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尼會戰戰役分析:羅馬軍隊沒有充分利用其優勢
羅馬人可以採用這樣的戰術:當看到迦太基軍隊在河沿列陣後,羅馬人也可以從河沿上做文章,羅馬人可以對部隊做出調整,讓他們大體與奧菲杜斯河垂直,右翼貼近河沿,然後羅馬右翼與迦太基左翼對陣,嚴防死守,只要拖住哈斯德魯巴的騎兵即可,接著羅馬左翼從西北向東南開進,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戰線可以拉長一些,由於右翼已經被河沿保護,那麼右翼的騎兵可以轉過來支持左翼,防止迦太基騎兵的突襲,這是一個「利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支點是羅馬右翼,而羅馬左翼沿著弧線向敵人逼近,這樣反而有可能對迦太基實行包圍,而迦太基背水列陣,缺乏戰略縱深,要想突破眾多羅馬軍隊是比較困難的。總之,因為人數的優勢,羅馬指揮官需要更大的接敵面積,而迦太基則希望接敵面積越小越好,這樣就可以逐步消耗敵人。
羅馬人的優勢在於嚴密的陣型和攻防體系,這種改進的步兵方陣在對付傳統希臘式或者其他方陣時相當管用,但它的機動能力差,也缺乏遠程打擊能力。我們知道羅馬的遠程打擊形式主要是投擲標槍,標槍的射程不遠,而且數量有限(每個士兵配備兩支)、無法重複利用(為防止敵人拾起反擲,羅馬標槍在槍頭上帶有一個機關,在插入地面時槍頭會自動折斷)。一旦羅馬步兵方陣被擠壓在較小區域,陣型被打亂,根本無法作戰,大家都擠在一塊,眼睜睜的看著外圍的戰友被敵人砍殺卻無能為力,結果只能被人一層一層吃掉。發羅在帶領軍團向漢尼拔進攻時應該意識到這個擁擠的地區會破壞軍團的陣型,但他沒有。羅馬人的另一個弱點在於騎兵的軟弱。羅馬社會是不重視騎兵的,他們以加入步兵軍團為榮,充當騎兵的不少都是窮人,或者是外鄉人,或者是盟國的蠻族,而且羅馬騎兵大部分是輕騎兵。這種輕騎兵與匈奴人的輕騎兵不同,後者偏重遠程打擊能力,即不斷以放箭來騷擾和消耗對手,而羅馬騎兵則是配備了長矛和盾牌的衝鋒騎兵,其經驗和防護,以及戰鬥力都不是迦太基重騎兵的對手,當兩個不相等的對手互砍時,羅馬騎兵肯定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