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坦戰爭背景:阿明政變上台後遷怒於坦桑尼亞
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兩國的關係原本十分良好。伊迪·阿明的前任米爾頓·奧博特總統與坦桑尼亞總統朱利葉斯·尼雷爾更是獨立運動時期就相識,私交甚篤。1967年6月,烏干達、坦桑尼亞和肯尼亞三國還組建了東非共同市場(East African Community)。
阿明政變
但1971年,奧博特的副手阿明趁奧博特出訪新加坡期間,發動了軍事政變,自任總統。奧博特被迫流亡至坦桑尼亞尋求政治庇護。1972年,阿明大批驅逐亞裔人士,造成國內局勢混亂;奧博特在尼雷爾的幫助下,趁此機會領導1,500名支持者從坦桑尼亞北部進攻烏干達,試圖推翻阿明,但最終失敗。阿明遷怒於尼雷爾,殺掉24名坦籍青年以報復。自此,兩國交惡,關係愈發緊張。
烏干達內亂
阿明當政烏干達八年,烏干達經濟急速下滑,特別是1978年國際咖啡價格的驟降,重創了烏干達經濟命脈。而阿明卻一直以來窮奢極侈,大力打壓反對派和異見人士,屠殺蘭芝族(Langi)和阿哥利族(Acholi)平民,施行宗教迫害,軍隊高層亦腐化嚴重,導致民不聊生。外界一般認為阿明發動戰爭是為了轉移矛盾視線。
在軍隊內部,阿明和副總統穆斯特發·阿德裡斯(Mustafa Adrisi)的矛盾日益突出。1978年5月,阿德裡斯在一場「交通意外」中受重傷,雙腿癱瘓。阿明送阿德裡斯到開羅治療,並乘機解除其所有職務。這一舉動遭到阿德裡斯支持者的嚴重不滿,於是在9月爆發了全國規模的騷亂。阿明派遣軍隊趕赴北部城鎮古盧(Gulu)、東部城鎮托羅羅和西南部的恩巴臘臘(Mbarara)鎮壓,部分軍隊還越境到坦桑尼亞邊境打擊反對人士,但是由於軍隊的散漫和部分坦境內的烏干達反阿明難民加入戰鬥,烏干達政府軍都分別被擊退。10月初,阿明在坎帕拉的寓所中遭刺殺,幸而躲在一輛直升機中逃過一劫。阿明於是將軍事上的失敗都歸咎與坦桑尼亞的奧博特和尼雷爾作祟。
10月30日,阿明對坦桑尼亞宣戰,下令軍隊入侵坦桑尼亞的卡蓋拉區,阿明還宣稱卡蓋拉區原本就屬於烏干達,聲稱較早前有1,000輛坦克侵入烏干達,因而其行動完全是自衛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