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原戰役爆發的原因,白原戰役的結果及影響
白原戰役(英語:BattleofWhitePlains),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與美國之間的一場戰鬥,發生於1776年10月28日。
在基普灣登陸戰後一個月,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發動新一輪軍事行動,派軍登陸布朗克斯,試圖包圍駐守曼哈頓島的大陸軍。由於何奧在沛爾岬之戰受到大陸民兵阻延,行軍有所延誤,使喬治·華盛頓及時調走主力部隊,北上白原市的山地佈防。何奧得悉華盛頓之動向,亦暫時擱置包圍,派軍北上迎擊。
經過數日準備,何奧在10月28日向大陸軍的側翼發動進攻,在山地爆發激戰。大陸軍敵擋不住,最終撤退到後方山地重新列陣。何奧重整軍勢後,嘗試引誘華盛頓前來決戰,但華盛頓堅守不出。結果何奧在11月初回師南方,包圍曼哈頓島,最終在11月16日引發華盛頓堡攻城戰。至於華盛頓則在11月初留下主力部隊於紐約州,自己帶著2,000人橫越哈德遜河,最後在11月14日抵達華盛頓堡對岸的李堡。
白原戰役(英語:BattleofWhitePlains),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與美國之間的一場戰鬥,發生於1776年10月28日。
在基普灣登陸戰後一個月,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發動新一輪軍事行動,派軍登陸布朗克斯,試圖包圍駐守曼哈頓島的大陸軍。由於何奧在沛爾岬之戰受到大陸民兵阻延,行軍有所延誤,使喬治·華盛頓及時調走主力部隊,北上白原市的山地佈防。何奧得悉華盛頓之動向,亦暫時擱置包圍,派軍北上迎擊。
經過數日準備,何奧在10月28日向大陸軍的側翼發動進攻,在山地爆發激戰。大陸軍敵擋不住,最終撤退到後方山地重新列陣。何奧重整軍勢後,嘗試引誘華盛頓前來決戰,但華盛頓堅守不出。結果何奧在11月初回師南方,包圍曼哈頓島,最終在11月16日引發華盛頓堡攻城戰。至於華盛頓則在11月初留下主力部隊於紐約州,自己帶著2,000人橫越哈德遜河,最後在11月14日抵達華盛頓堡對岸的李堡。背景
1776年9月基普灣登陸戰後,英軍佔據紐約市,並與駐守哈林高地的大陸軍僵持。到10月12日,北美英軍總司令威廉·何奧發動新一輪攻勢,在布朗克斯窄頸登陸,嘗試從後包抄曼哈頓島。不過何奧的包抄計劃,卻因地圖有誤及民兵狙擊,而輾轉受阻。18日何奧改為於沛爾岬登陸,再次遭到民兵攔截狙擊,是為沛爾岬之戰。這些意外使到何奧無法及時包圍曼哈頓。
喬治·華盛頓在10月12日,已得悉何奧派軍登陸窄頸,勢將包抄曼哈頓島,決定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會議召開前夕,大陸軍的指揮階層出現變動:於長島會戰被俘的斯特靈勳爵及約翰·沙利文獲得交換,重返指揮之列;至於查理斯·李少將也在14日由南方返回,復任大陸軍的副司令。由於華盛頓屢戰屢敗,李的聲望大有蓋過華盛頓之勢;李也私下向霍雷肖·蓋茨少將寫信,批抨華盛頓治兵無方,應該及早辭職,由自己取而代之。不過華盛頓對此並不知情,更在14日將憲法堡更名為李堡,以示尊重。
10月16日,大陸軍召開軍事會議。會上各個將軍都意識曼哈頓島即將被英軍包圍,且華盛頓堡及李堡已不足以阻止英國軍艦進入哈德遜河,必須向北突破。不過,與會者又幾乎全數贊同留守華盛頓堡,以干擾哈德遜河兩岸之間的通訊,只有喬治·克林頓准將反對。結果,華盛頓親自帶主力部隊北上,到白原市的高地佈防,而華盛頓堡則交由彌敦內爾·格連的1,000人防守。格連的部隊後來陸續增加至3,000人。
10月16日至23日,大陸軍帶同輜重,趕往白原市。雖然英軍在18日便已登陸沛爾岬,並得悉華盛頓正前往白原市,不過何奧卻下令軍隊緩慢前進,以免遭到民兵於道路兩旁的石牆伏擊。10月24日,何奧的軍隊終於抵達白原市南面的新羅謝爾。
在何奧抵埠前一日(10月23日),華盛頓的軍隊開始抵達白原市,並在山地佈防。白原市的山地呈東西走向,面向南方。至於布朗斯河則發源於山地北面,並向南流動,將山地分為東西兩翼,其中西翼的查特頓山(ChattertonHill)為山地的高點,且頂峰又有平地,可以居高臨下攻擊白原市,在戰術上甚為重要。華盛頓先在山地東翼建造了兩道延綿3英里(4.8千米)的戰壕,然後派民兵守備西翼的查特頓山。
正當大陸軍開始佈防之際,何奧的軍隊在10月25日離開新羅謝爾,到史卡斯岱駐紮。史卡斯岱位於布朗斯河東岸,既有山道通往北面的白原市戰壕,亦有一條道路通往西北面的查特頓山。何奧幾經考慮後,把軍隊分成三部分:亨利·克林頓負責指揮英軍右翼,何奧負責中央,而黑森將軍利奧波德·菲力·馮·海斯特則負責左翼。整支英軍將集中攻打查特頓山,而非正面攻擊白原市。
交戰
10月28日上午,英軍開始向查特頓山推進。當時華盛頓正在白原視察地勢,趕忙派兵到查特頓山增援。他先派約瑟·史賓塞的1,500名康涅狄格民兵出發,到布朗克斯河岸迎擊;而亞歷山大·麥道格爾則帶領1,600名民兵從後支援。
史賓塞的民兵一度橫過布朗克斯河,以一道石牆為據點,與約翰·拉爾指揮的黑森先鋒部隊交火。當克林頓的英軍加入戰團後,史賓塞便寡不敵眾,在山上守軍掩護下撤回對岸。拉爾的黑森步兵乘勢上前攻山,卻反遭民兵擊退,只好退到南方的一座山丘重整,而其他英軍的攻勢也因此暫停。
首輪攻勢失敗後,黑森部隊調動炮兵上前,然後向山上炮擊,一度令到史賓塞的民兵潰散而逃。幸好麥道格爾的援軍及時抵達,集結潰散部隊,又在山地重組防線。
何奧與其他將軍商討後,決定派軍隊從兩面夾攻,由拉爾及亞歷山大·利茲利的士兵攻打大陸軍右翼,卡爾·馮·多諾普上校發動正面進攻。然而,多諾普的黑林士兵卻因故不願渡河,使到利茲利的英軍變相成為先鋒。在拉爾的夾擊之下,大陸軍的右翼逐漸崩潰,而中央的大陸民兵也被迫向後撤退。大陸軍撤退期間,雙方的戰事非常緊湊,各自有大量人員傷亡,不過大陸軍並沒有陷入潰散,而英軍佔領山地後也沒有繼續追擊。戰鬥在當日稍後因此結束。
後續影響
白原戰役結束後,華盛頓與何奧的軍隊一度對峙。何奧在10月29日等待更多援軍,預備發動總攻。不過31日戰場卻下起滂沱大雨,而華盛頓則再次乘夜撤退。11月1日早上,華盛頓的軍隊已經在北堡的高地建立防線。何奧起初打算引誘大陸軍出擊,但大陸軍卻又預計英軍會主動攻擊,而死守不出。局勢僵持數日後,何奧在11月3日揮軍南下,前往包圍曼哈頓島,令華盛頓等人大為意外。同月16日英軍發動華盛頓堡攻城戰,俘虜大陸軍3,000人,使大陸軍再次受挫。至於華盛頓則派近10,000人留守紐約州,自己在11月10日帶走2,000人,並且橫越哈德遜河,最後在11月14日抵達李堡。
與此同時,蓋伊·卡爾頓爵士已在10月11日於瓦庫爾島戰役取勝,並且佔領皇冠岬堡,大有從尚普蘭湖南下哈德遜河之勢。不過由於寒冬來臨,卡爾頓在10月底下令撤回英屬魁北克省,使何奧無法從南北兩面夾攻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