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初期蘇軍失敗新解:蘇軍的麻痺幫了德國人忙
蘇德戰爭是一場決定人類命運的大戰,這場大戰開始於「巴巴羅薩」計劃。傳統觀點認為:「巴巴羅薩」計劃完全是德國人的陰謀詭計,蘇德戰爭初期完全是德國人以強凌弱。蘇軍在開戰後,國土迅速淪喪、損失巨大,就是此論點的最好證明。然而在70年後,隨著各種資料的不斷被解密,對「巴巴羅薩」計劃新的分析也是層出不窮,本文就是其中一種新的解釋,僅供讀者參考。
主觀麻痺鑄大錯
「巴巴羅薩」是陰謀不假,但其襲擊能夠成功,與其說是德軍做得好,還不如說是蘇軍的麻痺幫了德國人的忙。戰前,蘇聯不止一次地收到來自各方面的情報和預警,其數量之多、頻率之高、都令人頗為驚異。但更令人驚異的是,如此之多的情報,卻未引起蘇聯對時局的重視。
1941年5月下旬,德國鐵路部門每晝夜開出100列軍車,在2周內就有47個德國師(包括28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被運往蘇聯邊境。而與此同時,滿載著蘇聯糧食、石油、礦石及各種物資的火車,仍源源不斷地從蘇聯運往德國。6月14日,蘇聯塔斯社還發佈了這樣一則消息:「根據蘇聯方面的材料,德國和蘇聯一樣,始終不渝地遵守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因此,關於德國打算撕毀條約準備進攻蘇聯的一些傳說是毫無根據的….」
如果說這是由於德軍假象的掩護讓蘇聯產生錯覺的話,那麼下面的例子就不能簡單歸咎於錯覺了。6月6日,蘇聯邊防部隊總部發佈公報說,在蘇聯邊境附近大約集結了8個德國集團軍。整個邊境的氣氛都證明:戰爭已經迫近。卡累利阿地區,邊防戰士發現在國境線對面出現了數量眾多的德軍軍官。德軍在波蘭境內建起了大量瞭望塔。即使在平時,這些舉動都會引起邊防軍的足夠重視,而此時,蘇聯依然無動於衷。6月17日,德國偵察機在波利亞爾內附近的北方戰線上空低空飛行,蘇聯高射炮兵甚至可以看見機身上的符號,但他們卻一炮未發。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時蘇軍接到的大多是「不受任何挑釁影響」之類的命令。
既然德國在邊境的舉動蘇聯認為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麼除了這些「物證」以外,「人證「能不能讓蘇聯人警覺呢?6月18日,蘇聯一個邊防分隊接收了一名德軍士兵。這個高個子的年輕德國士兵喝醉酒時打了一名軍官,因為怕被槍斃才跑到蘇聯方面。他告訴蘇軍指揮員費久寧斯基上校,戰爭很快就要開始了!6月22日清晨4時,德國軍隊將沿著整個邊境發起進攻。看到費久寧斯基將信將疑的樣子,德國兵急了:「上校,到6月22日早上5點鐘,如果您發現是我騙了您,那您就把我槍斃!」費久寧斯基見狀,便毫無猶豫地把情況上報給第5集團軍司令員波塔波夫將軍。但是,這位將軍叼著煙斗懶洋洋地說:「沒有必要相信這種挑撥,也沒有必要使部隊進入戒備狀態,因為那樣做會搞成一場虛驚。」這個事件並不是孤證!6月19日,蘇聯第87邊防支隊抓獲了6名德國間諜,他們準備潛入扎波卡納的格魯多地區,試圖在那裡的森林地區建立秘密基地,以對比亞韋斯托克地區和沃爾克韋斯特地區進行偵查,並在戰爭爆發後組織佔領和破壞橋樑。更直接的證據來自於戰爭爆發前夜,6月21日22時,希特勒通過廣播向全體參戰德軍官兵發表了進攻蘇聯的文告!當晚23時,德軍第74步兵師222步兵團士兵阿利夫列德.利斯科夫越過了利沃夫地區的邊防線進入蘇軍哨所,他告訴蘇軍,6月22日凌晨4時,德軍將發動進攻!此時,德軍炮兵已進入發射征地,步兵也已經出發….
情報終於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該消息立即被報告給烏克蘭軍區邊防軍的首長,隨即層層上報,最後到了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手中。作為名將的朱可夫自知情報非同小可,立即向時任國防人民委員的鐵木辛哥和斯大林本人作了報告。而斯大林對此的第一反應卻是:「也許這個逃兵是德國將軍們送來的,是為了挑起衝突吧!」但朱可夫堅持認為情報屬實。隨後,經過全體政治局委員審慎地討論和研究,斯大林才最後同意發出這樣的命令:命令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西部、基輔、敖德薩各軍區的前線部隊、立即做好準備,抗擊德國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而當鐵木辛哥最終下達武裝力量進入戰鬥準備的命令時,已經是6月22日0點30分,蘇軍只剩下180分鐘時間準備戰鬥了….由於通信設備受到破壞,一些軍區得到命令時「巴巴羅薩」已經開始了,很多人甚至已經永遠無法接到命令,因為他們在戰爭開始時就犧牲了!
盲目樂觀是禍根
儘管斯大林本人及其幕僚也認識到遭受德國攻擊的可能性,但由於對於紅軍實力的過度自信,令蘇聯對邊境危機一直重視不夠。到1941年初,斯大林越來越高估蘇聯的實力,領袖的這種情緒也使蘇軍上下的輕敵情緒不斷蔓延。戰前蘇聯宣稱:任何針對蘇聯的侵略都會被輕易擊退。這種觀念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開戰時,蘇聯邊界的部隊幾乎都沒有進入警戒狀態,甚至在已遭受攻擊時還在向高層請求許可才允許反擊。
當然,斯大林的這種自信來自於蘇聯自身的實力。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快速工業化使其工業產量提升到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隨著機械化風潮,30年代早期紅軍也發展出一系列現代化的作戰理論(如,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並在1936年將其頒布為全軍的作戰原則。蘇聯大規模的軍事動員體制可以使紅軍人數一直穩定增加,能投入比德國更多的軍隊到前線。儘管計算蘇德雙方在「巴巴羅薩」行動階段特定地區的軍隊分佈相當困難,特別是大多數德軍的名單都包括許多還未參戰的後備軍人,但陸續披露的資料數據表明,1941年蘇聯紅軍在整體上是有優勢的!
當時,蘇軍的坦克高達2.4萬輛,其中有超過一半分佈在西部的五個軍區。而德軍擁有的坦克約5200輛,只有約60%參加了侵蘇作戰。對此,俄羅斯歷史學家梅烈尤科夫給出了一組更為詳盡的數據:6月22日,入侵蘇聯的德國及其盟軍有166個師,42601門火炮,4171輛坦克,4806架飛機;而其面對的蘇軍則有190個師,59787門火炮,15687輛坦克和10743架飛機。蘇聯還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T-34型坦克和速度最快的BT-8型坦克、口徑122毫米的A-19型火炮甚至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火炮,特別是當時蘇聯軍事工業設計的100%的坦克和87%的飛機都已經現代化了。這些數據的披露,使蘇聯官方宣傳機構曾宣稱的德軍「絕對優勢」不攻自破。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當時蘇聯決策層為何會盲目自信,戰略思想嚴重失誤了….
蘇聯在1938年原本採取的戰術是:以標準的線狀防線緊連其他國家,步兵部隊會在防線上挖戰壕、構建堅強的防禦工事,而坦克則會配合步兵行動以提供支援。然而1940年法國戰役的結果對蘇聯造成了極大的震撼——當時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國陸軍居然不到六周就被德軍徹底擊敗!蘇聯對此進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資料並不全面;因此,結論自然也就不能切中要害。蘇聯認為,法國的崩潰是由於過度依賴戰線防守而缺乏裝甲部隊支援所造成的。因此,蘇聯決定取消塹壕防守戰術,改將步兵部隊集中為大規模機動隊伍的戰術。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到31個龐大的機械化軍團,以確保每個軍團的規模都比德軍的裝甲軍大。而在南方的烏克蘭地區,蘇聯集結了大量的軍隊,準備在戰爭爆發後對德軍進行戰略包圍——在摧毀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後迅速向北攻佔波蘭,包圍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包圍圈裡的德軍不久後就會被消滅,如此一來,納粹德國必敗無疑!這種設想聽上去頗為宏大,其實是在缺乏對對手實力客觀評估基礎上得出的盲目方案。
此外,在30年代的大清洗時期,大量具備經驗的紅軍技術人員和指揮官被殺害。三分之一的紅軍軍官被處死或流放西伯利亞,改由大批具備「政治經驗」卻毫無作戰經驗的軍官替代。五名元帥中有三名遭到處決(其中包括著名的圖哈切夫斯基),三分之二的軍、師級指揮官也遭遇同樣悲劇(朱可夫甚至都被假槍斃過好幾次)。1941年,蘇聯紅軍的軍官有75%任職未超過一年。紅軍軍團級指揮官的平均年齡比德軍師級指揮官小了12歲。1941年,大多數蘇聯單位在戰爭爆發時狀態渙散,部隊部署十分分散且毫無日常戰備;部隊間經常無法聯繫,也缺乏運輸工具進行有效地戰力整合;技術裝備同樣問題多多,蘇聯紅軍雖擁有數量眾多的先進火炮,但很多炮居然沒有配彈藥!而且因缺乏運輸工具,無法迅速部署….坦克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但人員極其缺乏經驗;後勤支援、維修保養更是不堪;蘇聯空軍雖然數量龐大,但大多數戰機是伊-15、伊-16這類老舊戰機,先進戰機(如:米格-3和拉格系列)數量稀少;與德軍不同的是,蘇聯紅軍只有很少的飛機擁有無線電,少數裝備了無線電的飛機也是故障頻發,同時由於缺乏加密設備,無線電通信可以被德軍輕易竊聽到。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巴巴羅薩」一開始,戰況就完全倒向德軍方面。
閃擊之後局勢轉
儘管蘇聯指揮部於6月22日0點30分對邊防部隊發出警告,但德軍的突襲仍然效果明顯。突襲帶給蘇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的敵軍數量之多、配和之緊密以及自身迅速而巨大的損失。約有320萬德軍地面部隊投入作戰,還有數十萬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意大利的軍隊,芬蘭也從北部發起了進攻。開戰後數周,德軍所擁有的機動性和殲滅戰的先進戰術理論、近乎完美的通信技術以及因不斷勝利所帶來的自信心,使得其戰果不斷擴大;而蘇聯所採取的戰術,則導致了災難性的結果!蘇軍機械化軍團不但沒能擊敗德軍裝甲師,還受到德國空軍俯衝轟炸機的密集攻擊,損失慘重;蘇軍坦克兵經驗不足,加上嚴重缺乏備用零件和後勤支援,出現了驚人的故障比;步兵部隊放棄掘壕戰術後,在機動性低又沒有坦克支援的情形下,根本無法在戰場上靈活調度。
蘇軍雖然在對抗德軍的同時進行了大規模增援,但由於半年內的人員損失高達450萬人,到1941年底,其人數只保持在400萬人左右。德軍的攻勢也使許多蘇聯境內的親法西斯勢力和分裂勢力死灰復燃。6月22日,立陶宛便發生了反蘇暴動,大約3萬立陶宛人加入納粹的行列。隨著德軍向北方的攻勢進展,這股風潮很快蔓延到愛沙亞。到1941年秋,蘇聯方面「紅軍強大無敵」的宣傳基調,已變為「準備戰爭的時間不足」、「德軍的攻擊太過突然」等等。但蘇聯的情況並未變得更糟,因為此時德軍同樣遇到了問題,這,就是後勤!
戰爭開始於乾燥的夏季,這是最適宜德軍行動的季節。在最初數周,德軍突襲並殲滅了大量的蘇軍。但當冬季來臨時,蘇軍已經恢復了一定的實力,而德軍的攻勢則開始受阻。德軍在經歷漫長的戰鬥後,卻無法取得足夠的補給,尤其是石油的缺乏注定了他們不可能達成預定目標。德軍遇到了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進攻頂點」問題!(關於「進攻頂點」問題,請參閱我去年轉發的相關文章,離經以道注)事實上,這種困境甚至在對蘇開戰前就已被德軍的後勤部門所察覺,但他們的警告卻被德軍高層忽視。德軍入侵蘇聯的計劃,本質上是盲目的!整個計劃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5周內,蘇聯紅軍便會徹底崩潰,到時德軍將能取得完全的戰略自由,只需為少數機動單位補給必要的石油便能佔領整個蘇聯。因此並不需要擔心5周後的補給問題。這一假設的基礎是1940年的蘇芬戰爭時蘇軍的表現。然而,德軍忘記了蘇芬戰爭是在特定環境下發生的,依據特定環境下發生的情況做出的作戰分析放到蘇聯廣袤的國土上,顯然不能具有說服力。而從蘇德戰爭的實際情況看,德軍的這一假設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開戰後第一周,德軍便推進了482公里,但其補給線很難跟上進攻的速度。其中最大的瓶頸是蘇聯的道路狀況,在波蘭的道路尚稱良好,但深入蘇聯後路況便極為糟糕;同時由於鐵路軌距的差異,蘇聯境內的鐵路網即便未被破壞,也無法馬上投入使用,除非等到相同軌距的火車生產出來….因為情報失誤,在地圖上標示出來的大部分公路,實際只是粗糙的土路,甚至根本沒有鋪設完成,一旦下雨立即泥濘不堪;就算有公路,也往往因為缺乏保養而路況奇差,或者因為破壞而必須翻修。為了應對這些始料不及的情況,當時缺乏半履帶車輛的德軍不得不使用大量騾馬,這使得後勤速度更難以跟上進攻速度。此時,天氣也成為了他們的敵人,德國人原計劃在1941年冬天到來前佔領莫斯科,結果過早到來的嚴冬讓「閃電戰」神話徹底破滅。
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補給問題一直是懸在德軍頭上的達摩克斯劍。隨著戰爭不斷深入,本身「家底深厚」的蘇聯紅軍在付出血的代價後逐漸成長了起來;而飽受後勤之苦的德軍則在漫長艱苦的戰鬥中不斷被消耗精銳….此消彼長之下,法西斯德國最終走向了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