夫一派的主張。1903年5月,沙皇排斥了維特對遠東事務的干預,重用別佐勃拉佐夫,正式推行所謂「新方針」。與此相呼應,在全俄國掀起一片戰爭叫囂,呼籲人民「流血、犧牲」,「保衛祖國」,大造戰爭空氣。但是,俄國實際的戰爭準備進展緩慢。
另一方面,日本統治集團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時,都會增強俄國取勝的機會」,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緊備戰,同時對俄國展開外交攻勢。在日俄談判過程中,日方不斷提高要價,始則要求俄國承認其對朝鮮的「保護」,繼而要求打入「南滿」,最後又要求在「北滿」及其他地區的權利。儘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談判,以爭取時間,但日本統治集團決心利用當時有利的國際形勢和俄國準備不足的致命弱點,於1904年2月6日正式與俄國斷交,2月8日夜間不宣而戰。從此爆發了日俄兩國統治集團長期準備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日俄戰爭主要是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腐朽透頂的清政府,竟置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於不顧,聽任日俄兩國鐵蹄踐踏我東北錦繡河山。1904年2月12日,清政府無恥宣佈「局外中立」,劃遼河以東地區為日俄兩軍「交戰區」,並嚴令地方軍政長官對人民群眾「加意嚴防」,「切實彈壓」。但是,飽受外敵蹂躪的東北人民,自發地開展反侵略、反官府的鬥爭,給帝國主義強盜造成了巨大困難。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