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盟軍是如何評估進攻日本本土的風險?

解密:盟軍是如何評估進攻日本本土的風險?

日本歷史故事

解密:盟軍是如何評估進攻日本本土的風險?

沒落行動(英語:Operation Downfal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軍所醞釀的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計劃。後由於日本在廣島和長崎遭受兩次核打擊,同時蘇聯也對其宣戰,而於8月中旬無條件投降,計劃遂告取消。、

空中威脅

美軍情報部門起先估計日本軍機數量約在2500左右。在沖繩戰役中,日軍平均每次自殺攻擊所給美軍造成的損失約為兩死兩傷,而九州可能會更糟。在沖繩,為了攻擊水面艦隻,日軍飛機不得不在開放海域進行長距離飛行;而在九州,它們只需飛過陸地後再飛很短的一段水上距離即可抵達目標。情報部門逐步認識到,日本正在傾全力組織神風攻擊,並且採取了有效手段來在特攻前保存這些戰機。對於神風飛機的數量,陸軍於1945年5月的評估為3391架,到8月增至5911架;海軍部門在同年7月的預測值為8750架,8月則增至10290架。應注意海軍的評估把訓練用飛機也包含在內 。

盟軍針對神風攻擊還制定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即「大藍被」計劃(Big Blue Blanket)。計劃包括用更多的戰鬥機代替航母機庫中的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以及將B-17轟炸機改裝為航空雷達警戒飛機——類似於今天的空中預警機。尼米茲還提出了一個佯攻計劃,即在真正進攻前幾周,先派一隻艦隊到登陸點附近引蛇出洞,待日本大批自殺式飛機撲來時,他們就會發現那些目標並非有價值的、脆弱的運輸艦,而是從艏到艉以防空武器武裝的戰鬥艦艇。

針對日本空中打擊的主要防禦力量將來自之前在琉球群島集結的大批戰鬥機機群。佔領琉球後,美國空軍第五軍、第七軍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迅速進駐該島,並因應可能的對日本土攻擊進行了大幅加強。作為入侵準備,對日本機場和運輸動脈的有計劃轟炸在投降前夕即已展開。

地面威脅

從1945年4月起的連續三個月中,盟軍情報機關已經注意到日本本土防禦部隊的增長,包括在九州補充了五個師。但是預測仍然樂觀,認為到11月時九州的兵力只能達到35萬。這個估計由於在7月又發現四個師被打破——並且有跡象表明數量還在增加。到8月預計總數達60萬。Magic所破譯的日軍密碼指出在九州南部的部署部隊到九個師,三倍於早先估計。實際上這仍然是偏低的估計。

關於日本在九州島的備戰軍力於7月中旬陡增的情報給太平洋和華盛頓都帶來強烈的衝擊。1945年7月29日,威洛比首次指出4月的估計認為日本有能力在九州部署6個師,但也有部署10個師的潛力。「頭六個師已經現了形,」他評論道,「但還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如果照此勢頭發展,它將可能「發展到一個敵我雙方達1比1的比例,這顯然不是決勝之法。」 日本在九州的軍力部署導致美國的戰爭計劃者們,尤其是馬歇爾將軍,開始考慮對奧林匹克行動進行大幅度修改,或乾脆以其他的進攻方案代替。

化學武器

受風向和其他因素影響,若盟軍使用毒氣攻擊,日軍可能受到重創。這樣的攻擊將迫使日軍放棄坑道和洞穴,因為在這些地形中瓦斯將更容易發揮作用。

雖然日內瓦公約禁止化武的使用,但當時的美國和日本都不是簽字國。儘管美國曾保證決不會首先發動化學武器戰,日本卻已在戰爭早期對中國使用過毒氣。

由於當時日本已喪失使用空中或長程火炮投射毒氣彈的能力,盟軍不是太擔心日本會使用化武進行報復。1944年由Ultra破譯的情報指出,日本對其自身報復美國使用化武的能力表示懷疑,日軍軍官被告知,「必須謹慎,不要給美國行化武攻擊的口實」。

  核武器

根據馬歇爾的命令,約翰·E·赫爾(John E. Hull)少將研究了對日本土進攻時戰術核武器的使用(即便在日本遭到兩次核打擊之後,馬歇爾也不認為日本會立即投降)。萊爾·E·西曼(Lyle E. Seeman)少校的報告稱,到X日時可提供最少7枚原子彈用於打擊防禦部隊。西曼建議美軍應等待「至少48小時」再進入受打擊區域;但由於此時對放射性塵埃的風險尚缺乏認識,如此短時間的等待必將導致美軍士兵遭受嚴重的核輻射傷害。

這套核打擊方案將動用到多少核武,曼哈頓工程的參與人之一肯尼迪·尼科斯曾有過如此描述:「對日入侵計劃已然進入決勝階段(指即將要按照計劃去實施),一旦登陸決戰真的打響,則我們至少需再提供15枚核彈以支持作戰隊伍 。」至於攻擊手段,他接著又提到:「使用離地1800至2000尺進行空中爆破的手段最良,可將本級(指核爆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核彈的爆炸殺傷威力發揮至最大,同時又能盡可能減少放射性沉降物的下落以使登陸部隊能夠盡快進入作戰區域執行佔領。 」

  其他目標

由於認識到日軍主力集中於九州,聯合參謀部當時也考慮過其他目標,如四國及本州北部的仙台、大湊等地,或乾脆繞過第一步、直接進攻東京。本州北部的防守相對脆弱,但若由此攻擊盟軍將失去大部分陸基空中支援(B-29除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日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