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疑云:希特勒是如何讓青年人擁護他的
對納粹運動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定義:極權主義的、國家主義的、種族主義的。它們都反映了這一運動的重要特徵。但納粹運動還有另一個根本屬性,即這是一場青年運動,青年人是納粹運動的主體。在通向納粹的道路上,德國青年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3年納粹攫取德國政權時,希特勒的首席「建築師」、後任裝備部部長的阿爾貝特·施佩爾27歲,蓋世太保頭子海因裡希·希姆萊32歲,約瑟夫·戈培爾35歲,都是青年人。年紀稍大一些的是赫爾曼·戈林,也不過40歲,希特勒本人到這一年四月也才44歲。根據戈培爾統計,「納粹黨領導層的平均年齡和中層幹部的平均年齡都是34歲」,德國當年的全國平均年齡是44歲。納粹運動一開始就成為一場年輕人的專政。
德國青年投身納粹運動並非挑唆、指使和蒙蔽的結果,它有著強大社會基礎。20世紀之初,德國青年在柏林附近成立了一個帶有漫遊性質、叫做「候鳥登山協會」的青年俱樂部,這場運動也被稱為「候鳥運動」。其理念就是反對日益強盛的工業文明,回到自然與土地的懷抱。
候鳥運動是德國青年運動的先驅。它迅速演變為社會運動,因規模越來越龐大,理念出現分化,1907年該運動分裂。到一戰前夕,德國青年運動演化為全國性運動。1913年11月成立了一個名義上統一的「自由德意志青年聯盟」,發表「邁斯納宣言」——「出於自己的目的,在自己的責任面前,自由德意志將以其內在的真實性塑造自己的生命,為了這種內在的自由,青年在任何情況下都參與到一個共同體中」。
雖然運動與納粹無關,但運動所宣示的土地觀念與「血與土」的文學觀念一致,共同體意識又與德國國家主義思潮高度吻合,實際上已經具備了納粹運動的基本要素。尤其「一戰」以後,這些青年們根本不對戰爭失敗的原因進行反思,戰後成長起來的大多數青年成為狂熱的國家主義分子,僅少數人成為和平主義者。納粹運動興起之後,1926年成立的希特勒青年團——德意志勞工青年聯盟收編了其它青年右翼組織,德國青年進而又蛻變為狂熱的納粹分子,成為製造德國動亂的主要力量。
希特勒青年團公開號召共產黨青年:「……公開站到我們德國工人青年團(即希特勒青年團)這邊來,同我們一起為反對舊制度、舊秩序、陳腐的一代而鬥爭吧!」大批青年倒戈加入「青年團」。1929年紐倫堡黨代會上,希特勒告訴三萬名狂暴的衝鋒隊隊員:身上的褐衫是光榮的象徵,未來將會有數百萬人希望穿上它。希特勒曾經規定,只有納粹黨員才能加入衝鋒隊,衝鋒隊成為一支不折不扣的黨衛隊。
德國青年們之所以熱衷加入這種集體化、准軍事化的隊伍,除了經濟衰退無所事事外,衝鋒隊統一的制服和納粹徽章給他們帶來尊嚴感,而長筒靴更能帶來權力和統治的慾望以及心理上的滿足感。這種不加控制的青春慾望,很快演變為暴力和獸行。
在柏林衝鋒隊中,近90%的人都在30歲以下,他們集合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凝聚成一支洋溢著軍國主義、理想主義和反社會的青春「暴徒隊伍」,嚴重衝擊了德國的社會秩序。
納粹思想還滲透到了軍隊中。1930年,德國國防軍有三名年輕軍官在軍隊中宣傳納粹理論,表示今後將支持納粹黨篡奪軍權的行為——國家軍隊的軍官公然表示支持一個政黨,軍隊的任務不再是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墮落為政治的掮客和黨派的主人」,變成實現希特勒野心的政治打手。
自由主義是國家主義、專制主義的天然敵人。獨立和理性的思考,是維護思想自由和人格尊嚴的有力武器,它不依附於權威,也不屈服於權力。但德國青年為了虛妄的國家主義理想,為了滿足幻覺中的種族主義想像,他們自動拋棄了歐洲古老的自由主義傳統,甘願臣服於領袖意志之下,反對理性思考,不容忍任何異議。他們的口號是「衝鋒隊,前進!掃清街道!殺死猶太人!」製造了大量的社會動亂事件。
在1933年納粹掌權前,青年團的人數大約為10萬人,到了「二戰」前夕,則高達887萬人,其中包括10至14歲的德意志男孩女孩。他們的入團儀式「充滿了宣誓和祈禱,充滿了對元首、祖國的忠誠和服從的莊嚴勉勵」。青年團的座右銘是:「元首,下命令吧!我們服從。」
德國青年擺脫了青春的羈絆,奔向的卻是死亡,不僅濫殺無辜,在「二戰」中陣亡的約900萬軍人中,大部分都是青年,更為可悲的是:幾乎第三帝國犯下的所有罪行都留有德國青年的身影。臭名昭著的罪犯魯道夫·赫斯、海因裡希·希姆萊、阿道夫·艾希曼等等,都曾經參加過青年運動。
整整一代德意志青年,在他們洋溢的青春裡分泌出了法西斯主義的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