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慘痛代價的反思和警醒
一、真正瞭解蘇聯衛國戰爭史實的前提
二戰中,納粹德國憑借其閃電戰、俯衝轟炸、坦克集群等新戰術的運用,憑借其黨衛軍對於信仰的狂熱和執著,稱雄於歐洲大陸。戰後,同盟國為了掩飾自己曾慘敗於德軍的尷尬和低能,無限誇大德軍裝備的數量和質量;蘇聯為了提振民族自信,誇大德軍損失、縮減蘇方損失。於是,曾經的歷史真實,被戰勝國共同掩蓋甚至歪曲,種種人造神話因此應運而生。
隨著歲月流逝,當年的檔案逐漸解密,越來越多的歷史真相漸漸浮現在我們面前。
個人認為,欲瞭解被塵封多年的歷史真相,需要對固有知識進行推陳出新,需要閱讀專業水平較高、有一定聲譽的作者所著的建立在客觀分析解密檔案基礎之上的新作。這是真正瞭解蘇聯衛國戰爭史實的前提。
二、強調事項
本文側重於蘇德戰爭中蘇德軍隊在兵力、裝備、傷亡方面的對比分析。
三、蘇德戰爭前蘇德前線軍隊的兵力和裝備
1、蘇德戰爭前(1941年6月22日前)蘇德前線軍隊的裝備
坦克:
蘇軍部署在西部邊境戰區的坦克15687輛(全國總數為25000多輛),其中1500輛為T-34坦克和克伏重型坦克。
德軍東線部署3650多輛坦克和突擊火炮(其中包括230輛無法發射炮彈的指揮車)。350輛坦克由北非的隆美爾指揮,二個後備師300輛坦克於1941年冬投入東線,即使算上芬蘭86輛坦克、羅馬尼亞60輛坦克、匈牙利160輛坦克,蘇軍仍居絕對優勢。
作戰飛機:蘇軍部署在西部邊境戰區作戰飛機11000多架(全國總數為19000多架),其中3719架新式戰機在性能方面同德軍當時最先進的M-109相當;而1941年6月22日前,德軍東線部署的M-109最多不超過500架。德軍能夠用於進攻蘇聯的戰機總計為1830多架。此外,德軍還擁有300多架芬蘭戰機、400多架羅馬尼亞戰機。
大炮迫擊炮:蘇軍59787門,德軍43000多門。
2、蘇德戰爭前(1941年6月22日前)蘇德前線軍隊的兵員數量
蘇聯部署在西部邊境陸軍、空軍兵員271.9萬人,海軍21.6萬人,內務部隊15.4萬人,預備役軍人和延期服役者120萬人。截止6月22日,投入西部邊境第二梯隊77個師中的16個抵達前線,使陸軍人數新增20.2萬人,總兵力達到430萬人(未計海軍)。
德軍部署在邊境地區的陸軍250萬人。
3、總結
蘇軍坦克數量大約是德軍4倍。
蘇軍飛機數量大約是德軍4倍。
蘇軍兵員數量大約是德軍1.6倍。
可以說,在蘇德戰爭開戰前,蘇軍無疑居絕對優勢地位。這是斯大林認為希特勒應該懼怕蘇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斯大林準備先行進攻德軍的物質保證。
四、蘇軍熱衷於軍隊數量、忽視軍隊素質,為開戰後的慘敗打下伏筆
由於忽視軍隊素質培養,1941年前3個月內,蘇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為4-15.5小時、總飛行時間(包括在學校中的飛行時間)大多不超過30小時;反觀德國空軍,飛行員總飛行時間一般不低於450小時。蘇軍坦克駕駛員駕駛實習時間一般為5-10小時,並未達到熟練駕駛所需的至少25小時。
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空軍汽油供應不足,航空學校的教官和飛機的數量不足,無法提高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和總飛行時間。
很多朋友誤認為蘇聯紅軍只是在開戰第一年戰鬥素養較低。其實不然,因為在其後幾年中上述狀況並未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即使在蘇德戰爭的最後一年,德國空軍仍將對蘇東線作戰視為戰時訓練場,飛行員只有在東線完成實彈射擊和150小時最低限度的飛行時數後,方有資格和英美戰機進行空中格鬥。
五、兵員素質低下、指揮素養欠缺,導致蘇軍裝備大量損毀和戰鬥人員大量傷亡
以蘇方宣稱大獲全勝的普羅霍羅夫克坦克大戰為例,擁有8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蘇聯禁衛軍第五坦克集團軍和擁有27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德國黨衛軍第二坦克軍團交戰。德軍損毀5輛坦克、損壞5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蘇軍損毀33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損壞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斯大林為此大為光火,但因隨後出於宣傳目的需要將此次失敗視為勝利,蘇聯禁衛軍第五坦克集團軍指揮官因此而逃過一劫。
甚至在柏林戰役接近尾聲之際,在蘇軍兵員數量和武器裝備均居絕對優勢形勢下,戰術優勢仍然屬於德軍。朱可夫統帥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強攻賽羅夫斯克,雖經充分的炮火準備,仍未有效制敵,因為德軍已提前撤至高地反向斜坡並用猛烈火力迎擊衝鋒的蘇軍。
由此可見,直到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還有相當數量的蘇軍指揮官沒有學會如何作戰,只能以己方消耗換取敵方消耗最終贏得勝利,包括名滿天下的朱可夫。真可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
關於人員傷亡數量,在蘇聯時期可謂研究探索的禁區。蘇聯解體後,隨著一些檔案的解密,一些蘇聯專家為了將分析錯誤降至最低,採取基於分析傷員每月的變化情況以確定每月受傷和陣亡人數間的對比關係的統計方法,得出結論如下:
1941年至1945年間,蘇軍陣亡、傷病和意外死亡、被俘人數為2240萬人,加上被俘期間死亡的400萬官兵,蘇軍死亡總數達到2640萬人。德軍死亡總數為260萬人。人員死亡比例10:1。
除軍人之外,蘇聯平民死亡1700萬人。
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死亡總數4340萬人,幾乎是德國死亡總數650萬人的7倍。
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不可否認,任何一種統計方法都難免會產生誤差,我也無意說上述數據就一定準確。
之所以寫出來,目的是警醒我們不要忘記失敗導致的慘痛代價,不要忘記為了和平英勇抗擊外敵入侵的民族先烈!
因為我們同樣遭受過外敵入侵,因為我們同樣有過不堪回首的慘痛經歷。
落後就要挨打。
落後就意味著需要用更多的血肉方能築起民族挺立的長城!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談論過去的傷痛,可以提示我們永遠不要忘記:
軍強,國必盛!
強軍,實為民族復興的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