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塔瓦戰役結果分析:沙俄成功完成了軍事改革
被馬克思稱作「彼得大帝的戰爭」[指「北方戰爭」]已過去300餘年了,烏克蘭沃爾斯克拉河畔也早已恢復了平靜,曾經鏖戰於此的兩位軍事天才--彼得大帝與查理十二也已經作古,但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思和暢想。波爾塔瓦戰役,這場歷時10個小時的廝殺,卻給交戰雙方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那麼,對此次戰役如何進行具體而科學的評析呢?古今中外的許多學者(包括瑞典和俄羅斯的學者)都進行了可喜嘗試,可謂,見仁見智。這裡,筆者力圖與廣大讀者一道,重溫歷史,並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來解讀這場戰役。
針對交戰雙方的勝敗得失,我們或許能夠得出以下幾點:
第一,不同的發展道路,造成了戰爭潛力的巨大差異。從士兵的素質、統帥的才華上講,瑞典都要比俄國強得多。然而,波爾塔瓦之戰距納爾瓦戰役僅僅9年,這兩場戰役的結局卻完全相反。其實,這並非偶然。俄國在彼得大帝的領導下,經過政治、經濟的改革,其巨大的土地和人口資源優勢逐漸發揮出來,軍事力量也大為加強。而瑞典走的是單純軍事強國的道路,它的軍力、人力和經濟力都經受不起長時間的戰爭,因此它的最終失敗就不可避免了。勝負導致了這兩個國家完全不同的命運。俄國的勝利,不僅解決了北方出海口問題,而且使它進入了歐洲強國之列。而失敗之後的瑞典卻從此衰敗,在東方喪失了卡累利阿和波羅的海諸省,在德意志則喪失了不來梅--費爾登和大部分波美拉尼亞。瑞典從歐洲強國的排行榜中消失,軍事帝國事實上也隨之瓦解。
第二,徹底的軍事變革,引起了軍事實力的對比變化。查理十二本來以為這麼一個小小的城堡,不費吹灰之力一戰即可拿下,可是他不知道這時兩軍的實力對比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俄國以建立正規陸、海軍為主進行的比較徹底的軍事改革,對奪取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俄軍經過改革,裝備精良,擁有很好的炮兵,並且已經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指揮俄軍作戰的主要不再是隨時可能背叛的外國僱傭軍官,而是忠於祖國的本國軍官。在波爾塔瓦戰役計劃的制定、戰鬥隊形的部署以及戰場工程構築方面,俄軍都擯棄了線式戰術的陳規舊套。波爾塔瓦戰役中值得借鑒的是,構築前進陣地,留有頗大的預備隊,利用有利於作戰的遮避地。相反,由於沒有受到過嚴峻的挑戰,瑞典軍隊始終保持著古斯塔夫二世時代軍隊作戰的所謂「傳統優勢」,沒有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這就造成了瑞軍僅有數量增減而無質量提高的局面。另外,瑞典軍隊是在異國土地上孤軍作戰,遠離後方,難以取得兵員、武器和裝備的補充。
第三,迥然的指揮藝術,導致了軍事行動的不同結局。查理十二自以為所向無敵,不可一世。他自信很快就能擊敗俄軍,分裂俄國,稱霸東歐。據阿德勒菲爾德所著《查理十二戰爭史》中記載,查理十二制訂了佔領烏克蘭、征服莫斯科的作戰計劃。儘管此計劃的具體內容已不可考,但他的盟友和軍隊都採取了與計劃想配合的實際行動: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夫和克拉索將軍各率領了一個縱隊,進入了俄羅斯。前者進到了基輔,後者則達到了斯摩稜斯克。李比爾克也率兵從芬蘭侵入因格裡亞,準備奪取聖彼得堡。這裡,我們不想推究計劃與行動的正確與予否,而波爾塔瓦戰役前後的軍事實踐絲毫沒展示出查理十二指揮藝術的高明。這一方面是因為查理十二是一個性情衝動的人,從來不肯完全依照計劃行事。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而改變帝王性格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誠如拿破侖所指明的,在這個戰役中,查理十二幾乎違背了所有的戰爭原則:他沒有集中兵力;他放棄了作戰線,切斷了自己與基地之間的聯繫,並在敵軍的前面作側進的行動。除了一個攻勢的觀念以外,查理十二幾乎毫無計劃可言,而且儘管馬澤帕的情況是多麼迫切,但不等候李文豪普特,從戰略上來看仍然是一個愚蠢的行動。自此以後的查理十二,在行動上均顯示出其心靈已經失去了平衡:一方面是他對自己過分自信,另一方面是他太輕視他的敵人。
在押運輜重的李文豪普特遭伏擊、進攻聖彼得堡的李比克爾被擊潰之後,查理十二和他的主力在烏克蘭的寒冬中孤立無援,處處碰壁。馬澤帕曾經是查理十二的唯一希望,但很快又破滅了。經過嚴寒和作戰的雙重消耗,軍隊人員折半,裝備和補給已無力支撐,但查理十二拒絕了諸將回師波蘭的勸告,他仍然認為最後的勝利是有把握的。因為他已命令斯坦尼斯拉夫率領克拉索的軍隊與他會合,同時約定扎波羅熱的哥薩克人夾擊俄軍,還希望韃靼人能幫助他。可見,他所謂的「把握」是建立在幻想而不是現實的基礎上的。拿破侖曾經說過:「一位將軍絕不可以作畫,這在他所能做的事情中是最壞不過的。」查理十二就是在作畫,而且不能自拔。退一步講,儘管這些幻想能夠實現,但還得爭取時間,因為斯坦尼斯拉夫還在900英里以外。更重要的是補給已經快完了,為了補充它們和增強其地位,查理再次拒絕了諸將的勸告,決定圍攻波爾塔瓦。當久攻不下又遭反包圍的緊急情況下,查理十二才又求救於李文豪普特。而李文豪普特又勸他退過第聶伯河,並與波蘭保持接觸,但他還是不聽。1709年6月17日,是查理十二的27歲生日,但就在這一天的偵察行動中,他的腳上中了一槍。他不能自由馳騁疆場了,而在這個時候,他的出現卻是最需要的。因此,對於瑞典人而言,這是一個最大的不幸。真是禍不單行,當查理十二負傷的時候,他又收到了兩則壞消息:斯坦尼斯拉夫和克拉索都被牽制住了,不能離開波蘭;而土耳其也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越過韃靼人的地區來援助他。事已至此,查理十二既然拒絕解圍和撤退,為了避免受餓和失敗,那麼唯一的出路就是進攻。決戰中,儘管由李恩斯科特代行指揮,但查理十二始終沒有真正放棄指揮權,李恩斯科特這個總指揮實際上僅充當個副手而已。因此,躺在擔架上的查理十二仍然是指揮作戰的統帥。由於行動不便,他的命令得不到及時的傳達,從而又引起了部隊的混亂。
於是,經過10餘小時的激戰,瑞典軍隊潰敗,查理十二和馬澤帕及其1000餘名殘兵敗將逃遁至土耳其。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查理十二的對手--彼得。彼得把戰爭作為擴張的主要手段。他認為,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進一步西進和南下,必須動用軍事手段。同時,他又十分重視外交鬥爭與軍事鬥爭的密切配合。無論是戰前,還是戰時,他竭力拼湊軍事聯盟,力爭最大限度孤立敵人;以軍事為後盾,迫敵接受俄停戰條件。在面臨南北兩個大敵(土耳其和瑞典)夾擊下,力避兩線作戰。他善於觀察形勢的變化,根據新的條件,實行戰略轉變。在戰爭指導上,彼得崇尚進攻性戰略,強調主動打到敵人國土上去。在強敵入侵時,他能大踏步後撤,發揮戰略防禦的作用,最終還是為了打出去,這一點與我軍強調的「積極防禦」真是不謀而合。
他重視會戰的決定性作用,但不輕易使用,確有把握才會使用,習慣於以小打取勝。彼得在陸、海軍建設上,注意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同時重視結合俄國的具體實際,講究實效。彼得在作戰和建軍上的思想和實踐,對俄國軍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北方戰爭開始以來,他與查理十二多次較量。他既不因戰敗而灰心喪氣,也不因勝利而忘乎所以;他通過多次戰爭鍛煉,已日益成為一個成熟的軍事家;而且他雖然野心勃勃,為人粗暴,殘酷好鬥,但打起仗來卻能身先士卒,猛打猛衝。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統帥的彼得,為決戰選擇了非常恰當的時機。敵人長途跋涉,精疲力竭,加之軍事上的失利,當初他們侵境時的那股銳氣,早已挫了三分。與此情況相反,俄國軍隊有後備力量源源補充,作戰技術又較敵方先進,故而愈戰愈強。
第四,鮮明的民心向背,形成了依靠力量的巨大懸殊。瑞典的霸權政策招致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反對,樹敵過多。而幾個為數不多的盟友,或為俄軍所阻,或徘徊觀望。馬澤帕姑且算個死黨,但也沒出多大力。其高壓政策反而引起了烏克蘭的普遍反抗。當查理十二孤軍深入、不見俄軍一兵一卒時,部將建議等待李文豪普特將軍率領的輜重部隊和援軍,但查理十二急於南下烏克蘭,拒絕了這一建議,致使李文豪普特的部隊遭到俄軍截擊,在與查理十二會師時1.6萬精兵僅剩6000餘人,還丟了全部輜重。這使瑞軍陷入了一無給養,二無援軍的困境。然而,查理十二不愧為傑出的統帥,嚴寒中他自己裹著毛毯睡在地上做士兵們的榜樣,與士兵同甘共苦,和他們吃相同的口糧,以他個人的魅力贏得了部屬們的信任和崇敬。11月,瑞軍佔領了隆尼,這裡有豐富的補給和溫暖的房屋,足以抵禦嚴寒。假如瑞軍能在這此養精蓄銳,等度過嚴冬後再戰,實屬上策。然而,在俄軍不斷的騷擾挑逗下,這位27歲的年輕國王終於按捺不住,領兵去解救受到俄國威脅的格德茲,致使隆尼丟失。這使瑞軍處於流動之中,士兵減員半數以上。諸將都勸查理十二退回波蘭,重整旗鼓。但查理十二的自信、輕敵和虛榮心使他拒納忠言,他決心圍攻波爾塔瓦。因為這裡是通向烏克蘭的交通樞紐。但查理十二對城內守軍兵力估計不足,圍攻6個星期,還未攻下。此時,俄軍主力已向波爾塔瓦方向集結。其時,瑞典將領中的有識之士,早就看到圍困波爾塔瓦只會遭到毀滅性打擊。他們認為,如果率軍西進,越過第聶伯河,雖然這也可能遭受重創,但保住軍隊的實力尚有一線希望,而包圍波爾塔瓦並進而奪取該城,必然會自取滅亡。然而,查理十二一意孤行,斷送了他的久戰沙場、訓練有素的軍隊,摧毀了部屬對他堅定的信仰和無尚的崇敬。而俄軍方面則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這不僅取決於彼得的堅毅果敢和部屬的協力同心,民眾的積極支持尤其不能忽視。俄國人民在抵抗瑞典軍隊的進攻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波爾塔瓦被圍時,居民和守軍同心協力,三個月中,戰鬥三十次,消滅瑞軍1/4。火藥不夠了,居民就紛紛捐獻,湊錢買硝石,支援軍隊抗擊敵人。
第五,突發的偶然因素,加速了戰場環境的急劇變化。綜觀波爾塔瓦戰役發生的前前後後,不難發現有諸多偶然因素影響著交戰雙方的成敗,這一點對瑞軍來講尤為明顯。例如,首先是百年不遇的嚴寒,接著有春天化雪的泥濘,致使不少士兵病死,馬匹倒斃,士氣十分低落。軍隊由進入俄國境內的4萬多人減員到2萬多人,大炮只有34門,火藥受潮無用。真是禍不單行,在1709年6月的一次偵察時,查理十二的腳受了槍傷,由李恩斯科特代行指揮權。在決戰中,查理十二叫士兵用擔架抬著,巡視全軍,聲嘶力竭地激勵士氣。但是,他的士兵在俄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下,還是不得不退卻了。由於行動不便,他的命令得不到及時的傳達,從而又引起了部隊的混亂。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然而,偶然因素中也包含著必然性。在波爾塔瓦戰役中,雙方的軍事實力、戰爭潛力和指揮藝術之間的強弱勝負業已涇渭分明。也就是說,瑞典人最初的潰散可能只是因為一個士兵一時心怯,但是查理十二帶領他的隊伍轉戰波蘭時就已給失敗埋下了禍根--疲憊和給養不足;相反,俄國人汲取了前幾次戰敗的教訓,改進軍隊裝備和編製。所以,一次偶然失利帶來的轉折終於讓瑞典國勢日衰,失去了波羅的海的霸主地位。但是,沒有這次轉折性的戰役,也會有別的決戰讓瑞典失敗。因此,在分析偶然因素的同時,不能忽視必然性的前提--瑞典戰爭潛力沒有俄國雄厚,加之瑞軍遠離後方,孤軍深入敵國腹地,犯了盲動和冒進的大錯,導致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