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為何和白色聯繫在一起?源於波旁王朝復辟
在中國的辭書上,通常是這樣解釋「白色恐怖」的:「指在反動政權統治下,反革命暴力所造成的恐怖,如大規模的屠殺、逮捕等。」(《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然而,這類恐怖,為什麼與自然界的一種顏色「白色」聯繫起來呢?
一般認為,「白色恐怖」這種說法源自法國,最初它產生於法國大革命期間,而到了波旁復辟王朝時期,它的意義更加明確,在更大範圍內使用,並為歐洲其他語言所吸收。波旁王室的旗幟是綴有百合花的白旗,故波旁王室施行的恐怖事件,在白旗飄揚的情況下發生的恐怖行為一開始就被稱為「白色恐怖」。
復辟王朝
在法國歷史上,自「白色恐怖」一詞產生後,最為臭名昭著、影響最大的兩次「白色恐怖」,發生在波旁復辟王朝時期。
波旁復辟王朝是外力強加給法國的一個王朝:1814年3月31日,俄普反法聯軍進佔巴黎,拿破侖於一周後退位。路易十八獲得反法聯軍的支持,從他的流亡地英國匆匆回國,於5月回到巴黎。在歷史上,波旁復辟王朝滿打滿算存活了不到16個年頭:從1814年5月3日到1830年8月2日,中間還要刨去拿破侖百日政變的時間(1815年3月20日至6月22日)。
路易十六有兩個兄弟,後來先後均成為復辟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八(1814、1815-1824在位)和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他們兩人在執政的策略上雖有差別,但在整體上,在恢復、維護舊政治制度方面則是基本一致的:波旁王室百合花白旗飄揚之日,正是三色旗被禁之時。《馬賽曲》不准唱!7月14日不准慶祝!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的日子1月21日被定為「國喪日」……這兩位復辟國王的統治與路易十六同樣的奢華和不理智,就彷彿法國大革命根本沒有發生過似的。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流亡到國外的法國貴族及其隨從,數目達到了六位數。這裡舉一個極普通的例子:一個流亡到德國萊茵河畔城市杜塞爾多夫的法國侯爵,隨遇而安地在那裡安頓了下來。為謀生,他幹起了鞋匠的營生,專攻女鞋的製作,並在那裡站住了腳。拿破侖打到萊茵地區,他又忙不迭地逃到另一城市,當起了裁縫。波旁王朝復辟後,這位爵爺回到了闊別20多年的祖國。在過法國邊境時,就彷彿那裡有個遙控裝置似的,使侯爵整個人完全變成另一個樣子:不再是技藝高超、隨和的手藝人,他一下子擺出一副高級貴族的高傲面孔,擺出趾高氣揚的架勢,就彷彿他根本沒有拿過錐子、拿過針似的。——法國老百姓對這類貴族的評價是「他們什麼都沒有學會,什麼都沒有忘記!」還鄉團回來了!
兩次白色恐怖
第一次白色恐怖發生在1815年到1816年。1815年6月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的消息一傳到法國,王黨分子就瘋狂行動:在馬賽,6月25-26日,50個波拿巴分子和共和派人士被殺,約200人受傷,焚燬約80所房屋。在阿維尼翁,布呂內元帥在7月24日被殺並投入羅納河中。在尼姆等地,約80名新教徒被天主教徒殺死……為審訊大批的革命者和拿破侖帝國同情者,復辟王朝設立了軍事法庭和特別法庭。當年的「弒君者」,即當年投票主張處死路易十六的國民公會議員、在「百日」中投向拿破侖的將領無一倖免。1815年8月19日,拉貝多瓦葉將軍第一個在巴黎被處決,1816年12月8日,帝國元帥米歇爾乘內被判處死刑……同時,復辟王朝進行了嚴厲的行政清洗:38個省長、115個副省長被免職,行政機關清除近6萬人。帝國的軍官12000人遭到免職而只能領半薪……
第二次白色恐怖發生在1820年到1823年。導火索是1820年2月13日夜,阿爾圖瓦伯爵(以後的查理十世)的兒子貝裡公爵遇刺身亡。這是關係到波旁王室後繼是否有人的大事——路易十八無子嗣,阿爾圖瓦伯爵有兩個兒子:長子只有一個女兒,次子貝利公爵又遇刺(他的妻子在同年9月29日生下遺腹子波爾多公爵——後被稱為「亨利五世」的波旁王朝繼承人)。這一謀殺事件加上在當時發生的多起反政府密謀又掀起新的一輪白色恐怖的高潮。
然而,白色恐怖和其他種種倒行逆施都無法延長波旁復辟王朝的壽命:1830年7月,在經歷了「光榮三日」的革命之後,「什麼都沒有學會,什麼都沒有忘記的」的貴族頭子查理十世只得捲起鋪蓋走路——波旁王朝離開了法國,一去不復返。
「白色恐怖」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
「白色恐怖」一詞的形成,是與波旁復辟王朝緊相聯繫的。隨著波旁王朝退出法國的統治舞台,以後發生的類似恐怖事件,自然不再與舊王室的白旗標誌存在什麼關聯。然而人們把「白」這種本來是一種天然的顏色,概念化、抽像化、政治化,「白色恐怖」一詞脫卻了形成時的具體關聯,約定俗成地表示本文一開頭所表明的那種意思。因此之故,在法國歷史以後發生的一個更大的恐怖事件——1871年,梯也爾政權鎮壓巴黎公社起義,僅僅在1個星期內在大街上就處決了2萬以上的巴黎公社成員——就理所當然地被稱為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