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稱號壓了中國一百年 叫的最響的國家日本!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有關於那個黑暗、戰亂、屈辱的年代。歷史的車輪馬不停蹄地向前,在碾過那條似乎泥濘的彎路之後,已經不太願意回憶起那段對於周秦漢,幾千年的華夏民族來說最為不堪的一段歲月。「東亞病夫」,就像是千斤重的擔子壓在國人的身上,久久,久久地使國人抬不起頭。
然而,知曉恥辱因何而來才能是國家不斷強大,才能避免新中國重蹈當年的覆轍。
晚清時期,一直處於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入超」地位的中國引起了已經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想要急切進行資產掠奪和擴張的資本主義列強在爭取和中國進行平等貿易遭到拒絕後,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舊中國便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首先是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本就是荼毒國人,企圖使國人失去戰鬥力的玩意兒,偏偏上至官員將軍下至士兵百姓,一群人對這種毒品上了癮,導致大量白銀外流,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和英法等國相比,中國武器,軍事水平本就落後,再加上「洋鬼子」的毒品侵略,中國在列強面前被打得是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
英法開了頭,美,俄,日等國全湧上來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次敗仗下來簽了一份又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滿清王朝是錢也賠出去了,地也割出去了,甚至連關稅自主權都雙手奉上給了列強,這樣,中國徹底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壓搾的對象,給他們干苦力的奴隸,他們統治中國的傀儡,他們手中的提線木偶。每年給它們連本帶利地向他們繳納巨額賠款,還要被「洋鬼子」從心底裡瞧不起,「東亞病夫」代替了「大唐盛世」。
這個屈辱的外號竟然還是我們的鄰居,日本那個彈丸小國叫得最響!這對於一個曾經萬國來朝的泱泱大國,是怎樣的奇恥大辱!
有識之士當然不甘心就此沉淪,他們開始了一系列的救國運動。可是,對於中國落後的認知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最開始的洋務運動為首的官員們代表著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完全沒意識到中國落後的根源正是他們拚命維護的封建制度,換湯不換藥的改革不會成功。李鴻章竭盡全力練出來的北洋水師,在日本艦隊的攻擊下全軍覆沒,悲壯的犧牲下,是救國無望的悲哀與絕望。
戊戌變法同樣悲壯,六君子肝膽塗地卻仍沒有改變中國在資本主義列強眼裡是「東亞病夫」的事實。當孫中山認清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時,腐朽落後的中國人已變得近乎麻木,他們似乎安於奴隸的命運不再想接受新的事物。於是,革命變得異常艱難,比清政府的軍隊更難攻克的,是百姓的內心,是百姓拒絕接受新事物,對新的制度一無所知的迷茫與困惑,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失敗了,敗給了頑固的守舊勢力,敗給了難以消滅的封建殘餘。
此時,「東亞病夫」從某種意義上講已不是蔑稱,看中國社會的黑暗,民生的凋敝,統治的腐朽,國人的麻木,「東亞病夫」難道不更像是那時的中國的真實寫照嗎?民主,科學,對於那時的中國民眾來講是多麼陌生的字眼!
政治,經濟的落後導致了文化,體育事業的落後。奧運會時,中國作為一個人口,面積大國,竟然連運動員都難以派出。還記得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運動員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參加奧運會,有的沒有自己的撐桿,有的筋疲力盡已無法參賽,可想而知,中國的成績有多麼慘淡。事後,外國人畫了一幅諷刺中國人體育全世界倒數第一的漫畫:幾個身穿馬褂,留著長辮子的中國人,上面是黃色的中華帝國的國旗,而那幾個中國人,頭頂上頂著幾個碩大無比的鴨蛋......多麼刺眼的諷刺!
列強對中國的鄙視不言而喻!
國內社會的黑暗,統治的腐朽,百姓的麻木,外面列強不斷施壓,無休止地剝削,內憂外患的窘境,逼著中國人自己不得不認同「東亞病夫」這個事實,當時的中國,恰似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國家,這樣一個國家,如果不是當時的先進人士有著一拼到底的無畏精神,又怎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