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饑荒:居然是因為一種真菌
「窮人的餐點——除了小馬鈴薯就是大馬鈴薯。」來自愛爾蘭的一句諺語。
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新舊大陸之間開始了大規模的物種交流,原產於美洲的土豆於16世紀末就傳入了歐洲。
一開始土豆並不被歐洲人接受,他們認為「小麥向上生長,代表正統和陽光,土豆則低伏在地裡,代表黑暗和異端」,這種「可以吃的石頭」一開始只是用作觀賞作物。
土豆是一種高熱量食品,產量高而且更容易生長,營養相對均衡,注定會被歐洲人追捧。
愛爾蘭在17世紀中葉就在全島普及了土豆,當時的愛爾蘭,每畝土地可以產出六噸左右的馬鈴薯,而燕麥等穀物則不到一噸,這對於長期受英國壓迫的愛爾蘭農民來說無疑是福音,土豆的大面積種植也帶來了人口的增長,1760年愛爾蘭人口是150萬,而在1841年已經攀升至810萬。
時間來到1845年,也就是大饑荒開始的這一年,這時的愛爾蘭土豆種植面積達兩百萬英畝,土豆成為絕大多數愛爾蘭人的口糧與家畜飼料,100萬農業工人、350萬小農耕作者都依靠著它。
「在從科克郡到都柏林的路上,我看到這種作物花期正旺,應該會有一個好收成。8月3日,在我返回的途中,卻只看到腐爛的作物覆蓋了廣闊的田野。在好些地方,窮苦的人們沮喪地坐在他們被毀球的菜園的柵欄上,絞關雙手,悲痛萬分,因為災害剛剛奪走他們的食糧。」目睹這一慘象的人如是說。
1845年恰逢氣候異常,潮濕多雨,導致一種致病性的真菌大面積蔓延,現在我們稱它為「馬鈴薯晚疫病」。當時並沒有農藥,人們也並不知道這是由於真菌引起的,只是盲目的打起精神來繼續種植,饑荒開始蔓延了。
這一饑荒來勢洶洶,每家每戶的儲備被毀滅,300多萬人吃不上飯,愛爾蘭瞬間餓殍遍野,如同人間煉獄,饑荒一直持續到1852年,愛爾蘭800多萬人口中,直接餓死或間接病死的有約150萬人,約160萬人逃亡美洲謀生。
馬鈴薯晚疫病
在如今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年代,農藥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個梗,知道農藥到底有多不好多不好,瞭解了這段歷史,或許我們會對農藥懷有一種感激之情吧。
馬鈴薯晚疫病是由一種名為致病疫霉的真菌引起,它會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危害嚴重。這種病害的發生和流行與氣候條件和馬鈴薯的生長階段有關,馬鈴薯開花結薯前抗病力較強,以後抗病力會迅速下降,而天氣潮濕、陰雨連綿,早晚多霧多露有利發病和蔓延。
其中一種有效的防疫辦法就是「輪作換茬」,可以避免病蟲害流行到全部的作物上。當時的歐洲人並不瞭解,在土豆的原產地美洲,印加人會故意在同一塊田中種植不同種類的馬鈴薯,避免病蟲害流行到全部的作物上,為此印加人曾培育了200多種土豆品種;然而當土豆引進歐洲時,歐洲人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只引進成長最好的品種,這種單一種植導致了這段悲劇歷史的發生。
看到這些照片,可以想像出到時愛爾蘭人處在饑荒中的絕望,歷史已然成為歷史,不可改變,但卻可以警示後人,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