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王查理七世生平簡介 查理七世在軍事和政治上有哪些成就?
1461年7月22日(農曆1461年6月15日),法國國王查理七世逝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查理七世CharlesⅦ(Charles VII le Victorieux,1403年2月22日-1461年7月22日),法國瓦盧瓦王朝第五任國王(1422—1461年在位),被稱為「勝利者查理」、「忠於職守者查理」。他最後打贏百年戰爭,為法國在接下來幾個世紀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當1337年英法兩國統治者為王位繼承順序的糾紛而爆發戰爭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會成為世界歷史上一場罕見的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並且這場百年的戰爭會在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戲劇性轉折中走向終點。
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人在法國土地上的節節勝利充分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信息:法國所依仗的封建騎士兵團已經落後了,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英國採用的僱傭軍形式,充分發揮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一同作戰的弓箭手的作用,並利用火器的作戰方法顯得更加先進。
英王查理六世在一次次精神病發作的困擾中,又不得不一次次地看著英國僱傭兵和勃艮第「賢明者」腓力的聯軍在法國的土地上肆虐,最終不得不於1420年同英王亨利五世簽定屈辱的《特魯瓦條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佈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
受《特魯瓦條約》打擊最大的正是本文的主角查理七世。他作為查理六世的兒子,早在1417年已被冊封為王儲,《特魯瓦條約》等於剝奪了他的繼承權。1418年,巴黎被英國人佔領,他從此離開了被擁簇著成長的溫柔鄉,走上了顛沛流離的流亡道路。
當時,法國封建貴族爭權奪利中形成了兩大派系,以勃艮第派和阿曼亞克派最為強大,勃艮第派以勃艮第公爵為首,勾結英國人來與王室對抗,阿曼亞克派以奧爾良公爵為首,站在國王一方,但也利用國王來排斥異己。查理七世離開巴黎之後,逃到南方的布爾日,得到阿曼亞克派的擁戴,自立為攝政王,組織了流亡政府,並宣佈不承認「特魯瓦條約」。
在此期間,查理七世企圖同勃艮第和談,但被阿曼亞克派阻撓,當著他的面殺死了前來和談的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受制於人的查理只好忍氣吞聲,但後來他逐漸擺脫了阿曼亞克派,走上了同勃艮第派和好的道路,這成為他成功的一大關鍵。
1422年,查理六世死,查理七世即位,與此同時,英國人也擁立了亨利六世作為法國國王。法蘭西的土地上出現了雙王並立的局面,雙方大致以盧瓦爾河為分界線。缺金少銀的查理七世被迫以土地為抵押向商人借貸,以籌集軍費,但戰局仍然不利,1424年法國在韋爾納伊戰敗,1428年英軍又圍攻奧爾良。就在心灰意冷的查理七世準備退隱之時,大救星出現了。
一個洛林地區的農家女據說從13歲起不斷聽到一個神秘的聲音在呼喚她去拯救法國,她就是聖女貞德。貞德在1428年三次求見王太子,陳述她的救國大計。1429年4月,查理七世接見了貞德,給了她一支軍隊,並授予貞德以「戰爭總指揮」的頭銜。這個神奇少女不負眾望,解了奧爾良之圍,又收復了法國國王的加冕地朗斯。這年7月,查理七世實現了在朗斯加冕為王的夢想,整個法蘭西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了,英法百年戰爭剩下的內容就是法國在節節勝利中收復國土。
貞德扭轉整個戰爭局面之後,還想乘勢收復巴黎,但她落入叛徒之手,被出賣給了英國人,最後被壯烈地燒死在火刑柱上,在這過程中,查理七世坐視不救,其原因到目前仍是一個謎,這也是查理七世唯一備受後人指摘的地方。查理七世乘勝追擊,節節推進,直至1453年卡斯蒂榮一戰大敗英軍,收回了除加萊之外英國在大陸上的全部領地,結束了英法百年戰爭。
在戰爭勝利的凱歌聲中,查理七世於1425到1439年逐步取得了徵稅的永久權力,財政開始獨立。1438年頒布「布爾日國是詔書」限制教皇在法國的權力。1439年頒布奧爾良法令,建立有騎兵和步兵的常備軍,由國王本人親自統帥。1440年平息了大貴族的叛亂。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建立起來了,法國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不妨將查理七世與另一個法國國王亨利四世作一比較。他們都是在長期戰亂之中將法國帶入一個和平穩定局面之中的領軍人物。但查理七世所面臨的情況更為複雜,當時法國不但面臨外國勢力的入侵,而且國內封建領主與國王之間的權力分配尚未明確,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還經歷了多次規模很大的人民起義,法國歷史完全存在著向一個完全不同於現在所見的方向發展的可能,同英國合而為一也並非不可能。
在查理七世結束了這些紛亂之後,再經過百餘年的鞏固和定型,到了亨利四世的胡格諾戰爭時代,歷史所能改變方向的餘地已經小得多了,就這一點來看,查理七世的影響應在亨利四世之上。查理七世在本排行榜中居第8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