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搶奪英國霸權?二戰時英美的相愛相殺史

美國如何搶奪英國霸權?二戰時英美的相愛相殺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如何搶奪英國霸權?二戰時英美的相愛相殺史

  導讀:英美之間霸權的交接,曾經被不少人奉為世界史上一個罕見的特例,認為它為後世大國之間和平解決此消彼長所帶來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範式。然而,當我們透過兩國盟友表象去追究這場興替的實質,卻發現兩者交替依然是通過戰爭實現的。

19世紀德國的首相俾斯麥曾經有言:「英美兩國之間特殊的歷史淵源,可能將成為未來最為重要的地緣政治。」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歷程,證明了這位鐵血宰相的先見之明。在一般人看來,美國人在這兩次戰爭尤其是二戰中對英國的幫助——從最初的給槍給錢,到後來親自上陣,的確夠義氣。不過,對於美國盟友的這番「義舉」,很多英國人並不領情。套用丘吉爾的話說,他的美國朋友在二戰中「不放棄任何一次肢解大英帝國的機會」。那麼,看似為盟友兩肋插刀的美國,到底是怎樣把刀插在盟友肋骨上,並最終借此從英國手中接下世界霸權的接力棒的呢?

  首次「上位」沒成功

縱覽世界各大國的興衰史,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所有最初的霸權挑戰者都沒能成為日後的全球領袖,而處於次強地位的大國卻大受其惠而登上了霸主之位。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德比之爭,便宜了荷蘭、英國等一票後起之秀。坐山觀虎鬥者總是笑到最後,英國在17世紀漸露霸相之後,一直致力於挑動歐洲各霸主之間互鬥,自己則從中漁利,可謂是運用這一歷史規律的行家。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右一)和英國首相勞和·喬治(左一)和法國總理克裡孟梭在一起。

然而,時至20世紀,英國人卻悲哀地發現這套規律被用在了自己身上——為了制衡另一近在咫尺的挑戰者德國,英國不得不在美洲實行戰略收縮,而原本已經在工業實力上超過英國的美國乘機填補了其權力真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加速了這個過程。大戰過後,英美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美國從英國的債務國上升為債權國。一戰時,英國的債務累計達12.85億英鎊,主要來自美國,而同時英國還借給盟國約14.19億英鎊。

但是,俄國革命爆發後,新生的蘇維埃政府拒絕償還以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欠下的債務,但美國卻要求英國全額償還債務。過慣了不差錢日子的英國可是被急壞了。

身為債主的美國覺得搶班奪權的時機終於來了。於是在分配戰後利益的巴黎和會上,「貿易自由」和「民族自決」成為了美國總統威爾遜極力揮舞的兩桿大旗。這些主張表面上看是理想主義,但實則卻都是衝著英國去的。因為身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帝國,貿易自由將消解英國商品在各殖民地「本土作戰」的優勢,至於民族自決,則乾脆是想將英帝國肢解。

手握金融財權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支撐,按說美國人的計劃本是完全之策。不過,兩次世界大戰間期英美博弈的最終結果,卻證明了「薑還是老的辣」。在表面上逢迎美國人的同時,英國為維護其霸權及時實行了一系列應對之策,其中最見成效的殺手鑭就是曾被羅斯福詬病為「舊時代古董」的「帝國特惠制」,該制度要求英國下屬的各殖民地以英鎊作為貿易的基準貨幣,帝國內部各地區之間進行低關稅的自由貿易,對外則徵收高達30%以上的高關稅。此政策一出,可是坑苦了美國,到1924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佔了當時世界總量的48%,此時整個世界市場驟然向其關閉,美國經濟頓時陷入失速的危機。到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英國已有重新扳回一局的架勢,當年英國的工業產量與1932年相比提高了50%,工人的平均實際工資上漲20%,工作時間減少10%。整個三十年代甚至被英國人稱為「黃金時代」,而美國此時仍然深陷大蕭條之中苦苦掙扎。美國在兩次大戰間期對英國的「搶班奪權」,似乎已經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島嶼換軍艦」

然而,英美之間的鬥法,卻引來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後果——英國率先倡導「帝國特惠制度」宣告了世界原有全球金融秩序的解體,德日等既缺原材料又找不到市場的國家加速走向法西斯化。二戰的爆發,打斷了英國恢復元氣的黃金時代,英國不得不被重新拖入戰爭的泥潭。

由於兩次大戰間期英美之間那段暗戰的歷史,美國對於英國的落難,最初表現出了出奇冷漠。當納粹的兵鋒直指英倫三島,英國本土面臨淪陷時,羅斯福政府曾經一度確信英國將在戰爭中失敗,並決定不出手相幫。他曾經通過加拿大給丘吉爾帶話,希望英國海軍在本土淪陷後「10%去南非,20%去印度,20%去加拿大,50%去新加坡」。這一提案的背景是英國曾計劃德國萬一在本土登陸,將移師加拿大繼續抗擊納粹。羅斯福卻「建議」英國將主要兵力龜縮到印度洋,這顯然是在委婉地警告英國人不要把戰火燒到美洲,從而破壞美國此時所奉行的孤立主義政策。

事實上,除了外交警告,美國人甚至還準備過更狠的「後招」。早在二戰之前,美國就曾秘密制定了「彩虹」系列計劃,該計劃認為一旦開戰,且英、法、荷戰敗,美國就要毫不客氣地接收這些國家在西半球南緯10度以北的殖民地島嶼和港口、基地,「以保證西半球不受納粹的威脅」。

在認識到英國早晚要喪失西半球大多數殖民地後,英國最終做出了一個最精明也最無奈的選擇。1940年,羅斯福派出私人特使多諾萬上校前往英國,這位上校則帶回了英國政府的一個口頭承諾——如果美國願意將其海軍中閒置的舊型號驅逐艦提供給英國使用,英國願意將西半球北部島嶼及基地轉讓給美國。這就是二戰中著名的「島嶼換軍艦」協議。獲知此消息的美國人欣喜若狂,在幾經討價還價之後,8月13日,羅斯福致電丘吉爾,同意拿出50艘驅逐艦和其他一些裝備,從英國手中「租借」紐芬蘭、巴哈馬、牙買加、聖盧西亞、特立尼達等英國在西半球北部的大部分島嶼。

「島嶼換軍艦」協議的潛台詞殊堪玩味。表面上看,丘吉爾為了美國的50條「破船」,不惜讓渡西半球的大部分島嶼,是不折不扣的「虧本買賣」,但從深層次看來,該協議實則是英美之間在二戰前期所達成的一次重大妥協,英國通過這種方式將其勢力徹底而體面地撤出西半球,默認了美國主張一百多年的「門羅主義」政策。而美國人則相應地願意在二戰中對英國持以同情的態度。有趣的是,這層意思丘吉爾在其向國民做出解釋時其實早已明言了,他宣佈,其實英國只用了巴哈馬、牙買加等6個島去交換美國的驅逐艦,而其他島嶼則是「贈借給好朋友美國的禮品」,以感謝美國的慨然相助——大英帝國是在用西半球的霸權賣美國的人情。

痛宰盟友沒商量

如果說英美之間對於西半球霸權的交接,還是英國在無奈之中主動做出的選擇的話,接下來這對「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則無異於一次「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痛宰。

一戰後挑戰英國未成的教訓,讓美國認識到想要在經濟上挑戰英國的霸權,不僅要在量上對其完成超越,更要侵蝕其優質資產。因此,當1941年美國通過旨在向英法等國參戰國供應武器裝備的《租借法案》時,特意為英國「量身定制」了一個附加條款:「英國在獲得美國的援助之前,必須出售所有在美國有價值的企業。」此規定意味著英國不得不向美國賤賣大量的在美優質產業。當英國政府對此提出抗議時,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國政府卻認為這種犧牲是必需的。」當年1月,美國財長摩根索向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證實說:「為了籌款償付過去的訂貨———他們(英國政府)已同意在以後12個月內把英國公民在美國擁有的美元財產、不動產和證券全部售出。」通過貌似慷慨的《租借法案》,美國在經濟上完成了對英國敲骨吸髓的壓搾。

剝削英國的實際經濟利益,還不能滿足美國的胃口,美國人更想要瓦解英國自一戰之後賴以與美國抗衡的「帝國特惠制」系統。這項工作是從美國開始考慮親自參戰時開始的,最終也以美方的完勝告終——1941年8月,英美簽訂《大西洋憲章》,憲章第三條規定「他們(英美)尊重所有民族選擇他們願意生活於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權利;他們希望看到曾經被武力剝奪其主權及自治權的民族,重新獲得主權與自治」,第七條則說:「他們希望促成所有國家在經濟領域內最充分的合作,以促進所有國家的勞動水平、經濟進步和社會保障。」誰都不難看出,這兩個條款正是美國在一戰後提出的「民族自決」和「貿易自由」兩項原則的翻版,這些條款曾經被英國極力反對過。

條約已簽訂,說幹就幹的美國人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在貿易方面,越過貿易壁壘的美國商品在全球排擠英貨,戰爭結束時,英國商船總噸位由名列世界第一降至美國的三分之一。而美國商品輸出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中所佔比重從1937年的12.8%上升到1947年的32.4%,成為世界最大商品輸出國。

在政治上,為了讓英國永遠喪失再搞「帝國特惠制」的希望,美國以民族自決為旗號堅定地開始執行對英帝國肢解工作。對於《大西洋憲章》中民族自決的條款,丘吉爾事後曾試圖將其解釋為僅適用於從軸心國桎梏下獲得解放的歐洲國家,但美國政府卻決意將英國殖民地包括在內。尤其是對於英國在東方的最大利益中心印度,美國幾乎是強迫著英國接受了當地獨立主義者在戰爭結束後獨立的要求。

對於美國壓搾英國的種種手段,丘吉爾曾經在開羅會議對羅斯福露骨地示威,稱英國雖不想要得到任何新的領土或基地,但打算保持他們原來所有的一切,還放言「不通過戰爭,就不能從英國奪去任何東西」。

然而,丘吉爾沒有認識到的是,美國確實是在通過戰爭奪取英國作為霸權國家的所有東西——只不過在這場戰爭中,這位掠奪者是以英國盟友的面目出現的。

英美之間霸權的交接,曾經被不少人奉為世界史上一個罕見的特例,認為它為後世大國之間和平解決此消彼長所帶來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範式。然而,當我們透過兩國盟友表象去追究這場興替的實質,卻發現兩者交替依然是通過戰爭實現的。也許正如丘吉爾所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在平靜中接受霸權衰落的現實,任何帝國的解體都是戰火炙烤下做出的無奈選擇,這的確是「大國的悲劇」,也是屬於人類的悲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