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戴高樂為什麼拒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戴高樂在擔心什麼?
歐洲共同體是怎麼?戴高樂為何拒絕英國加入?
謀求歐洲的統一已經是一個相當悠久的歷史了,有些人想要使用強大的武力促成,但終將失敗。經過了二戰的摧殘,虛弱不堪的歐洲找到了一條有經濟聯合入手解決歐洲統一問題的新途徑。隨著歐洲煤鋼聯營、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以及經濟共同體先後成立,一個統一強大的歐洲似乎即將出現。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法國總統戴高樂卻在1963年、1967年連續兩次否決了英國加入歐共體的申請,將英國擋在了歐洲統一的大門之外,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戴高樂有以下三點顧慮:
1.英國「光榮孤立」的傳統可能會影響歐洲一體化建設
「光榮孤立」政策是指英國意欲維持歐洲大陸列強之間勢均力敵的局面,使之互相制衡。1896年,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裡在一次宴會致辭上提出:「英國不應該加入特定的同盟或集團,而應該保持行動自由,以操縱歐洲大陸均勢」,這標誌著英國「光榮孤立」政策的全面出爐。
表面上看,「光榮孤立」下的英國以英吉利海峽為天塹,冷眼旁觀於歐陸霸權棋局之外。如果歐洲大陸的混戰勢均力敵,英國則泰然處之;但如果一個霸主出現,英國就會仗劍遠征,力圖恢復舊有秩序。但實際上,英國奉行「光榮孤立」是其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出現。只有在歐陸維持均勢局面的情況下,英國才可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海權優勢不斷向外擴張,以便在更大範圍內建立屬於自己的霸權。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英國雖然已放棄「光榮孤立」,但該政策的核心內容卻被繼承下來了,所以當歐洲大陸在二戰後出現聯合趨勢時,英國表現出了深深的忌憚和警覺。為此英國一方面倡導建立一個更大的自由貿易區,以減弱歐共體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拉攏瑞典、丹麥等國成立七國自貿區,以達到抗衡歐共體的目的。
所以在英國因自身經濟發展需要而選擇加入歐共體的時候,戴高樂始終認為英國加入歐共體雖然短期內助長了歐洲統一力量,但長期來看卻是一個隱患。也就是說,提振經濟的「現實主義」使英國主動與歐共體聯姻,但維持歐陸均勢的「傳統主義」又使英國成為了歐共體內部一個極不穩定的存在。
2.對英美特殊關係的擔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失去巨額財富和顯赫地位的英國制定了依附美國的政策。因為在英國當權者看來,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能與蘇聯抗衡的只有美國,而不是一個已經衰弱的歐洲。所以與美國建立特殊關係後,英國一是可以實現謀求西歐第一把交椅的設想;二是可以確保國際體系符合自身利益,使經濟上最重要的國家和地區均處於西方的有效監控之下。
英美特殊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國在核領域、軍事領域、宣傳領域的合作以及彼此對某些行動的公開支持。所以戴高樂擔心,在英美特殊關係之下,居於從屬地位的英國將是美國的「特洛伊木馬」,即美國將通過英國控制歐共體,所以戴高樂給英國列出了其加入歐共體的條件,那就是與美國徹底劃清界限。但這是英國難以接受的,所以英國接連兩次被歐共體拒之門外。
3.擔心法國的主體地位被削弱
戴高樂在開創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後,為響應民族復興的呼聲和維護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地位,開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該政策的立足點是使歐洲成為歐洲人的歐洲,即實現歐洲聯合。在戴高樂歐洲聯合的構想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基本點,一是以法國為中心,二是法德結成緊密的聯盟。對此,戴高樂曾有過明確表述:法國復興要先於歐洲復興,只有當一個不受牽制的、完全獨立自主的法國處於領導歐洲的地位時,歐洲才能實現真正的聯合。但當英國加入歐共體以後,法國一家獨大的地位將受到挑戰,所以戴高樂設置種種前提條件,一再否則了英國的申請。可以說只要戴高樂住還在愛麗捨宮,英國就絕對不可能加入歐共體。戴高樂曾經說道:「英國有朝一日會加入歐共體的大家庭,但毫無疑問,那時我將不在任了。」
而當戴高樂在1969年辭職後,英國加入歐共體的道路果真變得平坦了。繼任戴高樂出任法國總統的蓬皮杜認為繼續把英國關在歐洲統一的大門之外是不明智的,所以在英國放棄英美特殊關係和改變免稅進口農產品的政策後,終於在1973年1月正式加入了歐洲共同體。
但英國加入歐共體後的表現卻驗證了戴高樂的某些擔憂,比如在加入歐共體後的第三年就舉行脫歐公投、拒絕使用歐洲統一貨幣歐元以及拒絕建立財政穩定聯盟等,而在2016年,英國更是以公民投票的方式選擇退出歐盟。英國既想通過歐共體借力發展經濟,又想以法德制衡者的身份來換取美國的青睞和展現大國地位。可以說,漫長的歷史積澱和戰略文化傳統,將使英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扮演歐洲聯合的攪局者角色,如何整合一個撕裂的歐洲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