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後果嚴重 :法國版圖大縮水
拿破侖的軍事失敗終結了他重建帝國的夢想。就在他被打敗的6天前,維也納會議簽署了最終議定書,由英國、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組成的戰勝國團結在一起,埋葬了法國人傳播的革命思想,並以他們的意願建立了邊境線。
終結法國霸權
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離開了在萊比錫戰敗後流亡的意大利厄爾巴島,開始了重建法蘭西帝國的瘋狂計劃,然而他僅僅堅持了100天。聽到風聲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八已經逃跑,回到巴黎後的拿破侖很快便第2次登基稱帝,並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開拔荷蘭,準備迎戰奧地利、俄國、英國和普魯士組成的聯軍。6月12日,拿破侖率領12萬軍隊準備攻下比利時,但聯軍似乎並不準備重溫噩夢。
由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軍統帥布呂歇爾指揮的聯軍準備在荷蘭擊潰拿破侖。布呂歇爾指揮了利尼會戰,而威靈頓公爵則在滑鐵盧附近的聖讓-德蒙等候著拿破侖,準備阻止他進入比利時。拿破侖分散兵力擊敗了布呂歇爾,但這卻是他犯下的第一個戰略錯誤。隨後他下令軍隊向威靈頓公爵準備的防禦線挺近,並將火炮放在第一線準備拖垮敵人的防守線。威靈頓公爵則下令士兵臥倒,讓法軍認為聯軍已經撤退。在此期間5000人組成的法軍騎兵突襲英軍陣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擊退。
到了傍晚,法軍的形勢急轉直下。布呂歇爾率普軍趕到戰場,聯軍兵力轉為優勢,並立即開始反擊。拿破侖這時已無後備兵力,預定的援軍未能趕到。法軍難以抵禦,從而全線崩潰,拿破侖逃離戰場。
這就是滑鐵盧戰役造成的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一個後果:終結了拿破侖的軍事霸權。
拿破侖窮途末路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進入法國尋找拿破侖。7月1日,布呂歇爾佔領了凡爾賽宮,一周以後路易十八復位。拿破侖曾有過最後的掙扎——乘船逃往美洲。但他最終被偷聽到他的計劃的英國人抓了回來。於是,昔日的歐洲主人被流放到了距離非洲只有幾百公里的聖赫勒拿島,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6年。
1821年5月5日下午17時49分,拿破侖·波拿巴去世,享年51歲。據在他去世時身邊在場一些人的回憶,拿破侖最後留下的話是:法蘭西、軍隊、何塞菲娜。
儘管拿破侖本人要求將其埋在巴黎,但英國可不想把他樹立為一個神話,於是下令他的遺體不得離開聖赫勒拿島。直到1840年,在路易·菲利普一世的要求下,他的遺體才被運回法國。
維也納談判逆轉
拿破侖的第一次流放標誌著維也納會議的開始。這次國際性會議召開的目的之一是恢復拿破侖戰爭前的歐洲邊境線,並解決由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導致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包括重新調節各列強的權力,使他們能夠相互平衡並保持和平。這次國際性外交會議的指揮棒掌握在英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手中,也就是導致拿破侖流亡到厄爾巴島的第6次反法同盟中的4大強國。法國由外交大臣塔列朗代表,他先前曾經代表路易十八參加了《巴黎條約》的議定。塔列朗負責將理論上的戰敗國法國的勢力範圍擴大到反法同盟中最弱勢的幾個國家,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撒丁王國等。
拿破侖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以及後來在滑鐵盧戰役中「百日王朝」的慘敗並沒有阻礙維也納會議的談判,但對塔列朗率領的代表團卻造成了嚴重傷害,因為那時他幾乎已經要實現所有的談判目標。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中的慘敗使得在戰前幾天簽署的《最終議定書》沒有受到任何阻撓便得以實現。1815年11月,第7次反法同盟成員國迫使法國簽署了第2次《巴黎條約》,規定了7億法郎的賠款金額,並以發行公債的辦法在5年內還清,賠款還清以前,聯盟各國派兵駐紮在法國東北要塞,法國只能保留1792年的疆界。拿破侖的百日王朝最終葬送了塔列朗的輝煌功績。
埋下德國的種子
拿破侖戰爭的結束為歐洲勾勒出一幅新的版圖,將一些國家的邊境線倒退到20年前,比如法國。這場戰爭的另一個戰敗國,丹麥因支持拿破侖而丟掉了對挪威的統治權,後者改由瑞典統治,從而形成了瑞典-挪威聯盟,這個聯盟一直保持到1905年。
另一方面,俄國吞併了大部分波蘭、芬蘭和比薩拉比亞地區。而其他戰勝國則大都擴大了疆域。英國保留了戰略要地馬耳他島、錫蘭(現在的斯里蘭卡)和開普殖民地,從而確保了對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要道的控制權。
但是,拿破侖戰爭給歐洲版圖以及這個大陸的未來在長期內帶來的最大變化卻是促進了德意志聯邦的發展。
德意志從神聖羅馬帝國的近300個領地和國家合併成了39個國家。這些國家在普魯士和奧地利的領導下組成德意志邦聯。1871年,德意志帝國正式宣告成立。
西班牙被歐洲排斥
佩德羅·戈麥斯·拉夫拉多爾是維也納會議上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多七世的代表。會議上西班牙要求法國就給其造成的巨大損失進行賠償。但是,由於戈麥斯·拉芙拉多爾缺乏外交經驗,西班牙代表團屢次缺席晚宴或社交活動,加之西班牙能給戰勝國提供的條件有限,以至於西班牙最終淪落到談判的次要位置。維也納會議結束以及拿破侖徹底失敗後,西班牙沒有得到任何土地割讓,更沒有在收復美洲領土上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因為英國拒絕支持費爾南多七世代價高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