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路易莎:被戰爭所愚弄的奧地利女大公
約瑟芬和拿破侖離婚的直接原因並非是因為她犯有通姦罪,而是正如拿破侖所宣佈的那樣:「國家需要繼承人,政治不考慮感情」,才將她從皇后的寶座上罷黜下來,給予她「前皇后」的頭銜、年金和宮殿。得到拿破侖的御准而離開宮廷的約瑟芬,在成為皇后之後,作風與以往大相逕庭,即貞淑又忠於自己作為皇后應盡的義務,沒有改變的只有伴隨她終生的揮霍癖,可是,剛剛結婚時的約瑟芬,對於比自己年輕得多的拿破侖十分輕視,她舉止輕浮,見異思遷,是個喜歡玩弄男性的女人。
提到約瑟芬的過去,她出生於法國殖民地馬提尼克島,和一個法國貴族結了婚。法國大革命將她的這位前夫送上了斷頭台。儘管她帶著兩個孩子度日艱難,卻終日和革命派的政治家與軍人們廝混在一起。善於待人接物、妖治可人是約瑟芬唯一的武器。為了生計,她和出身科西嘉的軍人拿破侖再婚。新夫對她一往情深,而且這個小個子科西嘉人遠比她所想像的更偉大,最終竟成法國皇帝,約瑟芬也因此成為法國皇后。然而,以拿破侖登基為轉折。這對皇家夫婦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現在輪到約瑟芬為丈夫經常另結新歡而痛苦哭泣。比什麼都更糟糕的是,她和皇帝之間沒有子女。她曾力圖把這一過失歸咎於皇帝。可是拿破侖的情婦卻為皇帝生下了庶子。這使她再無退路可言。而她過去的放蕩行為也一直不被皇帝的親屬們所原諒。這樣一來,離婚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對於一步登天,虎視寰宇的拿破侖來說,這正是重新迎娶歐洲高貴皇室的公主,以顯示自己在政治上優越地位的最好時機。結果,他選中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瑪麗·路易莎為後。在法國軍隊大舉攻佔奧地利之時,和瑪麗·路易莎出身同一家族的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台好像還只是昨天才發生的事。弗蘭茨一世當然不情願讓女兒嫁到法國去。然而,還是政治需要主宰了這門婚事。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和他的妻子,甚至可以說連約瑟芬本人也參與其事。她曾經這樣說:「為了讓我所作的犧牲不以完全的失敗告終,我以為這次婚姻盡了全力。」而在私下進行交涉的則是她和前夫所生的兒子歐仁。由此可見,即使不能說約瑟芬有著真正的政治敏感,但她的確熟練掌握了如何在複雜的政治交易中使自己處於有利地位的藝術。
現在該提到瑪麗·路易莎女大公了。她身材高大,姿色適度,有著當時時尚很珍視的雪白的貝齒,是一位十分健康,最富有宜子相的公主。看上去不值一提,毫無特點的平凡公主,為這次婚姻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嫁給被她視為洪水猛獸的拿破侖,她實在是滿心不情願。然而,哈布斯堡家族卻無力拒絕這門婚事。「我要借用的不過是女人的肚子。」一率直地說出這種話的拿破侖,對於比自己小22歲、芳齡18歲的年輕公主,簡直著了迷,他是心滿意足了,因為新娘有教養、文雅,是個天真無邪的純潔少女。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1811年3月20日,期待已久的百發禮炮終於響了。皇太子誕生後,立刻就被封為羅馬國王。如果生的是位公主,則只鳴21發禮炮以示祝賀。可是從政治方面來說,接下來的一年對於瑪麗·路易莎卻是太不平靜了。1812年的俄羅斯遠征,是拿破侖走向沒落的開端。而1814年時,拿破侖在楓丹白露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後來曾一度逃出厄爾巴島,進行了所謂的「百日復辟」,卻在滑鐵盧一戰中失敗,被再次流放到聖赫勒拿島。
在拿破侖失勢期間,瑪麗·麗易莎大約有兩年時間擔任攝政,當然僅僅是名義上的。拿破侖剛被流放到厄爾巴島,她就回奧地利了。和結婚時一樣,她毫無主見地被父親弗蘭茨一世召回了故國。儘管她也說了只要拿破侖要她陪伴,她一定會前往厄爾巴島,但實際上她根本沒打算與丈夫患難與共。在這一點上,她頗受輿論非議。當時亟需解決的是在楓丹白露條約中定下的瑪麗·路易莎之子、拿破侖二世的即位問題,而她本人則被指定得到帕爾馬、皮亞琴察和瓜斯塔拉等處領地,以保證她得以維持與其地位相稱的體面和生活。關於她所得領地一款後來被批准實現了。可有關其子即位之事,卻被奧、俄諸國聯軍方面否認未被兌現。原羅馬國王被封為賴希施塔特公爵,在維也納的申布龍皇宮過著囚徒般的生活,21歲時鬱鬱而終。作為母親,即使是對於自己的兒子,瑪麗·路易莎也很少前往探望。人們這樣批評她說:「一切都已太遲了,帕爾馬公爵夫人。」她的兒子好像也對她心懷怨恨。只有奈佩格伯爵是她的愛人。
不願讓她和拿破侖一起流放荒島的哈布斯堡家族,由於將瑪麗·路易莎母子領回自己國內,遭到聯軍一方的猜忌監視而感到為難。為了轉移視線,梅特涅首相故意將奈佩格安置在瑪麗·路易莎身邊。於是一切都按照他所安排的那樣發生了。瑪麗·路易莎和奈佩格之間有了孩子並正式結婚是在拿破侖死後10年的1831年。在奈佩格死後,她又和邦貝爾伯爵結了婚。晚年她曾經這樣說過:「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個最珍視愛情而又令人尊敬的丈夫。那將使你的生活充滿喜悅。我的人生就是遵循著這樣一種生活準則。」這似乎暗示著,這個本來確定以愛情為生的平凡女性,晚年已真心實意地改變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