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對歐洲的統治霸權的?

拿破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對歐洲的統治霸權的?

歐洲歷史故事

拿破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對歐洲的統治霸權的?

1789年至1848年,革命威脅著歐洲的結構體系,長期以來,君主和大臣運用不同程度的合理性與技巧實踐著這種強權外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力量強大的資產階級、為數眾多的無產階級、嶄新的技術、民主的思想、以及民族主義的強烈願望,攪亂了強權外交的平衡。大規模的軍隊,被改進的槍炮和新型戰略戰術,自由、平等、愛國主義對人們的鼓舞,此刻震撼了歐洲。然而,舊的外交方式,正如中歐舊的君主政體一樣,還在頑強地堅守陣地。甚至在革命的法國,儘管有著平等主義的理想,但也沒有提出新的外交體系。形成聯盟和部署軍事力量依舊是國際關係的核心。因此,1789年至1856年,英國的政治家們所面臨的,不是去創造一個新的國際關係體系,而是運用舊的外交傳統去牽制和操縱新的革命力量。在這方面的努力,第一步也是最富戲劇性的一步,是從法國君主政體的衰落開始的。

1793年4月至1815年10月,除了兩次短暫的間歇外,英國和法國一直在持續不斷地作戰。第一次間歇期開始於1802年3月,達成了《亞眠和約》,僅維持了14個月的和平;第二次開始於1814年夏,隨著1815年2月拿破侖逃離厄爾巴島而結束。這是一場曠日持久、耗資巨大、令人沮喪的戰爭。最初的14年,法國在歐洲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第二個階段是戰爭陷入僵局的時期,從1807年到1812年;第三個階段是最終打敗法國的時期,從1812年到1815年。

1793年至1807年,這個漫長的開始階段是英國外交和戰爭記錄上最令人沮喪的時期之一。威廉皮特組織形成了三次聯盟來阻止革命時期法國的擴張,而這三次都很丟臉地失敗了。第一次聯盟是從1793年至1797年,第二次從1799年至1801年,第三次從1805年8月至12月。每當一種巨大的力量威脅要控制歐洲以及佔領低地國家之時,形成聯盟是長期以來英國外交的一個主要法則。伊麗莎白一世和威廉三世曾組織了這樣的聯盟,遏制腓力二世和路易十四的勢力。因此,皮特也遵循這種英國外交策略的基本準則。1793年,皮特協助組建了一個聯盟,其中包括四個強大的國家:俄國、奧地利、普魯士和英國,也包括一些力量較小的國家,比如荷蘭、撒丁尼亞、漢諾威、巴登和西班牙——這些國家的總人口將近1億,與擁有2800萬人的法國相對抗。

在這個聯盟中,英國利用她不斷增長的製造業、改良的農業和世界貿易,為其軍隊和聯盟的軍隊提供軍需。至1795年,皮特希望建立一支283000人的軍隊,把法國驅逐出低地國家。英國及其同盟國對這次失敗負有責任:盟國退出了聯盟;英國管理不善。

1795年4月,普魯士與法國簽署了一個單獨的和平協定。5月,荷蘭退出,與法國結盟。6月,被擊敗的奧地利軍隊撤離了低地國家。7月,西班牙退出。只有俄國留了下來,但是,她和普魯士一起,把注意力集中在瓜分波蘭上,而非集中精力對付法國。聯盟的瓦解是因為皮特的政府貽誤了戰機。雖然在軍隊數量上和軍隊訓練上存在著欠缺,但是,他們派遣軍隊對法國南部軍港土倫進行封鎖,去幫助在旺代的保皇黨人的起義,去奪取法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佔領地,只留給了聯盟軍隊的指揮者約克公爵7000名英國士兵和22000名黑森和漢諾威士兵,依靠這些兵力來收復低地國家。普魯士的60000名將士並沒有投入戰鬥,因為英國延遲了軍費供給。與此同時,法國軍隊滿懷革命的熱情,他們把約克公爵的軍隊趕出了低地國家。

1796年和1797年,拿破侖在意大利北部戰勝奧地利的消息壓倒了從倫敦傳來的消息,拿破侖的勝利給第一次聯盟致命一擊。在倫敦,許多人祝賀征服了法屬西印度群島、馬提尼克島、聖盧西亞和哥德洛普島,祝賀征服了被荷蘭佔領的好望角、錫蘭和科倫坡,這些征服反映了英國在海上的霸權,正如拿破侖的勝利反映了法國在歐洲的霸權一樣。1796年,從愛爾蘭傳來的消息同樣是令人沮喪的,因為英國孤立無援地對抗法國及其新同盟西班牙和荷蘭,對付這三個國家的海軍。富有革命性的愛爾蘭人聯合會要求法國和西班牙侵入愛爾蘭,以支持起義。法國進行了兩次這樣的嘗試:第一次是在1796年12月,大風阻止了這次行動;第二次是在1797年2月,這一次,傑出的海軍上將約翰傑維斯爵士用15艘軍艦擊敗了對方的27艘軍艦。一年之後,在1798年5月,愛爾蘭人聯合會叛亂了,佔領了許多城鎮,他們與法國密謀策劃,只能被殘酷地鎮壓。

法國在大西洋遭遇挫敗後,轉而進攻意大利、地中海和埃及。拿破侖的征服引起了奧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和俄國沙皇保羅的嫉妒,以至於皮特的經濟援助使奧地利和俄國加入了第二次反法聯盟。英國的艦隊投入了戰鬥。在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的領導下,在尼羅河戰役中摧毀了法國的地中海艦隊。1799年,奧地利、俄國和英國形成了第二次同盟,對抗革命的法國,普魯士則保持了自私自利的、缺乏遠見卓識的中立。在「皮特的黃金」的幫助下,聯盟一開始取得了勝利。當奧地利和俄國清除了法國在意大利大部分地區的勢力之時,這個消息非常振奮人心。但是,後來奧地利和俄國起了爭端,力量被分化,聯盟遭到失敗。沙皇保羅怒而退出聯盟,皮特將兵力部署得太分散,面對捲土重來的拿破侖,奧地利再次遭到失敗。第二次聯盟瓦解了。

前兩次聯盟土崩瓦解有多種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俄國沙皇凱瑟琳二世和保羅一世、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和奧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的自私自利、目光短淺和軟弱。這4個人都只顧在他們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謀取利益,而不是遏製法國。除凱瑟琳外,他們都是治國無能的統治者,缺乏直接指揮軍隊的能力,思想保守,缺乏鼓舞人心的理想與個人魅力。聯盟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法國有龐大的軍隊,他們人數眾多,戰士愛國熱情高漲,領導者有傑出的指揮才能。皮特所面對的革命力量,是他父親或者馬爾伯勒都從未遇到過的。皮特沒有一個腓特烈二世或尤金親王幫助他領導歐洲聯盟。前兩次聯盟失敗的最後一個原因是,皮特決策錯誤和領導軟弱。他把太多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浪費在了對法國和荷蘭的殖民地的征服上,而殖民地已不再對歐洲的勢力均衡產生重大影響了。他也沒有建立起一支龐大的軍隊,把所徵募到的軍隊用到了太多的地方去。

因此,1802年,皮特的後繼首相亨利阿丁頓幾乎沒有選擇,只能接受《亞眠和約》。這個和約將英國奪取的所有殖民地,除錫蘭和特立尼達島之外,其他的如數奉還法國、西班牙和荷蘭。同時,和約允許法國掌管薩伏伊和意大利北部,並能夠在荷蘭保持一支法國軍隊。這樣,英國便承認了法國在歐洲獲得優勢,沒有任何一種海外力量與之相抗衡。和約同時要求英國把具有戰略價值的馬耳他歸還給聖約翰軍團。

事實上,阿丁頓從未真正放棄馬耳他。他拖延交出馬耳他,後來此事變得遙遙無期了,因為不肯安分的拿破侖不僅鞏固了他在歐洲奪取的土地,進一步擴張了殖民地,而且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和艦隊,準備入侵英國。1803年3月,英國深知拿破侖不會維持和平,於是向法國宣戰。1805年,英國勸說俄國和奧地利形成第三次聯盟。但很快這個聯盟便煙消雲散了。拿破侖獲悉奧地利和俄國正在備戰,於是便以驚人的速度揮師從海峽港口行軍至多瑙河一帶。

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他擊敗了聯軍。2個月以前,在10月20,英國最偉大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在直布羅陀附近的特拉法加摧毀了法國的核心艦隊,他在這次輝煌的戰役中獻出了自己生命。

拿破侖在奧斯特利茨取得的勝利和納爾遜在特拉法加取得的勝利,是法國革命戰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兩次勝利,而且都採取了相同的戰術。傳統的戰術,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都是召集步兵或艦隻排成長列,兩軍前線平行,然後進軍。拿破侖和納爾遜改變了這些戰略,他們將步兵或艦隻排列成力量更為集中的縱隊,以迅猛的速度向敵人較薄弱的地方發動攻擊。拿破侖招募的軍隊人數眾多,革命銳氣勢不可擋;納爾遜的艦隊有優越的海上駕駛技術,炮火密集,這些都保證了新的戰術能夠很好地運用。

奧斯特利茨戰役後,拿破侖揮戈指向愚蠢地保持中立的普魯士,1806年10月14,在耶拿,法軍擊潰了普軍。1807年6月,他再次趕跑了俄軍。因此,當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提爾斯特與拿破侖會晤時,俄國被迫與法國建立聯盟,承認法國的大國地位。此刻,法國主宰著歐洲大陸,英國主宰著海洋。戰爭陷入了僵局。

不安分的、野心勃勃的拿破侖,試圖通過建立一個毀壞英國經濟的大陸體系來打破僵局。通過關閉所有與英國貿易的大陸港口,拿破侖希望使英國喪失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食物來源。商品市場的縮小和食物來源的減少,將會使製造業者和商人破產,會引起空前的困難,可能還會突然陷入革命。英國於1807年11月頒布樞密院令,對這種抵制做出反應。這些聲明要求:所有出入歐洲的船隻都需從英國購買通行證,付給英國關稅,同意在英國港口接受檢查。英國不想有走私貨物進入法國。

從1807年年中至1808年年中,從1810年年中至1812年年中,拿破侖大力推行他的抵制政策,英國經濟遭受了打擊,但沒有徹底崩潰。儘管在1808年上半年拿破侖頒布的命令被嚴格地執行,但英國的出口僅下降了1/4。出口貨物的3/5流向了美國、近東和遠東,大陸體系對英國造成了損害,但並非是致命的。1811年,英國收成不好,當這種大陸體系被再次使用時,英國的確遭受了嚴重的損害,但並沒547有令英國崩潰。拿破侖不能繼續推行這種抵制,因為法國也深受其害。法國的商人、製造業者和農民受到損傷,他們憤憤不平;法國的糖、咖啡和棉花的消費者也深感生活困苦而憤怒不已。拿破侖不得不放鬆大陸體系,運送葡萄酒和小麥到英國,以換取某些被許可的進口貨物。拿破侖還面臨著一種情況,即歐洲的海岸線是一個篩子。為了堵住這個篩子,他不得不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也要壓制德國人和俄國人。拿破侖在這種嘗試中自取滅亡。

為了強迫西班牙執行大陸體系,拿破侖以其兄弟約瑟夫代替了斐迪南國王。為了強迫葡萄牙做同樣的事情,拿破侖派朱諾將軍的軍隊前往里斯本。在那裡,只看見了英國的艦隊與葡萄牙海軍和國王一起,順著塔古斯河向巴西緩緩駛去。此刻,拿破侖掌控了歐洲的每一個港口。

在拿破侖權力達到頂峰之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叛亂了。革命者向英國求援,英國答應派遣一支艦隊、3萬士兵、還有一位年輕的將軍亞瑟韋爾斯利,一起前往里斯本。1808年8月21,韋爾斯利成為了威靈頓公爵打敗了朱諾將軍。盛怒之下,拿破侖統帥大約160000人的大軍入侵西班牙。

結語

最終在比利牛斯山下面的交通中心,拿破侖受到約翰穆爾爵士率領的30000名士兵的勇猛攻擊,精力嚴重分散,在把反叛勢力驅逐出西班牙之前,又遇到了嚴冬的侵襲。1809年,在掃除西班牙反叛之事上,拿破侖再次失敗了,這一次是因為他再次分散精力,需要同奧地利作戰並擊敗奧地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歐洲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