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強大”的意大利:曾與法國爭奪東歐”霸權“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繼承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內的歷史雖然是相似的,並使它們互相接近,但它們的情況不久便有了差異。蘇俄被掠奪,被排斥,被猜疑,並且還被人害怕,因為它奉行的信條促使當年神聖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對立情緒更加強了,而且它從未喪失它潛在的大國地位。民族主義的土耳其清理了奧斯曼帝國的遺產,趕走了入侵者,按照西方模式把自己改造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小小的民族國家。希臘力圖乘土耳其削弱的機會攫取利益,正像波蘭乘機從俄國那裡攫取利益一樣,從1919年到1922年之間它也曾有過短時期的向東方擴張的夢想。但安納托利亞的沿海地區顯然是一條它所不能逾越的寇松線。它又一次只能以執行巴爾幹政策為限,它的外交政策只能再一次與它北方的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打交道。
希臘、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在反對保加利亞的修改和約主張方面有著共同利益,正如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反對匈牙利的修改和約主張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一樣。但是也有某些不同之處。在保加利亞和它的戰勝國之間是有紐帶的,就匈牙利說來則沒有;保加利亞的戰勝者之間的分歧也比小協約國之間的分歧大一些,因此巴爾幹協議一直到1934年才締結。保加利亞和它的戰勝國之間的紐帶主要是它和南斯拉夫的紐帶。斯坦博利斯基的政策是建立一個以南方斯拉夫民族的統一體為基礎的巴爾幹聯邦,雖然在他尚未向這一目標邁進前就被趕下了台,但這一理想卻仍然深深地銘刻在保加利亞人的心中。巴爾幹漩渦的中心與其說是在保加利亞,還不如說是在馬其頓,馬其頓是一個迄未明確規定的地區,南斯拉夫、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邊界線部在這裡會合,這裡的利益衝突是三角形的衝突。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的馬其頓提出了民族統一的要求,「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的總部就設在保加利亞,儘管它本身就是這一組織的最大受害者。納伊條約給保加利亞帶來的最大損失是失去了西色雷斯,所以它不斷地向希臘提出要求,希望通過亞歷山德羅波利斯或類似的港口而取得通往愛琴海的出口。但是南斯拉夫同樣也對希臘提出南進的要求,要求取得薩洛尼卡而濱臨愛琴海,這就是多年來兩國關係搞不好的原因。
但是,正像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關係最終取決於德國和俄國的正面壓力或反面吸引力一樣,多瑙河和巴爾幹半島國家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它們自身所能決定的。在1914年以前,巴爾幹的政治是受奧匈帝國和俄國支配的。在1918年以後,俄國的勢力一度消沉;但是隨著奧匈帝國的消失,視奧匈帝國為宿敵的意大利立刻接過奧匈帝國所扮演的角色,成為東南歐的支配勢力和干擾因素。墨索里尼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歐洲政治中所表現的那一套浮誇和挑釁性的言行可以和從前威廉二世皇帝或拿破侖三世媲美,也可以作為阿爾卑斯山北面的那個更重要的獨裁者即將登台表演的前奏。意大利在東南歐的政策始終是有害的。因為它追求的那種機會主義的霸權計劃是它自己的力量所難以實現的,一種與法國爭奪威望的政策,其目的和效果只是使衝突激化,並促成新的仇恨。
象希臘一樣,意大利也懷有以損害土耳其而在愛琴海擴張勢力的目的。在1911-1912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戰爭中,它佔領了多德卡尼斯群島和羅得島,初步實現了它的目的。它的保證是要在土耳其從利比亞全部撤走後它才撤出這些島嶼,所以它就能繼續佔領它們,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又給它造成了更進一步瓜分土耳其的機會。根據1915年的倫敦秘密條約,意大利將取得安納托利亞的阿達利安部分和多德卡尼斯群島的全部主權,儘管過去意大利曾一再否認它企圖吞併希臘的島嶼。根據1919年的維尼齊羅斯-蒂托尼協定,意大利同意將多德卡尼斯群島割讓給希臘,並在英國割讓塞浦路斯島以後在羅得島舉行公民投票,這個協定應與塞夫勒條約同時生效,根據這項條約。意大利可以在安納托利亞取得更大部分土地。但是隨著土耳其的基馬爾復興,意大利佔領安納托利亞的美夢和希臘一樣被粉碎了。它在1922年宣佈,由於塞夫勒條約失效,維尼齊羅斯-蒂托尼協定也相應無效,根據1923年的洛桑條約,它終於取得了多德卡尼斯群島的主權,雖然在它的近東投機中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收穫,但也足夠令它滿意了,其代價則是造成土耳其和希臘的長期失和。
繼承奧匈帝國的遺產是意大利政策的更迫近和更緊急的目標。它提出的收復領土方案是「特蘭特和的裡雅斯特」。實際上這是指勃倫納邊界線和亞得裡亞海的控制權。據1915年的倫敦秘密條約,意大利已取得了勃倫納邊界線,這一收穫還以戰略需要為理由而得到巴黎和會的確認,然而此舉所意味的,不僅是收回意大利人的特蘭提諾,而且還取得了純屬德意志人的南蒂羅爾或上阿迪傑,劃定的邊界線還把新成立的奧地利共和國置於意大利的軍事處置下。下列情況也說明了奧地利的脆弱,儘管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對南蒂羅爾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實行了無情的非民族化政策,這是戰前奧地利在特蘭提諾的政策所無法比擬的,卻並未造成兩國關係的長期交惡,這在大小相差無幾的國家間是罕見的,而且也並未妨礙奧地利之成為意大利的衛星國。
控制亞得裡亞海包括兩個不同目的,控制阿爾巴尼亞和控制伊斯特拉及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海岸。阿爾巴尼亞處於東歐的重要戰略地位,是西歐和巴爾幹之間的歷史通道之一,又由於擁有發羅拉良港而控制了通往亞得裡亞海的奧特朗托海峽。阿爾巴尼亞的脫離敵國而獨立對意大利是關係重大的,正如低地國家的獨立對英國的關係重大一樣。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阿爾巴尼亞於1912年宣佈獨立,當時為各大國所接受,認為這比塞爾維亞和希臘瓜分它好,也因為那時奧匈帝國和意大利都決定要建立一個阿爾巴尼亞緩衝國。1913年各大國又進而承認阿爾巴尼亞為主權公國,像比利時那樣在大國保證下實行中立。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它的這個中立地位並未得到確認,意大利的政策則迅速把這個緩衝國轉變成為橋頭堡。意大利於1914年11月佔領發羅拉,根據1915年的倫敦秘密條約它是可以得到這個港口的,並把阿爾巴尼亞作為它的保護國。巴黎和會又提出由意大利對阿爾巴尼亞實行委任統治,但意大利於1920年交還了委任統治權,主要是因為艾哈邁德·貝·索古在較小範圍內成功地扮演了穆斯塔法·基馬爾的角色,成為反對外國干涉的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力量的領袖。根據1920年的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協定,意大利從阿爾巴尼亞撤軍,只保留控制發羅拉灣的薩贊島。同年,阿爾巴尼亞獲准加入國際聯盟,關於它的中立化問題則沒有再提起。
阿爾巴尼亞的邊界是在1921年確定的。與此同時,協約國各大國宣佈,侵犯阿爾巴尼亞的邊界或獨立「均可構成對意大利戰略安全的威脅」,如果阿爾巴尼亞由於其獨立受到威脅而向國際聯盟的行政院提出呼籲,各大國將「建議委託意大利恢復阿爾巴尼亞的領土邊界」。意大利因此就等於收回了在事態緊急時對阿爾巴尼亞的委任統治權益。實地勘測阿爾巴尼亞邊界線的工作直到1926年方才完成,在核定邊界過程中,以意大利為一方與南斯拉夫和希臘為另一方的兩者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利益衝突,這就給法西斯政府第一次堅持意大利的權力和威信的機會。1923年,意大利利用一個參與希臘-阿爾巴尼亞邊界勘測工作的意大利將軍被謀殺的事件,向希臘提出了最後通牒,繼之以對科孚島的轟擊和佔領,該島是地中海最重要的戰略據點之一,自1864年以來就已中立。這一暴力行為標誌著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的首次國際表演,給希臘人的心靈上留下了持久難忘的印象。容忍波蘭攫取維爾納這時所得到的後果便是,一個大國首次蔑視國際新秩序和國際聯盟。
按1915年的倫敦秘密條約,意大利基於戰略理由將繼承奧匈帝國,佔有的裡雅斯特、戈裡齊亞、伊斯的利亞和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一半。以及阿爾巴尼亞的發羅拉,這樣就使七十五萬南斯拉夫人處於意大利的統治之下。這個政策的必然結果是,意大利強烈反對將塞爾維亞擴大成為一個亞得裡亞海的南斯拉夫國家。意大利的要求在巴黎和會上打了折扣,把未解決的阜姆緩衝區問題作為待處理問題,由於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於1920年簽訂了拉巴洛條約,最終將阜姆建為自由市。德國用了二十一年時間才消滅了但澤自由市,而且付出了引起歐洲大戰的代價;意大利卻只用了四年時間就把阜姆自由市消滅了。這說明一個戰敗的德國和一個勝利的意大利、一個果敢的波蘭和一個削弱了的南斯拉夫之間的實力的差別,也反映了1923年和1939年的歐洲大國群之間的形勢不同。法西斯政府的初步成就之一就是接收鄧南遮的遺產,將阜姆實際上併入意大利,南斯拉夫在1924年被迫同意對這塊領土實行分治,意大利取得了主要利益。
因此,由於和約的安排,意大利在東歐佔有了重要陣地,使它能夠推行一種積極進行干涉和製造分裂的政策,這是左右巴爾幹半島和多瑙河流域政治的決定性因素,一直到意大利被納粹德國的勢力壓倒才失去其優勢。
當前的意大利只能向東採取行動[墨索里尼干1924年在卓姆協定以後所說],事實是:我們的西邊是一些業已定型的民族國家,對他們,除勞動力外,我們是沒有什麼可供輸出的,……所以可供意大利和平擴展的路線是在東方。
意大利的政策有四個相互關聯的目標:擴大真正的保護關係,北是奧地利,東是阿爾巴尼亞;孤立並分裂南斯拉夫,它不僅是鄰國,而且還是巴爾幹國家中的最強大者,意大利要在北部煽起克羅地亞問題,在南部挑起馬其頓問題;支持要求修改和約的國家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從而反對南斯拉夫的盟國法國作為東歐的支配者。為謀求達到這些目標,意大利不僅玩弄外交手腕,而且還秘密地給其他國家的法西斯主義和恐怖主義集團以津貼,又非法地違反和約偷運軍火。1928年1月發生了森特·戈特哈德事件,其中也牽涉到意大利向匈牙利私運機關鎗,1933年1月希爾滕貝格的奧地利軍火工廠的社會黨工人揭發了一起類似的私運步槍和機關鎗事件,目的地或許不只是匈牙利,而且還有奧地利的祖國保衛團。意大利支持並資助馬其頓的恐怖主義組織「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和克羅地亞的恐怖主義組織「烏斯塔沙」。1929年「烏斯塔沙」的領導人巴維利奇被迫從南斯拉夫逃亡,「烏斯塔沙」和「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結成了正式聯盟。此後巴維利奇大部分時間就住在意大利或匈牙利。法西斯意大利的國際革命政策於1934年以殺害南斯拉夫的亞歷山大國王而達到最高潮。
意大利的急進政策首次是在1926年暴露的,當時墨索里尼拒絕了法國和南斯拉夫提出的由法國、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締結三國條約以穩定巴爾幹局勢的建議。1926年11月,意大利和阿爾巴尼亞簽訂了一項友好與安全條約,英國駐地拉那公使認為該項條約與阿爾巴尼亞的獨立是不相容的,因此引起了一場為時達一年的危機。1927年4月,意大利和匈牙利又簽訂了一項友好與仲裁條約。南斯拉夫便於1927年11月11日和法國簽訂了一項友好與仲裁條約作為回報,這樣法國與小協約國之間的聯盟關係便告完成。意大利接著於1927年11月22日和阿爾巴尼亞簽訂了防務聯盟,這是意大利控制阿爾巴尼亞的軍事和經濟組織日益增強的公開表現。意大利於1928年又同土耳其和希臘簽訂了友好條約,它希望以此鞏固它在東地中海的勢力。對土耳其來說,這是對它於1925年同蘇聯簽訂的條約的再保險,同時也想防止意大利的擴張主義要求;對希臘來說,它可用於對南斯拉夫施加壓力,以求解決薩洛尼卡爭端。但是土耳其和希臘並未消除它們對意大利帝國主義的疑慮,它們對安納托利亞要求和多德卡尼斯群島以及科孚島等往事也並未淡忘;當意大利努力促成的作為東地中海三角關係第三方面的希臘-土耳其和解終於在1930年實現時,事實證明的是,它並不是意大利策劃中的工具,而是維持東歐現狀的最持久保障。
土耳其在1932年加入國際聯盟,這是它作為一個保守國家的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在希臘和土耳其共同領導下,巴爾幹的團結趨向這時取得了新的勢頭,也可以作為制止巴爾幹國家在法國和意大利體系之間分崩離析的一種反應。建立非正式巴爾幹會議的六個巴爾幹國家是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和土耳其,從1930年到1933年它們每年舉行會議。它們未能達成任何持久的政治協議,因為保加利亞要求修改和約,拒絕簽訂任何涉及承認現狀的一般巴爾幹條約。走向巴爾幹團結活動的唯一成果是1934年由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希臘和土耳其簽訂的巴爾幹公約,四國相互保證其邊界不受巴爾幹國家的侵略,也不受巴爾幹國家聯合另一大國對締約國的侵略。後一條款很快就揭示巴爾幹國家的相互依賴並不能超越於它們各自對非巴爾幹大國的依賴之上。土耳其對公約便有限制,它堅持它沒有為羅馬尼亞而同俄國作戰的義務,因為有1925年的俄土條約;希臘也堅持它並無同任何大國作戰的義務,所指的大國是意大利。公約對其他兩個巴爾幹國家的參加還是敞開大門的,但它們不參加。阿爾巴尼亞的不參加已經損害了此項公約作為對抗大國的統一陣線的性質了。阿爾巴尼亞曾經表示過要加入的意向,因為它在1931年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擺脫了意大利的羈絆,所以不再續訂1926年的條約,但是到了1934年,意大利又恢復了對它的控制,足以禁止它參加這一公約。保加利亞的不參加使巴爾幹協議出現了一種象小協約國一樣的純然是反對修改和約論者的面貌,失去了它作為處於萌芽狀態的巴爾幹聯邦的性質,而把一個處於關鍵地位的持不同意見的國家丟下來作為大國的立足點。然而保加利亞的孤立又完全不像匈牙利那樣徹底。它對南斯拉夫提出了最大的領土要求,但它同南斯拉夫的關係卻又時壞時好,在1933年和1934年,後一種傾向竟然那麼顯著,致使希臘和土耳其都為之吃驚。巴爾幹協商這一結構在1934年鼓勵了由維爾切夫和格奧爾基耶夫發動的保加利亞政變,他們終於取締了「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並加強了與南斯拉夫的聯繫。但博裡斯於1935年又推翻了維爾切夫,這意味著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恢復友好的政策將由旁人完成,而且還涉及到其他方面。
從1930年到1934年,意大利在東歐的勢力逐步到達全盛時期,與此同時,法國和意大利兩個體系之間的競爭卻趨於暗淡與消沉,首先是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然後是德國的復興。這些原因產生的趨勢便是多瑙河地區也和巴爾幹半島一樣都在走向聯合,只是不那麼明顯,也不那麼成功。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是在多瑙河流域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之間不斷謀求新的經濟合作,以接受當前存在的邊界為基礎,此種合作由於世界危機而顯得更需要了。奧地利於1931年提出要同德國締結關稅同盟,以改善它的經濟地位。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激烈反對,而且挫敗了這一計劃,其理由是關稅同盟必然導致結成被禁止的政治聯盟。意大利也加入了法捷的反對行列,這是法國和意大利在東歐利害關係上的首次趨向一致,在此後三年中,意大利便在確立自己對奧地利的控制權。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一個以塔迪厄為名的多瑙河國家關稅優惠計劃以取代奧-德關稅同盟,這將加強法國在中歐的影響,但在德國和意大利的反對下這一計劃被破壞了。意大利與德國有一個共同點,即反對法國勢力在東歐擴張,它與法國也有一個共同點,即反對德國勢力在東歐擴張。
1933年2月,希特勒在德國登台兩個星期後,各小協約國簽訂了一個「組織公約」,根據這一公約,它們將原來的雙邊聯盟條約續訂為永久條約,建立了一個常設外長理事會來統一它們的外交政策。這是小協約國聯合一致的高潮階段。一個月以後,墨索里尼建議由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簽訂一項四強公約,這將以一個由大國組成的共同指導機構來正式替代法國在東歐的霸主地位,而法國在這個機構中處於少數地位,俄國則被排除在外。四強將促進和約的修改,並逐步承認德國、奧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在軍備上可以獲得平等待遇。此項計劃是意大利爭取威望、修改和約以及與法國爭霸的政策的合乎邏輯的結果。它受到小協約國和波蘭的強烈反對,法國人則成功地刪去了計劃的要害部分,所以最後於1933年6月簽訂的四強公約已失去其最初的特點而平淡無奇了。正如奧德關稅同盟計劃預示著德奧合併一樣,四強公約也預示了慕尼黑協議。不過那時法國和它的盟國還有能力躲避它們所擔心的威脅,而意大利卻無力去改組並掌握「大國的一致」,像德國在五年後所作的那樣,所以它只能退而求之於要求修改和約的東歐諸小國的聯合了。
東歐結構在1934年發生了根本性動搖。1933年,陶爾斐斯為謀求避免德國納粹革命的影響,便如法炮製,採取了一個在國際事務中常用的步驟,暫時停止了奧地利議會政府的活動,奧地利獨裁製的忠誠支持者是施塔倫貝格的祖國保衛團,這個組織接受意大利的津貼,是奧地利的親意派,正如奧地利納粹黨是奧地利的親德派一樣,陶爾斐斯自己也謀求意大利的庇護。在1934年2月,通過短暫的內戰,他鎮壓了社會民主黨人,終於把奧地利變成了一個法西斯國家。他得到墨索里尼的支持和鼓勵,後者對奧地利的社會民主黨人也很不滿,因為他們揭發了希爾滕貝格的醜聞。一個月以後,奧地利便同意大利和匈牙利簽訂了羅馬議定書,規定了在政策問題上的相互協商和經濟上的合作。這是意大利對其多瑙河衛星國的政策獲得的成功,防止了組成一個反對德國的共同陣線。1934年7月,當納粹黨在奧地利發動暴動並殺害了陶爾斐斯時,意大利在意奧邊界上部署了四個師,宜稱它要保衛奧地利的獨立。這是兩次大戰之間意大利威力在東歐到達頂峰的時刻。此後由於它在非洲和西班牙浪費兵力,它的力量便趨向衰退,等不到四年,它就只能接受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併。
可是,法國和意大利爭霸東歐還有最後一次的暴力行動。法國在1934年的政策集中在建立與意大利的和好關係以對抗德國,這就涉及解決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之間的宿怨。南斯拉夫頗為恐懼地看到意大利對奧地利的控制加強,這是同意大利對阿爾巴尼亞的控制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形成了從三方面包圍南斯拉夫的威脅,就像後來德國相繼包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那樣。南斯拉夫在1923年和1934年7月先後聲明,如果意大利軍隊進入奧地利,南斯拉夫軍隊也將跟蹤而入。法國想與意大利達成諒解的企圖促使法國和南斯拉夫之間的關係也趨向冷淡。1934年10月,南斯拉夫的亞歷山大國王乘船前往馬賽會見法國外長巴爾圖,就在那裡遇刺了。他此行的目的也就隨著他的死亡而消逝,不管他此去是要告誡法國,在保衛奧地利的任何國際安排中南斯拉夫必須與法國、意大利享有同等權利,或是要把巴爾幹公約的前景告知法國,或是與巴爾圖計劃的東歐公約有關。這次暗殺暴露了意大利的巴爾幹政策的本質:這是意大利和匈牙利庇護克羅地亞恐怖主義者的果實,它是在意大利和匈牙利的領土上組織的,謀害後意大利又拒絕引渡帕韋利奇或將他交付審判;案件的曲折說明了對南斯拉夫的攻擊是統一行動,因為兇手本人就是「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的一名保加利亞成員。法國關心的是要防止國際反響,深恐危及它自己、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之間的和好關係。因此它對南斯拉夫施加壓力,要它別控訴意大利,又爭取到使意大利不袒護其衛星國匈牙利作為交換條件,這樣國聯行政院才取得了一項妥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