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一次東普魯士戰役和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的不同之處
東普魯士戰役打了兩次,第一次東普魯士戰役是在是一戰時期,俄軍西北方面軍對德軍第8集團軍實施的一次進攻戰役。1914年8月17日至9月1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期,又稱馬祖裡湖戰役,第一次東普魯士戰役的目的是這樣的。
1914年8月上旬,應英法軍指揮部的再三請求,俄軍沒有完成動員和集結就開始了進攻,以粉碎德軍主力對法國的進攻。戰役的直接目的是殲滅德國第8集團軍,攻佔東普魯士,為爾後進攻西裡西亞創造條件,以減輕英法聯軍對西線的壓力。
此役,俄軍指揮失當,對敵情不明並嚴重洩密,兩個集團軍未能協同作戰,終以損失27萬人而戰敗;德軍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以損失2.5萬人的代價取得以少勝多的重大勝利。此戰,俄軍西北方面軍在第一次東普魯士戰役的進攻戰役中以失敗而告終。俄國人損失了近25萬士兵和大量武器裝備。失敗的原因是日林斯基的無能指揮和連年坎卡普夫實際上的背叛行為。加上對敵情不明並嚴重洩密,兩個集團軍未能協同作戰。儘管如此,此役仍具有重要戰略成果:迫使德軍指揮部將2個軍和1個騎兵師從法國戰場調到東普魯士。此外,在梅斯地區的1個軍也準備調離。這就削弱了在西部的德軍突擊集團的力量,並且成了1914年9月初在馬恩河戰役中德軍失敗的原因之一,戰爭初期俄軍的積極行動粉碎了德軍指揮部各個擊破同盟國的計劃得以實施。
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是二戰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之一。作為二戰重要的參戰國蘇聯,在對抗德國精銳部隊的時候,傾盡國力。在第一次進行東普魯士戰役,被德軍以少勝多擊敗後,將失敗歸結於總指揮的無能和軍情的洩密。所以在二戰期間,蘇聯發起來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
經過第一次的失敗,蘇聯軍隊這次有備而來,制定嚴密的作戰計劃,派出強大的地面和空中軍隊。在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中,將德國軍隊全面包圍,進行圍剿。這次作戰分為兩個部分,地面和空中作戰。
在地面作戰中,蘇聯軍隊一路過關斬將,突破德軍的防線,保持進攻的高速度。而在另一面,埋伏在沿海岸的蘇聯軍隊,與正面軍隊協同作戰,攻破德軍堅固的防禦樞紐。之後蘇聯軍隊向波羅的海岸前進,並從背面,西北和西南面迂迴柯尼斯堡。然後蘇聯軍隊再聯合海上交通線路的部隊協同作戰,將德國軍隊分裂成三個集團,分別逼至角落進行圍剿。
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的第二部分就是空中作戰,在天氣晴朗的一天。蘇聯的空中部隊開始行動,配合地面部隊的佯動,讓德軍將注意力放在地面部隊上。然後蘇聯的空中部隊集中火力從高處對集中在波羅的海岸和柯尼斯堡的德軍軍隊進行掃射。最終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獲得全面的勝利。
第二次東普魯士戰役的勝利不但洗刷了蘇聯第一次的恥辱,還給德國一重擊。在丟失了東普魯士之後,德國丟失了重要的經濟區和東部的前哨。加上海上交通線路被破壞,也就是斷了德軍的後部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