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羅馬帝國末期的巴高達運動,在歷史上有什麼影響?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巴高達運動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羅馬帝國是建立在奴隸們的纍纍白骨之上的奴隸制國家。在這裡,自由民鄙視勞動,奴隸主不勞而獲。奴隸主們每年要過180個節日,成年累月揮霍無度,在觀賞逐獸、劍斗和馬車賽中虛度時光。宮廷內更是奢侈腐化,僅御用的美容師就多達數百人。這種寄生生活,需要多少奴隸們的血汗才能維持啊!
「該死的富人們,如果窮人真覺得不值得活下去的話,當心他們會使你們同歸於盡!」這是當時一個羅馬的貴族子弟向羅馬的「富人們」發出的警告。這個貴族子弟頗有遠見。到了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已經百孔千瘡,民怨沸騰,奴隸起義風暴席捲了整個帝國。「把奴隸主變成奴隸!」這是高盧的奴隸起義首領提出的戰鬥號召。公元186年,高盧一個名叫馬特努斯的士兵,首先發動了名為「巴高達」的奴隸起義。「巴高達」即「戰士」的意思。馬特努斯不滿於羅馬帝國的統治,帶領幾百名奴隸進攻市鎮和田莊,搗毀監獄,釋放囚徒,聲勢越來越大。羅馬皇帝聞訊,連忙派出軍隊前往鎮壓。馬特努斯將起義軍化整為零,分成若干小股,並喬裝越過阿爾卑斯山,約定日子到羅馬城會合,以便乘機殺死羅馬皇帝。不幸由於叛徒告密,計謀未成,起義於公元188年失敗。
但是,奴隸們並末屈服。到了公元283年,在塞納河與羅亞爾河地帶,更大規模的巴高達運動又展開了。這裡密林遍佈,便於隱蔽。起義一開始,農夫很快變成步卒,牧人變成騎兵,城鄉毀於戰火,貴族倉皇逃生。巴高達的兩位首領自稱皇帝,並鑄造錢幣,各據一方。羅馬統治者戴克裡先立即派他的副手馬克西米安率領1東方軍團前來高盧鎮壓。巴高達的起義戰士為保存實力,像當年的馬特努斯的隊伍一樣,化整為零,聲東擊西,伏擊敵人。羅馬士兵被弄得焦頭爛額,常常臨陣退卻。馬克西米安用10人抽殺一人的嚴懲手段,驅使士兵拚死作戰,才扭轉戰局。他又大布弧形陣,把巴高達各部人馬隔開,然後逐個擊破。巴高達戰士被迫退守塞納河口的一座城堡。經過馬克西米安長期圍攻,城堡陷落,許多巴高達戰士不屈獻身。
但巴高達運動仍舊沒有停止。公元408年,羅馬統帥撤拉率領一支隊伍自高盧回意大利,路經阿爾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達戰士截擊,全部戰利品均落入巴高達戰士手中。巴高達軍隊的裝備改善了,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公元435年,巴高達首領巴托在起義群眾配合下,向羅馬官吏發動大規模進攻,繼續實行「把奴隸主變成奴隸」的政策,受到奴隸們的熱烈擁護。
巴高達運動破壞了羅馬帝國的統治秩序,恢復了自由的農村公社生活。五世紀初,有一位不知名的戲劇大師編了一個喜劇,並在許多地區演出。這個劇本反映了當時巴高達運動的一些情況。劇中主角奎羅路斯家境貧寒,窘於生計,他祈求家中的守護神給他找個安居樂業的處所。神告訴他:「你最好是到羅亞爾河一帶當『強盜』。那裡的人公正無私,死罪在橡樹之下宣佈,並刻骨為記,案件由農民審理,士兵判決。你投奔那裡,就可稱心如意了。」劇中所說的羅亞爾河一帶,正是巴高達活動的勢力範圍;所謂當「強盜」,也就是勸人們去作一名巴高達戰士。劇中還反映出巴高達公社的政治面貌,其中有人民會議,有社員組成的最高法庭,它既沒有法官,也不實行羅馬法。在羅馬帝國陷入絕境的時候,出現這樣的社會組織,可說是黑暗王國中的一線光明。
羅馬晚期的奴隸起義,不僅有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在北非,在色雷斯,在多瑙河,到處都燃起奴隸起義的烈火。羅馬晚期的奴隸起義,比公元前1世紀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具有更廣泛的群眾性和持久性。奴隸們通過這一系列摧枯拉朽的英勇鬥爭,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帝國的統治,使羅馬帝國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