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的女性,都是如何減肥的?
古代女性都是怎麼減肥的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早在古羅馬時期,歐洲就有「嘔吐室」這種奇葩的存在,但與減肥無關,畢竟當時的女性雕塑都以健碩為美。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接下來的一千多年中,戰爭、鼠疫等不斷肆虐歐洲,人們餓得皮包骨頭,於是豐滿、圓潤的女性胴體「以稀為貴」。而且,微胖的女性被認為更容易生育,這對當時懷有「滅種」恐懼的人們來說尤為重要。
不過,歐洲女性似乎對「細腰」抱有執念,即使在偏愛豐滿之美的中世紀,文學作品中仍充滿對細腰的讚美。尤其在文藝復興後,貴族女性對細腰的追求幾乎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進入16世紀,西班牙式的緊身胸衣成為女性搶購的爆款。早期的緊身胸衣還算正常,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多痛苦,後來卻逐漸「變態」,很多女性因此勒斷肋骨、流產,甚至內臟移位。
18世紀,多油、多鹽的快餐迅速席捲美國乃至全球。而隨著電視、汽車等便捷工具的普及,減肥的阻力越來越大,於是身材苗條成為女性美的重要指標之一。
法王路易十五極力推崇纖細、浮華、煩瑣的洛可可風格,那一時期的女性審美也受到影響,女裝設計越發強調纖細的腰身和龐大的裙撐。堪比酷刑的裹胸束腰,是所有貴族女性從未成年時就要開始的必修課,即使導致血流不暢也沒關係,畢竟至美的標準是「爆出青色的血管」。
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即茜茜公主),可謂這一時期愛美女性的典型代表。身高1.72米的她,腰圍最細時僅40厘米,即便生過4個孩子,她的體重也常年維持在80斤左右。1898年,她在旅途中遇刺時,竟因衣服太緊而在一開始根本沒意識到錐扎的疼痛,甚至沒流血。
1906年,被譽為「革命家」的服裝設計師保羅·波烈設計出更舒適的胸罩來取代緊身胸衣,著重強調女性的自然體型,很快引爆西方市場。他義正詞嚴地說:「從頸到膝都被束縛的女性軀體必須要求解放!」但諷刺的是,女性胸部、腰部的禁錮被解除了,物美價廉的胸罩卻使「瘦」從貴族的奢侈追求變成全民風潮。
19世紀末20世紀初,湧現出一大批以女性讀者為目標客戶的時尚雜誌,其封面上都是「瘦成閃電」的絕色女郎,讓所有放縱身材的女性自慚形穢。
1945年,巴黎服裝設計師路易斯·裡德發明的「比基尼」,更將「胖女人」推向社會主流審美的邊緣。在這種完全暴露女性腰腹的服裝面前,借助緊身衣等「臨時抱佛腳」的收腰方式顯得蒼白無力,為了變美只能瘋狂甩肉。
中國的減肥風潮同樣始於服裝改革。滿人最初入關時,旗袍主要是為彰顯身份,造型比較寬大,下面還要搭配外穿的褲子。而到民國時期,貼身裁剪的旗袍使女性的身形展露無遺,原本的褲子也被裸色絲襪取代。對身材臃腫的女性來說,旗袍顯然不太友好,成為她們控制體重的最大動力。
20世紀30年代,是民國旗袍完成演變的巔峰時期,越來越多的中西交流使旗袍與歐美流行的女裝曲線徹底吻合,影星阮玲玉因此艷冠天下,被譽為「中國第一骨感美人」。改革開放後,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減肥運動也被「一體化」了。
時至今日,減肥仍是最流行的時尚話題,但對像不只是女性,男性也開始參與進來。人們終於意識到,身材勻稱不是為了取悅異性,而是為了自己的舒適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